永登硬狮子舞 孙继黄供图
舞狮是我国一种广泛流传的民间舞蹈,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由于各地历史、民俗的不同,不同地方的舞狮,其道具和表演方式各有不同。
硬狮子舞是甘肃兰州永登地区流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其流传年代久远,具体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作为我国丝绸之路重镇,永登县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西汉时期就是重要的军事阵地,是中西文化交流传播的地方,留有众多西亚风俗和古代遗风。
多年来,硬狮子舞在永登社火中一直流传,并保留着原初形象,被称为“狮子舞的活态艺术”。这一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具有重要的传承意义与研究价值。
与其他地区的舞狮相比,永登硬狮子舞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传承历史悠久,至少有上千年历史;第二,它是中原与西域文化交融的产物,带有浓郁的异域风格;第三,永登硬狮子舞道具形体高大而威猛,头重近20公斤,表演起来给观众威武、强健、悍烈等感觉;第四,表演内涵丰富,其表演主要在八卦图中,狮子的各种动作蕴含着天、地、人等元素,通过狮子拜天、拜地、拜人,以娱天地诸神,赐福人间百姓,实现祈福和避灾的愿望。
永登硬狮子舞的表演需要3人共同演绎:一人装扮引狮人,两人舞狮。由于永登硬狮子型体高大,有一定分量,舞狮人一般为身体强健者,特别是舞狮头的人由习武之人扮演,这样可以更好地展示狮子之威猛,使硬狮子舞更有看头。身穿胡服的引狮人不停地向蠢蠢欲动的狮子挥动手中的绣球,引诱狮子做出腾、卧、扑、跃等动作来抢夺绣球。
硬狮子舞的传承方式为口传心授,传承关系多为家族之间,从艺人员都是当地农民。如永登硬狮子舞传承人冯德培,就是继承父辈舞狮技艺的农民艺术家,不仅在舞狮表演方面技艺高超,而且是制作硬狮子头的高手。自上世纪80年代起,他就潜心研究硬狮子舞表演技艺及制作技术,形成了一套具有个人风格的表演动作和精致的制作技术,为永登硬狮子舞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冯德培又将这一技艺传承给下一代,并多次参加省内外春节社火等表演活动。2007年,永登县政府将硬狮子舞列入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永登硬狮子舞被列入兰州市第一批非遗保护名录。
传统民间艺术是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永登硬狮子舞这一传统的民间舞蹈在其他地区少见,不仅留有古代西亚的遗风,还具有浓厚的地域性和传统性特征,是永登社火的招牌节目之一,具有深远的文化价值与传承意义。首先,永登硬狮子舞对研究永登地区人口的流动、文化的传播、民族风情等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其次,它是丝绸之路上文化传播交流的历史见证、活态实物,对研究中西亚文化、保护珍贵民间奇葩、展现非遗风采具有重要价值;再次,它对研究中国八卦图、中华传统武术、工艺美术制作有重要价值,极具传承意义。
遗憾的是,永登硬狮子舞传承仍面临一些困境:由于当代具有武术技能的人越来越少,这一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在永登大地逐渐消失。如今继续耍硬狮子舞的地方,仅存永登山区的兰草、何家营以及城关等少数地区。因此,保护和传承好永登硬狮子舞这一民间舞蹈,时间紧迫,任重道远。
(编辑:张雪娥)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