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丨师生共读《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来源:中国民族报 李安辉 发布日期:2024-11-26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领读】

 

 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共同体

  □ 方清云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首次提出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大突出特性”。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必须顺应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大趋势,深刻理解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教材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的重要成果。此教材打破了传统史学的王朝史观,将中华文明置于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的宏大背景中展开论述,系统、完整、深刻地呈现了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

  为何《概论》教材要将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作为贯彻始终的红线?一方面,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能揭示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又能将中华民族共同体上升到文明的高度,赋予中华民族共同体以深刻的文明意蕴,揭示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品格。

  一、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根植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发展,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意识和历史自觉,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要走自己的路。

  中华文明为何具有连续性?首先,中华文明具有相对封闭的地域。周围的天然屏障,能够保护中华文明较少受到外族的入侵,使其能独立、连续发展。同时,中华文明具有较大的地域范围,使其不会因突发的自然灾害,或是强悍的外族入侵而毁灭。

  其次,中华文明规模巨大。在经济、政治、哲学、科技、文学、艺术等众多领域内,中华文明形成结构完整、相互关联的文化整体。不管哪个民族建立的全国性政权,都认同中华文化,都坚持中华道统,都把自己归入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序列。

  再者,中华文明中充盈着有利于文明延续的文化因素,例如爱国精神、高尚的民族气节等,使中华儿女在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关头,能够迸发出巨大的力量。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坚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源头活水。

  二、中华文明的创新性

  中华文明的创新性是辩证式的守正创新,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我们的先人在农、医、天、算等方面形成了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取得了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一大批发明创造。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为创新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充足的养料。纵观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的历次创新,都是以古为鉴,积极汲取前人经验以开创新局面。无论是行政管理体制,还是文字发展演变,每一次革新都是在对前人探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的,本质上都是温故知新、承前启后。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为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提供了不竭动力。虽然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但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历史,中华文明在保持“一体”的同时也呈现出“多元”的特点。以大一统为例,历代统治者为了管理好日渐扩大的版图,不断探索更好的治理方式,中国的大一统制度也在不断创新。西周的分封制、战国时期的郡县制、南北朝的州郡制、元朝的行省制等,都是随着时代的变革产生的制度创新,其目的是加强和完善大一统局面。

  创新性对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有着突出意义。一方面,创新性可以加速内部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整合,使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不断巩固与加强;另一方面,创新性使得中华文明即使遭遇重大的挫折或困难,也能从旧的文化元素中生发出应对危机的新机制,使中华民族共同体得以延续。

  三、中华文明的统一性

  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主要是指中华儿女对大一统文化认同与价值的追求,及其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实践。即便是在分裂时期,大一统文化认同与价值追求也从未改变,这种超强的内聚力是西方国家无法想象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岀:“我们没有搞联邦制、邦联制,确立了单一制国家形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顺应向内凝聚、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大趋势,承继九州共贯、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中国文化大一统传统。”中华文明的统一性是我们文明的核心特点,决定了中华民族始终坚持大一统历史传统,决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中华文明的统一性源于地理条件的统一性。中国的地理环境具有天然的内聚性和相对封闭性,是形成国家统一和疆域完整的决定性条件之一。

  大一统的价值观始终根植于中华民族内心深处。自秦朝建立大一统的政治制度后,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和不可逆转的总趋势。家国情怀是贯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条重要脉络。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有助于统一性的形成。有学者指出,中华文明实际是在黄河、长江、西辽河流域等地理范围内展开并结成的一个巨大丛体。这个丛体内部,各地方文明在彼此竞争、相对独立的发展进程中,相互交流、借鉴融通,逐渐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

  四、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体现在“求同存异”“和合共生”以及“兼收并蓄”三个不同层面。求同存异,指不同文化不因其差异而对立起来,而是求大同而存小异;和合共生,指不同文明类型之间能够和平相处,和而不同,文明共生;兼收并蓄,指在文明交往之中吸收、借鉴其他类型文明中的积极成分,从而增强对本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文明的理解。

  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决定了中华文明包容性。我国周边为海洋、高山、草原、荒漠等,东中部地区有幅员广阔、资源丰富的平原与盆地。多样化的地形地貌,孕育了多元化的生产方式和多样化的文化特质。在漫长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各族群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整体互补、相对自足的地理格局,也涵养了中华各族群对多样性文化的理解和接受。

  长期领先于世界的中华文明孕育了高度文化自信和开放包容心态。中华文明自殷周时代发展出较为完备的文字体系和成熟的礼乐文化后,逐渐形成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文化系统。秦汉以后,中国逐步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大一统国家,发展出较为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相对完备的治理体系。中华文明长期高度发达并具有文化自信,使中华文明形成了开放包容的特性。

  五、中华文明的和平性

  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体现为追求个体的心性平和,追求人与人和睦相处,化解社会冲突和对立并建立和平秩序。和平性是中华文明的基本价值之一,也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核心理念。和平性是中华民族化解族群冲突的宝贵经验,也是中华民族性格形成的底色。

  几千年来,“和”一直在中华文明的发展中居于中心地位。“和”的观念就是一种和平性的原则和理念。

  古人云,“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认为“天下”并不是个别人、个别民族的天下,表达出所有人、所有民族、所有国家都应平等相待、友好相处、守望相助的愿望和理想。“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为塑造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提供了理想支撑。“天下为公”的治世之道,倡导公共意识、公共道德,引导人们超越个体、休戚与共,各有所养、各尽所能,胸怀天下、谋求大同。

  “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为塑造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提供了实践支撑。中华文明是推崇信义、和睦、仁道、友善的伟大文明。个人、团体、民族、国家之间讲信守义、和睦相处、仁爱相助、友善邻里,是中华民族基于明德追求与大同理想形成的处世之道、交往之道。

  和平性有多方面的意义,它既是中华文明观念的精华,也是当今世界所需要和追求的更高准则,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重要借鉴意义。当代世界面临的许多问题,秉持这一观念都能得到化解和超越。

  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虽然各有内涵和侧重点,但彼此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是其他几个特性的基础和前提,创新性是连续性的保证,统一性又是以连续性和创新性为基础,包容性则是统一性的应有之义,和平性又是包容性的必然结果。正因为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的共同作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最终才能发展成为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

  (作者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编写组成员、课程示范教师,中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教授、副院长)

 

---------------------------------------------------------------------------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现场与现实在场的有机融合

□李安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中华民族是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各民族只有不断团结融合、自觉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历史发展趋势,既奠定了中华民族与各民族的关系,也造就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论述,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深刻总结,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践路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既是理论,也是方法,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一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纵观《概论》教材,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贯穿始终。开篇“中华民族”的定义指出:“中华民族是中华大地各类人群浸润数千年中华文明,经历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在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人们共同体。”这一概念反映了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必然经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概论》第二讲“国家与民族”小节体现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现场,“中国国家形态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每一次发展都伴随着族群融合。”第三讲至第十五讲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史,是对中华民族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追溯,反映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第十六讲则将中华民族置身于人类社会范围,超越传统民族国家概念,致力于更高层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概论》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揭示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过程。政治上,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与政治制度的传承与延续、九州共贯与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和亲、羁縻政策、怀柔政策、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等,反映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演进与政治关系。经济上,屯垦戍边、农牧多元经济制度的互融、货币与商品流通、丝绸之路、参天可汗大道、茶马互市、榷场贸易等历史上共生互补的经济纽带,不仅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区域经济融合,还促进各民族经济互动与共生共荣。文化上,服饰、饮食、建筑、交通等物质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宗教、习俗、节日等精神文化,行政管理体制、科举考试等人才选拔制度、法律制度、礼仪俗规等规范体系,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多元文化共存,成就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与文明。如《概论》第七讲“华夷一体与中华民族空前繁盛(隋唐五代时期)”,展示了这一阶段中华文明是农耕文明、草原文明、海洋文明融聚一体的复合型文明。又如《概论》提到的新疆莫尔寺遗址,这既是中央政权对西域有效管治的实证,也是中原和西域文化交流、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的有力见证。社会领域上,人口迁移流动导致生产生活方式趋同、民族隔阂逐渐消弭,族际通婚与身份融合、儒释道的凝聚力及“尊孔崇儒”、礼俗嬗变、社会风尚的相互影响,以及历史上的民族团结事例,都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互嵌共融的结果。

  如何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现场与现实在场结合,是新时代开展“概论”课程教学必须思考与回答的一个重点问题。构建符合新时代需求的思政课程教学话语体系与在场育人宣讲方式,让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思政教育相融合,是实现“概论”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的有效尝试。教学方法上,要遵循历史学“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既讲历史史料,也要有现实案例,创新思政课教材与教学话语体系。比如,在讲授第八讲“共奉中国与中华民族内聚发展(辽宋夏金时期)”,要在尊重历史与保持历史真实性基础上,以思政课程教学方法进行讲解。对于辽宋金夏多民族并立政权,授课时侧重于阐释辽宋金夏虽“境分多国”,但“义若一家”,共奉中国。战争与和议是传统历史现场,多民族共生、共筑“中国”版图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是现实在场,要将局部或断代历史放到整体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来评价,跳出历史看未来。要跟学生讲清楚,这一段历史反映了南北互补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共同”“五个认同”的思想,以增强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概论”课教学不单是历史课堂,也不仅是思政课堂,还涉及历史学、考古学、政治学、文学等多学科,是历史现场与现实在场交汇结合。要将历史事实、考古资料等历史素材作为服务现实思政教育的佐证,剖析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现当代民族关系的影响与价值,让历史贴近学生的生活;要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坚持“两个结合”,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以更好地向学生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

  (作者系中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静读思悟】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农婕

  当我翻开《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仿佛踏入时间隧道,在历史长河中认知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并与之进行亲密对话。

  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历程,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从史前时期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的起源,到新时代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书中详细记录了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历程。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让我深刻感受到各族人民亲发一家的血脉亲情。

  在阅读过程中,我被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所震撼。这种凝聚力、向心力,不仅仅体现在历史的进程中,更体现在当下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里,它像一股无形的力量,将我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

  我深感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每个人都应该肩负起建设和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责任。未来,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这本书中的思想精髓,在历史长河中认知与把握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设进程及其内在关联,更好懂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努力肩负起时代赋予青年的责任,与各族儿女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作者系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2023级本科生)

 


 

 “共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纽带和命脉

  □ 李美琳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的出版和使用有着开创性的意义,对于正在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大有裨益。教材将系统的理论与丰富的史料相结合,专业、严谨而不显枯燥,是一本切切实实的“金教材”——

  提供更加明确和完整的理论学习框架。通过对教材的理解学习,结合老师上课时生动形象的讲解,我深化了对“四个与共”“五个共同”等理念的认识。无数“共同”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纽带和命脉:正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让各族人民都有一个共同家园、都有一个共同身份、都有一个共同名字、都有一个共同梦想。这样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告诉我,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实体是长期发展的结果,是由诸多共同性所决定的客观实在。

  清晰呈现党的民族工作各个层面的成果。通过学习教材,我深刻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对于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是尊重历史、符合国情、顺应人心的正确选择,具有明显优越性。我们青年学子要坚定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和传播者,勠力同心、拼搏进取,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

  (作者系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23级本科生)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