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提到,“银川多民族社区居民亲如一家”。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坚持从基层社区抓起,把建设多民族互嵌式社区作为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引导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党建引领治理,共建和谐之家
社区党组织是党联系基层群众的神经末梢。宁夏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紧紧围绕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把服务老百姓的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到位。
“我们的食堂窗明几净,设施完善,菜品齐全,解决了居民‘一餐热饭’的问题。”银川市金凤区长城中路街道长城花园社区党委把办公用房改造成老年人助餐点,社区党委书记带头,党员纷纷行动,有的争取补贴资金,有的联系直供食材,有的协调爱心捐赠。如今,老年人助餐点拓展成520多平方米的社区大食堂,居民们吃上热乎饭,心里暖乎乎的。
银川市金凤区黄河东路街道颐和城府社区党委争取1160万元,实施良田渠景观改造提升绿化工程,新增绿化面积1.86万平方米,让昔日垃圾堵塞、杂草丛生的臭水沟,变成各族群众健身运动、休闲娱乐的“西花园”。
为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宁夏不断增强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实效。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社区事务,真正成为社区“主人翁”。
固原市原州区古雁街道雁岭社区选聘128名网格协管员,联合300余名在职党员,组建“小巷管家”,建立“石榴籽议事长廊”,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擦亮了“雁岭格格”社区治理品牌。
在吴忠市青铜峡市裕民街道汉源社区,“居民议事”如火如荼。居民代表、物业、业委会共谋共建,通过“居民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解决停车位不足、充电桩不够用等居民生活难题。
“我手里这只孔雀挂件是布艺编织的,寓意‘吉祥如意’。”在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星海镇新民社区,“沐恩巧媳妇”直播间人气满满。新民社区2000多户居民都是从西海固6个乡镇搬迁而来。13年来,该社区整合资源,成立党群服务中心,宣传搬迁政策、推介就业岗位、落实社会保障,引导移民群众逐渐适应新生活、过上好日子,谱写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幸福篇章。
做实社区服务,实现互嵌发展
便民服务网点、志愿服务队、爱心服务驿站……走进宁夏大大小小的社区,多元化的互助平台和服务项目,搭建起邻里守望连心桥。
在吴忠市利通区金星镇金花园社区,70多岁的“七一勋章”获得者王兰花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她创立的“王兰花热心小组”累计吸纳10万名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社会公益,培育出“五朵金花”宣讲队、“红管家”服务队等7支志愿队伍,一朵“兰花”芬芳全城。
银川市贺兰县富兴街街道利民社区提供“五微”服务,无“微”不至——成立“微组织”,开辟“微窗口”,建立“微热线”,搭建“微平台”,助圆“微心愿”,整合社区“两委”、党员、网格员、辖区企业、爱心人士等各方力量,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
社区连着千家万户。今年,宁夏出台《关于建立社区服务清单体系 提升全区社区服务水平的意见》,为社区开启暖心服务模式注入了强劲动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宁夏各社区统筹推进民族团结和共同富裕,扎实做好稳就业促增收工作。
在银川市灵武市城区街道镇河塔社区,总面积3000平方米的就业帮扶车间吸纳65人在家门口就业,创业服务中心解决了150余人就业,湖羊托管分红政策让1857户脱贫户共享发展红利。
“社区就业创业服务站千方百计帮我找工作,真是太感谢了。”银川市兴庆区胜利街街道祥和社区居民马丽媛感激地说。祥和社区新时代就业创业服务站成立以来,依托“大数据+铁脚板+线上线下‘1311’”模式,累计摸排企业招聘信息400余条,提供就业岗位920个。
宁夏还注重发挥社区功能,搭建“异地有家,他乡有爱”服务平台,做好外来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让他们“融在当地、乐在塞上”。
银川市西夏区文昌路街道共享社区组织居民与来宁求学的各民族大学生开展“结亲互助”活动,促成社区23户热心家庭与30名大学生结亲共建。该社区居民、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王菊茹被亲切地称为“宁夏妈妈”。
吴忠市青铜峡市瞿靖镇因地制宜发展规模化蔬菜种植,吸引许多来自云贵川等外省务工人员。瞿靖镇建成1个镇级、10个村(社区)级“异地有家”服务站,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安全住房、医疗保健、子女就学等“一站式”服务,48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与当地群众互嵌共融。
丰富社区活动,共享团结之乐
“来,尝尝我刚炸出来的油香,酥不酥?”“你们做的油香太好吃了,等会教教我吧!”在吴忠市同心县豫海镇幸福社区,左邻右舍端出爆炒羊羔肉、烩菜、大盘鸡等拿手菜,共享美食盛宴、共话邻里情谊,用最具烟火气的方式,让“百家”成“一家”。
社区文化活动是促进各族居民交往交流交融的纽带。常态化开展群众性活动,已成为宁夏各社区的亮丽风景。
银川市西夏区朔方路街道玫瑰园社区持续开展“小宁大讲堂”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活动,组织群众观看习近平总书记讲过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中华文化符号、中华文明的宁夏印迹、“三交”史话等系列动漫视频,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锦林街道府佑水香社区常态化举办睦邻文化节,各族居民其乐融融,亲如一家。“五湖四海的人在这里相聚,我也在这里有了自己的小家。”来自新疆的居民地娜拉·阿木农说。
中卫市沙坡头区滨河镇新墩花园社区不断挖掘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组织开展文艺会演等活动。社区居民自发编创《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等原创舞蹈,通过丰富的文化活动,各族居民越走越近、越融越亲。
黄河春水暖,三山染鹅黄。春风里,宁夏各族群众沐浴着“亲如一家”的温暖,奋进在“努力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新征程上,加快建设美丽新宁夏、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的幸福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