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持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在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的大山里,有一个特殊的“移动式”法庭。法官们除了会讲普通话,还通晓苗语和彝语,他们用流动法庭的方式把法律送到群众家门口,用少数民族语言调解纠纷,切实维护好民族团结。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组织内蒙古、吉林、四川、云南、广西、西藏、甘肃、青海、新疆等9个省区的高级人民法院及新疆生产...2020-08-06
  • 文化调适视角下的民族乡村旅游发展文化调适是文化自觉的重要内涵,指文化主体在与外部环境的交流互动中,对自身文化进行再度认知与审视,并作出应对性调整。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贵州猫猫河苗寨立足实际,主动进行文化调适,将富有特色的自然资源与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乡村旅游发展的资源,有效推动了乡村发展,增加了乡村活力。2020-08-05
  • 以“文化浸润+”模式推动济宁市创建工作济宁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现有42个少数民族成分,少数民族人口6.8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2%。,在各县(市、区)均有分布,总体上呈大散居、小聚居的特点。济宁市利用本地文化资源优势,创新运用“文化浸润+”模式,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2020-08-05
  • 五个“着力”,推动粤北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清远市是广东省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级市。全省3个民族自治县中,有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2个在清远;全省7个民族乡中,有连州市瑶安瑶族乡、三水瑶族乡和阳山县秤架瑶族乡等3个在清远。近年来,清远市通过建立健全协同推进机制、加快产业发展、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大保障力度、加大帮扶力度等举措,全力推动...2020-08-05
  • 构建中国知识体系是一项重要历史任务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迅速发展,在极大改变自身的同时参与重塑世界秩序,必定导致知识生产和流动方式的改变,中国人的知识世界也必然随之大为拓展。因应历史要求,中国学人应担负起构建中国知识体系的历史使命。2020-08-04
  • 以人为主体:中华文明知识体系的本质特征知识是人对于外部世界和自己内心世界具有某种确定性、系统性、完整性的认知,是一种精神产品,无论是立足实践与实验从直接或间接经验中获得,还是凭借先于经验观察的推理或演绎获得,知识都可复制、传授、传承、传播,在大的范围交流,进行再生产、再创造。2020-08-03
  • 最前 上一页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