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译释天竺满诗心  3月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梵文巴利文专家、印度学家、翻译家黄宝生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2023-04-14
  • 从敦煌石窟女性供养人像看民族交融  唐王朝灭亡后,敦煌作为中原连接西域的重镇,当地民众以及担任历任归义军节度使的曹氏家族肩负起维护民族团结、传播中原文化的使命。敦煌石窟壁面上绘制的曹氏家族供养人像就生动反映了这个民族融合大家庭的历史贡献。2023-04-14
  • 百尺竿头  百尺竿头,原意为百尺高的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如唐代柳曾的《险竿行》有云:“奈何平地不肯立,走上百尺高竿头。”该词在佛教中比喻道行修养到了极高境地,后来指获得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达到了某种极高的境界和成就。该词又常与“更进一步”合用,扩充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佛教中比喻道行、造诣虽然达到极...2023-04-14
  • “面壁”细诊,为壁画除病痛  我从小就熟悉壁画塑像和石窟文物,因为父亲是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耳濡目染下,我很自然地进入了文物修复行业。入行后,父亲对我讲得最多的就是对待文物修复的态度,“从前期的研究到后期的修复,每一步都要认真对待,这样才能少留遗憾”,他的话我牢牢记在心里。2023-04-12
  • 精美的石刻会说话 全国知名作家采风行活动走进重庆大足  4月7日至8日,精美的石刻会说话——全国知名作家采风行活动走进重庆市大足区,弋舟、范稳、张者、葛水平、梁平、彭敏、耿占春、臧棣、姚辉、冯艳冰等11位知名作家在大足石刻齐聚一堂,感受石窟艺术,品味人文故事。2023-04-12
  • 世界青铜文明的三种形态及其交流  在人类文明的星空中,有几处格外璀璨,标记着人类历史上重大且独特的辉煌片段。其中,闪耀在星空深处的青铜文明,是早期文明的高光图景,人类由此踏上了金属文明之路。公元前4千纪后期,地中海东部的新月沃地率先迈入青铜时代的门槛,在之后的两千年内,人类世界大部分地区陆续完成了这一进程,并创造了各自的青铜文明...2023-04-10
  • 最前 上一页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 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巩固加深“黄金纽带”友好关系
  • 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