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努力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以中小学校为重点创新实施“筑基”工程引领行动,推动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深走实,取得显著成效。
一、坚持高位推动
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充分发挥民族工作协调机制、民族工作兼职委员制度作用,连续3年在全省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十大行动”,2024年“十大行动”列入省委常委会、省委深改委年度工作要点,确定实施“筑基”工程引领、中华文化浸润等行动内容。宣传、统战、民族、教育、共青团等部门加强协调联动,引导各级各类学校深化开展青少年“筑基”工程,推动建立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和长效育人机制。
二、深化宣传教育
连续24年在全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将“民族团结第一课”列入活动重点内容,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在新学期充分利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材,结合“思想政治”“历史”等课程,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教育。组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将各市教育局民族教育工作负责同志、部分学校校长纳入培训范围。依托博物馆、党史馆、文化馆、纪念馆等,打造5处国家级、30处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命名18处省级、111处市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按照增进共同性、突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发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的突出优势,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了有效载体。
三、丰富活动形式
学校充分发挥课程教材、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育人环境的主要功能,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团日队日、主题团课、少先队活动、主题班会、大中队会,融入中国传统节日、重要节庆日、重大纪念日的庆祝活动,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中华文明礼仪教育、中华传统技艺传承活动,以沉浸式教育体验的方式,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在青少年学生心灵深处,把学校打造成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阵地。充分发挥《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金教材”作用,开发创作关于《概论》教材的宣传教育资源,利用动漫短视频、历史小故事、文艺作品等多种形式,将教材内容转化教学实践和育人实效。重点面向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开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主题文创作品征集活动,广泛征集具有中华文化底蕴、汲取各民族文化营养、融合现代文明的文创作品,青少年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增进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和理解。
四、强化典型引领
近年来,山东各级民族工作部门、教育部门和各类学校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实施了一系列有特色、有新意的举措,共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86个,在学校建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0个,同时在教育系统涌现出一批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代表,激发了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全面深入持久开展铸牢教育工作的热情。枣庄市推出全学段纵向衔接、全学科横向贯通、全领域协同联动的“三全”育人模式,日照市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协同联动“四位一体”育人新格局,济南市联合山东大学共同组织济南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联合研训活动,各地典型经验起到了以点带面的积极作用,推动全省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不断走深走实,引导青少年学生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编辑:程艳)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