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木雕《寺登街古戏台模型》。
剑川木雕《四季花鸟挂屏》。
“丽江粑粑鹤庆酒,剑川木匠到处走”,一句滇西俚语道出了剑川木雕的千年技艺。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素有“木雕之乡”之称。千百年来,一代代剑川木匠以木料为纸、以刀凿作笔,孜孜镌刻、薪火相传,使得剑川木雕位列全国八大木雕流派之一。2011年,木雕(剑川木雕)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3年,剑川木雕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千年积淀,蔚为大观
剑川木雕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根据史料记载和相关专家考证,早在唐代,剑川木匠就参与了南诏五华楼的建筑雕刻,此后技艺相传,积淀千年,蔚为大观。剑川木雕在明清时期名扬四海,近至大理宾川鸡足山,远至北京紫禁城,剑川木匠走南闯北,把技艺传向四方。清代张泓《滇南新语》记载:“滇之七十余县及邻滇之川黔桂等省,善规矩斧凿者,随地皆剑民也。”剑川木雕木匠人数之众多、技艺之精巧可见一斑。
从古至今,剑川木雕与建筑文化紧密相连。今天的剑川古城仍保留着明代建筑40余处、清代建筑146处。这座茶马古道上的商旅中转站,见证了剑川木雕的千年传承。剑川西门街的昭忠祠、何可及故居等明代四合院建筑,无论是门梁、雀替、斗拱、格子门、花窗,都彰显着明代木雕的古朴典雅。被誉为“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集市”的沙溪古镇寺登街,完整保留着一座清代古戏台,前台后阁的三重檐楼阁形式将魁星阁与古戏台巧妙融合,体现了清代建筑装饰华丽繁复的美学特征,也见证了剑川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和独特巧思。据《剑川县志》记载,现存昆明的华亭寺、筇竹寺、圆通寺及“金马”“碧鸡”“忠爱”品字三坊、钱南园祠堂,建水文庙、孟连宣府司署、保山玉皇阁等建筑,大多有剑川木石巧匠的参与。
20世纪70年代以来,剑川的建筑木雕与家居木雕逐渐分离,剑川木雕逐渐发展出嵌石木雕家具、工艺挂屏和座屏系列、格子门系列、古建筑及室内装饰装修、旅游工艺品小件、现代家具等6个门类260多种系列产品。剑川木雕艺人创作的《南诏奉圣乐》《东巴壁画》等大型现代木雕珍品,显示出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水平。其中,取材于南宋大理国时期名画《张胜温画卷》的巨幅木雕画屏,被称为“忠于原作,高于原作”的现代民族雕刻珍品。屏风高1.8米,长97.6米,画面由剑川著名版画家杨郁生复制,剑川木雕大师段国梁带领30多位雕刻技师运用剑川木雕传统浮雕手法完成,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尽显古朴大方、高雅别致。
新时代的剑川木雕成为助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法宝”。资料显示,2023年底,剑川县共有木雕企业125家,从事木雕产业人员2.1万余人,实现年产值5亿元以上。剑川木雕产品走向全国各地,远销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成为剑川的一张亮丽名片。
雕刻凿镂,匠心始成
“雕得金龙腾空舞,刻出雄鸡报五更,凿成百鸟枝头唱,镂花引蜜蜂……”制作一件木雕作品,需经选材、设计、打坯、修光、打磨、着色、上光、装裱等步骤,雕刻凿镂,匠心始成。
诞生于战国时期的《考工记》云,“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要制作一件优秀的木雕作品,木料选择甚为关键。木料有软硬之分,软木如椴木、银杏木、樟木、松木等,硬木有红木、黄杨木、花梨木、扁桃木、榔木等。木雕艺人只有熟知木材的质地、颜色、纹理等特征,才能做到因材施用。
选定木料后,就需要根据作品的用途和木料的特点,确定所要雕刻的图案题材。剑川木雕常用的图案有几何类、草木花卉类、动物类、山水风物类、人物故事类等。若是在圆木、方木或板材上进行雕刻,一般需要考虑图案纹饰的排布组合。如果是根据木料特点、随形就像进行艺术创作,则更考验木雕艺人的艺术表达和审美意趣。
剑川木雕有成熟的技艺体系,常用的雕刻手法有浮雕、圆雕、透雕、镂空雕和线雕等。木雕艺人往往根据作品的呈现效果灵活选取雕刻手法,或将几种手法结合使用。开始雕刻时,先根据图案设计稿,锯掉多余木料,再用斧头劈砍出作品的大致造型,叫“打粗坯”。然后将木坯固定在雕刻台上,逐步凿出具体的造型结构,称为“三过坯”。打坯要求比例准确、虚实得体。随后,要通过“修光”对作品进行精加工,精修细刻,直至表现出所雕图案的细节、质感和神韵。最后还需打磨、着色、上光、装裱等工序,一件木雕作品方能完成。
剑川木雕历经千年的传承发展,不断博采众长,把白族木雕的粗犷、豪放和江南木雕的细腻、精巧等糅为一体,形成独树一帜的风格特色。木雕纹饰常见的有香草、纹龙、纹凤、狮头、龙头、凤头、水纹、云纹等,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吉祥图案有“龙凤呈祥”“喜鹊登梅”“马上封侯”“五福临门”“连年有余”“鹿鹤同春”“八仙过海”“渔樵耕读”“福禄寿”“暗八仙”“八吉祥”等,显示出中原传统文化和边疆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特征。近年来,一些年轻的木雕艺人开始追求现代木雕的创作风格,在图案设计时追求写意,讲究空间、意境、留白。
守正创新,芃芃新生
走进位于剑川县金华镇的兴艺古典木雕家具厂,空气中混合着各式木料的馨香。这家创建于1995年的木雕家具厂可谓“卧虎藏龙”,它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段国梁创办,如今由其儿子、国家级非遗项目剑川木雕代表性传承人段四兴经营。不久前,兴艺古典木雕家具厂被公布为“2023—202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进入二楼展厅,仿佛置身于一座小型木雕博物馆。“三坊一照壁”式白族民居的木构微缩模型、古朴高雅的木雕嵌石家具、栩栩如生的人物圆雕、工艺精湛的格子门木构件……最抓人眼球的莫过于一套《四季花鸟挂屏》。在4块高88厘米、宽22厘米、厚10厘米的木板上,牡丹、荷、松、梅分别对应春、夏、秋、冬四季,与鸟兽图案巧妙结合排布,花鸟与植物之间层层镂空、交错穿插、繁而有序。据段四兴介绍,这件作品采用剑川木雕高浮雕手法,由整块木头镂空雕刻,历时3年创作完成。
三楼的“大师工作室”中,木雕艺人或执锤持凿,根据图案精雕细琢,或拿着砂纸精心打磨。在细密的木屑翻飞和砂纸的摩擦声中,观者也不禁凝神屏息,静静感受这份木雕艺人的匠艺匠心。
要守正,更要创新。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和“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推进,2017年,“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挂牌成立并在剑川设立基地,开启了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的探索之旅。传承人群研修培训、传承人与设计师对话、“剑湖论坛”等活动的举办,推动传统工艺的学术研究、传承发展和创新实践的有机融合。在传统工艺传承和现代设计理念的碰撞下,剑川木雕涌现出一大批“用字引领,根字为基”、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的代表作品。木雕果盘、香插、茶则、胸针、发簪、U盘、摆件、印章、书签等文创产品大受年轻人欢迎。
段四兴说,他和父亲目前正在筹建剑川木雕非遗馆,希望打造一个剑川木雕展览展示中心,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剑川木雕。
剑川素有“拿起墨斗当木匠,提起朱笔做先生”之说,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一直是剑川木雕艺人的立身之本。深厚的文化积淀、蓬勃的行业前景吸引了一代又一代木雕艺人投入剑川木雕的保护和传承之中。可以说,剑川木雕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守工匠精神、扩大传承队伍、激发创造活力中,走出了一条守正创新、芃芃新生的发展之路。
雕刻时光,静享剑川。千年木雕因剑川而兴盛,今日剑川因木雕而生辉。走在今天的剑川古城,感受“和木而生”的典雅气韵,聆听木雕艺人的传承故事,体验一锤一斧、一刨一凿的独特触感,走近一个非遗项目,邂逅一座历史名城,“见人,见物,见生活”。
(作者单位: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编辑:文静)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