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贵州、云南考察,对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作出部署。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在全国民委系统和民族地区引发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遵循,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坚定信心、苦干实干,稳中求进、善作善成,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迈出新步伐、展现新风采。
培育特色产业 推动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扎实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
乡村全面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近年来,我们村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以产业兴旺为引擎带动乡村全面振兴。”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龙宫镇木厦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雷兴发说,下一步,他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推广农业新技术,赋能农业现代化,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加速农旅融合步伐,实现产业兴旺、群众增收。
“总书记来到肇兴侗寨,并就如何保护好特色文化、深化文旅体融合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我们倍感振奋,备受鼓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州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胡素滦表示,他们将实施“民族节日共庆、民族体育共享、民族村寨共居”行动,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州建设进一步走深走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强调,“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总书记的讲话激励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茶树。”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芒景村党总支书记科哎华说,“守护好古茶园,保护好世代传承下来的宝贵遗产,已成为景迈山人的共识。下一步,我们将充分挖掘茶文化历史底蕴,发挥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经济价值,为景迈山茶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治国必治边。“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继续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创新实施374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巩固提升建设成果;不断提升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切实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固。”云南省民族宗教委共同发展处副处长陈星宇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民宗局局长蓝森华表示,景宁是全国首批共同现代化试点之一,他们将围绕“城乡融合”“农文旅融合”“数实融合”“域内外融合”四大领域,通过强化思想引领、完善试点机制、推动产业富民、深化数字赋能等工作,助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再上新台阶。
传承文化遗产 焕发时代光彩
在贵州肇兴侗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要保护有形的村落、民居、特色建筑风貌,传承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要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民族特色在利用中更加鲜亮,不断焕发新的光彩。
在云南丽江古城内的木氏土司府衙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护利用好木府这样的重要文化地标,保护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各族群众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贵州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王勋国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深入苗乡侗寨考察,体现了总书记对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关心、对各族群众的牵挂,让我们深感温暖、备受鼓舞。我们将结合贵州民族工作实际,进一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建设各项工作,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巩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云南昆明市民宗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杨武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和嘱托,始终是我们努力做好民族工作的动力源泉。我们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依托考古文博资源,深化历史溯源,推出‘博物馆之夜’‘考古开放日’‘文物发声’等活动,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极大鼓舞了我们文艺创作者。”贵州文化演艺产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郑欣说,贵州丰富的红色文化、民族文化资源是文化演艺创作的养料。“我们将持续深入挖掘优质文化资源,着重打造全景式、沉浸式呈现贵州历史、民族、文化的综合精品舞台秀,用文艺讲好贵州故事。”
“沙雅小刀作为新疆非遗瑰宝与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民族文化与自然禀赋深度融合的典范。”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英买力镇党委副书记、宣传委员侯树刚介绍,“我们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加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培养,立足非遗资源打造一批旅游线路和文创产品,促进非遗传承发展。”
夯实基层基础 实现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领导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办好老百姓的事,关键在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搞好乡村治理。”
“总书记这次来云南,让我想起5年前总书记来到我们村,为我们指明发展方向。这几年,我们牢记嘱托,坚持党建引领,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云南省腾冲市清水镇副镇长、三家村党总支书记赵家清说,三家村聚焦“幸福·旅游+”产业,采用“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农文旅深度融合,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时隔四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到贵州考察,又一次走进民族村寨看望慰问各族群众,殷殷嘱托,催人奋进。”贵州省民宗委共同发展处处长陈奕莘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对民族特色村寨的系统性保护,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村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丽江考察时说,‘祝你们的生活像花儿一样美!’这句温暖人心的祝福,饱含了总书记对各族群众美好生活的殷切期望。”昆明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宗委主任毕春华表示,“我们将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弘扬民族团结誓词碑光荣传统,凝心聚力发展云花、云咖等特色产业,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打造‘团结花开·幸福春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品牌,巩固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坐落在西藏林芝市尼洋河畔的嘎拉村,是一个因桃花节闻名的村子。近年来,嘎拉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创新基层治理模式,通过探索生态价值转换路径,建设农业综合体等项目,使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信心满满。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将继续聚焦党建赋能,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党支部示范引领、产业调整、乡村治理等方面持续发力,集中精力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嘎拉村党支部书记边巴说。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