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搜索
首 页
新闻
民族工作
观点
理论
文化
宗教
专题
视频
资料库
中国民族报电子报
道中华
繁体
首页
>
首页
>
文化/旅游
>
综合
剑川木雕:匠心雕刻美好生活
“丽江粑粑鹤庆酒,剑川木匠到处走”,一句滇西俚语道出了剑川木雕的千年技艺。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素有“木雕之乡”之称。千百年来,一代代剑川木匠以木料为纸、以刀凿作笔,孜孜镌刻、薪火相传,使得剑川木雕位列全国八大木雕流派之一。2011年,木雕(剑川木雕)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
2024-04-26
传递天然、质朴、本真的气息
在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选中,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团表演的舞蹈《天地间》荣获提名奖。作品将藏族群众的生命感悟融入创作中,以一场具有仪式感的婚礼表达山水相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立意。
2024-04-26
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汇聚电影力量
暮春之约,如期而至;电影魅力,银幕呈现。日前,作为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特色单元,2024北京民族电影展盛大举行。本届影展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以“影话共同体”为主题开展各项活动,为各族电影人和民族题材影片搭建观摩、宣传、展示、交流的平台。影展由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中华民族团结...
2024-04-26
《大地之眼》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塑造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古属西瓯、骆越故地。各民族交错杂居,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共同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境内岩溶广布,河流众多,山川秀美,景色宜人,除了数不尽的重峦叠嶂,姿态各异的泉更是目不暇接,如上升泉、下降泉,温泉、冷泉,连续泉、间歇泉、喊泉等,流淌了不知几千年,滋润八桂大...
2024-04-22
闻自然之声 寻共生之道
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视人与自然为一个生命共同体和道德共同体,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最高理想。正如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023年底,在“舞典华章”中国舞蹈盛典上,《大地回声》以现代舞的艺术形式回应了这一命题。该作品由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青年编导张驰等创作,...
2024-04-22
把忠诚写在佤山大地
2021年10月,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鲍卫忠因积劳成疾,倒在工作岗位上,年仅45岁。鲍卫忠去世后,他的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越来越多的人因此知道了这位英雄的佤山之子捍卫正义、忠勇执法、亲民为民的故事。中宣部也追授鲍卫忠“时代楷模”称号。
2024-04-22
最前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央统战部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网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