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而恤之,且计长久”——清代乾隆皇帝对东归土尔扈特部的安置故宫博物院现藏有纸本《御制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刻于青玉之上的《御制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皆为清朝乾隆皇帝撰文,记录了土尔扈特部东归及归来后安置的诸多情况。2024-10-22
  • 梯田文化展现中华民族智慧中华民族先民在认识、适应和开发山地环境的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梯田文化。水作梯田广泛分布在南方群山峻岭之中,凝聚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古老智慧,被称为人类农耕文明的“活化石”。红河哈尼梯田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南方山地稻作梯田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紫鹊界梯田、崇义上堡梯田入选...2024-10-22
  • 尼雅遗址里的“三交”印记尼雅遗址,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民丰县、塔克拉玛干沙漠之中,是汉晋时期的精绝国故址。在此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界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尼雅遗址发现有田地、院落、墓地、佛教寺塔、沟渠、陶窑等遗址,出土了钱币、器物、木简等各类文物,见证了中原王朝对西域的治理...2024-10-22
  • 明代卫所视域下的广东“三交”史广东依山面海,自古以来各民族在这里共同生活。从秦朝五路大军南下岭南,到之后历朝鼎革,军队进驻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明初,设广东行中书省,在各地设立卫所,既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又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强了中华民族向心力。2024-10-15
  • 西藏桑耶寺壁画中的唐蕃故事桑耶寺,位于西藏自治区扎囊县东北、雅鲁藏布江北岸哈布山下,是吐蕃赤松德赞时期始建的第一座佛法僧三宝俱全的典型佛教寺院,寺内珍藏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宗教、建筑、壁画、雕塑等遗迹。乌孜大殿是桑耶寺的中心主殿,建筑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坐西朝东,高三层。各层的壁画和塑像内容丰富,艺术精美,尤以东大门内左侧和中层...2024-10-15
  • 流淌在敦煌的文化河流——唐代儒家思想在敦煌的传播丝绸之路开通后,敦煌成为连接中原与西域、中亚乃至欧洲的交通枢纽,成为多元文化交融汇聚的区域。其中,儒家思想在敦煌的传播值得关注。2024-10-15
  • 最前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