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3日,红安县实验小学朝阳校区学生赴双河市实验学校交流,双方互赠礼品。彭蔚玲摄
“在长征途中,一位掉队的小红军在极度饥饿、疲惫的情况下,巧妙地说服陈赓同志放弃对自己的帮助,最后牺牲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双河市实验学校学生麦麦提分享《马背上的小红军》的故事。小红军坚强勇敢、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和奉献精神深深感染了在场师生。
随后,来自湖北省红安县实验小学朝阳校区“民族团结之家”广播站播音员欧阳蔡琪,声情并茂地讲述黄麻起义中,革命先辈潘忠汝为民族解放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赢得掌声阵阵。
这是红安县实验小学朝阳校区和双河市实验学校利用线上平台联合开展“红色故事我来讲”活动中的一幕。两地各族青少年通过讲故事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记忆,共铸团结之魂。
2024年8月15日,在湖北黄冈市、新疆双河市两地统战部门、教育部门的共同推动下,红安县实验小学朝阳校区和双河市实验学校签署了结对交流协议。两所学校在教育教学、文化交流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建立跨越千山万水的深情厚谊。
线上,两校多次开展远程教学互动。2024年9月20日,红安县实验小学朝阳校区教师通过互联网分享红色文化历史课程,双河市实验学校教师则讲授民族手工艺课程。在课堂上,通过设置在线提问、讨论、作业提交等环节,各族青少年既学到了知识,又感受到不同地域文化的魅力,实现教学相长。两校2000余名学生参与到活动中。
线下,红安县实验小学朝阳校区师生利用暑期跨越千里,奔赴新疆,同双河市实验学校师生一起参观兵团军垦博物馆、棉花种植基地、葡萄种植基地等实践活动基地,了解屯垦戍边、扎根奉献的兵团精神,体验新疆现代化农业。
“大家都问我新疆棉花为什么好?因为我们这里光热条件好,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干燥,虫害轻……”双河市实验学校学生阿卜杜热合木家承包了30亩的棉花地,她变身小小讲解员,把棉花种植从播种、施肥、浇水、采收的整个过程进行了讲解。
红安县实验小学学生则通过视频和图片的方式,展示了红安县生态农业园中的特色农产品种植、绿色乡村旅游景点。在展示和交流过程中,两地各族青少年深化了各族人民都有一个共同家园的认识。
夜幕降临,两地学生围坐一起,分享学习生活经历,畅谈对未来的憧憬和梦想,大家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共叙民族团结情。
青春作伴,交流为桥。近年来,红安县实验小学朝阳校区以推进“小小‘童’心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活动”项目为抓手,多措并举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为各族青少年同心共筑梦想提供了交流的桥梁、团结的纽带和成长的沃土。2023年12月,该校被评为“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