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蒙协作,共谱莫旗现代化新篇章丨共同现代化
来源:中国民族报 丛蓉 发布日期:2025-01-2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清晨,满载着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下简称莫旗)绿色农畜产品的货车驶入北京,经过商超物流呈现在市民的餐桌上,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内蒙古味道”。

  莫旗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背靠青山,三面环水,拥有丰富的农牧业和水资源,人文景观独特,旅游资源丰富,素有“大豆之乡”“歌舞之乡”等美誉。

  自1996年京蒙两地开展结对帮扶以来,特别是2021年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启动以来,北京市石景山区与内蒙古莫旗结对帮扶。两地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重大决策部署,携手共进,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按照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三个意义”的要求,加强经济交流合作,着力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莫旗尼尔基镇风景。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民族事务委员会供图

  找准帮扶切入点,推动民族地区资产“活起来”

  走进位于莫旗的呼伦贝尔大红门肉类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工厂,一排排厂房排列整齐,室内机器轰鸣,各条生产线全力运转,工人有条不紊地进行分割、码放、称重、包装等操作。

  莫旗是我国玉米主产地之一,饲料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但没有实现规模化生猪屠宰,是制约生猪产业化发展的瓶颈。2020年,石景山区帮助莫旗成功引进肉类食品行业龙头国企——北京二商大红门肉类食品集团,由企业投资1000万元,京蒙帮扶资金投入2000万元,启动莫旗厂区建设,升级改造设备,推动当地生猪屠宰项目恢复生机。

  呼伦贝尔大红门屠宰场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在工作。 呼伦贝尔大红门肉类食品有限公司供图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北京二商大红门肉类食品集团先后派出15名管理人员、10名技术骨干到莫旗传帮带,推动莫旗各族群众上岗就业。企业生猪屠宰量累计达101.2万头,产值超18亿元,已成为呼伦贝尔市最大的屠宰企业。沉睡的资产变成了增收“活水”,实现了“盘活一处亿元资产,发展一方生猪产业,带动一批农民就业”目标。

  如今,一条集饲料加工、生猪养殖、生猪屠宰和生鲜猪肉食品销售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已在莫旗形成,共同富裕迈出实质性步伐。

  夯实共富之基,引导特色产业“兴起来”

  开展东西协作以来,针对莫旗生猪养殖业产量低、周期长、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石景山区帮扶莫旗着力延链、补链、强链,从“产供销”三端发力,积极构建从牧场到餐桌的肉食全产业链。

  培育“大基地”,强化产业养殖链条。2022年至2023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两级联动,投入3365.6万元,在莫旗建设高标准生猪生态养殖示范基地,新建5143平方米保育舍用于提高新生仔猪成活率,新建15698平方米育肥舍用于生猪育肥。2024年,促成莫旗与二商集团完成合资运营公司注册,年底引种投产,可年出栏育肥猪7.5万头、猪苗2.5万头,保证了生猪供应源头稳定。同时,谋划肉制品深加工项目,着力打造内蒙古地区高品质生猪产品输出基地和重点肉品保障供应基地。

  建设“大平台”,补齐产业发展链条。统筹北京市、石景山区资金和社会资金超过两亿元,在莫旗建设智能化冷链物流配送及气调库项目。该项目不仅为当地生猪产业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冷链物流支持,还为周边市县农畜产品搭建了交易运营平台、打通了运输渠道,有效促进“购、运、储、销、食”全面发展。

  对接“大市场”,延伸产业消费链条。2020年以来,北京市、石景山区累计投入600万元,用于莫旗发放运输补贴,鼓励企业对外输送生猪相关产品,通过政府采购、服贸会展销等多措并举推进消费帮扶。2021年以来,石景山区累计帮助莫旗销售优质农副产品突破30亿元,其中大红门猪肉销售额达到18.5亿元。

  强化三产联动,带动各族群众“富起来”

  “管长远、治根本、利长久”是石景山区遵循的产业扶持思路。石景山区与莫旗共同探索以产业协调发展增加各族群众收入、扩大就业容量、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路径,通过“以第二产业生猪屠宰为核心,连接第一产业种植养殖环节和第三产业运输销售环节”的“接一连三”模式,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就业岗位,富裕一方百姓,带活一方经济。

  坚持一产供应二产,实现以业增收。充分发挥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纽带作用。一方面,促进生猪养殖业由“零散小”向标准化、规模化转变,带动莫旗现有生猪养殖户从6490户增加到7131户,生猪存栏11.6万头,可繁母猪存栏两万头,年出栏24万头,有力推动生猪养殖产业集群发展。另一方面,促进大豆、玉米等饲料加工产业发展,不断提高饲料生产能力,年产饲料约9000吨。通过本地消化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为种粮户节约运输成本,有效解决当地农民收入不稳问题。目前,莫旗家庭农场已从2021年的900家提高到现在的10900家,年均粮食产量从32亿斤提高到39.5亿斤。

  坚持二产拉动三产,实现就业稳人。生猪屠宰项目直接解决就业岗位200余个,间接带动当地1000户农民年均增收约5000元。在稳就业的同时,石景山区与莫旗在北京、天津、海拉尔、黑龙江等地开通4条运输线路,铺设肉类销售门店82家,安排运输车辆39辆,实现24小时内将生猪产品供应至消费市场,运输和销售环节解决就业岗位约240个,员工平均年收入达到5万余元。通过京蒙协作,两地实现共富共享、异地协作、互嵌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

  经过不懈努力,京蒙跨区域交流协作再结硕果,莫旗生猪产业已形成“龙头企业+产业基地+专业合作社+脱贫户”的产业模式。通过打造大红门一家龙头企业,带动生猪养殖、屠宰两个产业基地建设,培育68家市级以上专业合作社,助力1.3万户脱贫户稳定增收,实现可持续发展。

  如今,石景山区与莫旗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在共同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迈出了坚实而有力的步伐。两地将持续落实好“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部署要求,扎实推进各民族共同富裕,谱写莫旗共同现代化新篇章。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