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罗甸县:感恩奋进、鼓足干劲,打造“斛城石榴红”
来源:中国民族报 杨兴涛 发布日期:2024-10-29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位于黔桂两省区接合部,有汉、布依、苗、侗等30多个民族在此共同生活。近年来,罗甸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弘扬大关精神、鼓足麻怀干劲、讲好罗甸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助推罗甸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打造“斛城石榴红”工作品牌,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把创建成果转化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罗甸实践的强大合力。

  把牢工作主线。罗甸县不断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各项工作的主线,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根本方向。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罗甸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把创建工作纳入全县“十四五”规划,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政治巡察、政绩考核内容。通过建设“斛城石榴红”主题公园、主题家园、主题街区等,开展系列志愿服务、主题宣讲活动,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五个认同”,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弘扬劳模精神。发源于罗甸的“大关精神”和“麻怀干劲”是劳模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新时代贵州精神的生动缩影,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生动实践。罗甸县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中共蛮瓦支部旧址、麻怀村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大关精神陈列馆为主要阵地,培训干部群众334期,涵盖1.8万余人(次)。组织98支“石榴籽宣讲队”开展正确的民族观、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中华文化等主题宣讲2800余场(次),受益群众达36万余人(次)。大力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国家级、省级、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79名,劳模题材电影《一山之隔》在全国公映,歌舞节目《恋恋布依》《挽留酒歌》在央视“星光大道”“民歌中国”等栏目播出,《布依姑娘制新衣》走进“村BA”“村超”现场。在罗甸11位全国劳模、6位贵州省劳模的带动下,“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的罗甸实践得到进一步丰富拓展。

  促进各民族“三交”。罗甸县以实施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为抓手,创新“五心五家+康养旅居+四方协作+九共一轮”的“四个平台”,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积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五心五家”即: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和龙滩水电站淹没区移民搬迁6.07万人下山入镇进城,在11个搬迁点建就业服务中心、创勤劳致富之家,建老年服务中心、创老年康养之家,建儿童服务中心、创未来人才之家,建卫生服务中心、创全民健康之家,建综合服务中心、创便民服务之家,促进各族搬迁群众互嵌共融。“康养旅居”即:以“阳光罗甸 康养湖城”为主题,打造了以“阳光”“运动”“甜蜜”“慢生活”为核心元素的旅居生活品牌;举办“红水河杯”全国钓鱼大赛、“奔跑贵州”总决赛、举重冬训测试赛、民俗文化节等活动;依托红水河景区、大小井风景名胜区、月亮湾景区等发展乡村旅游,吸引游客476.74万人(次)。“四方协作”即:用好“国投+广州市白云区+贵阳市+罗甸县”的帮扶协作机制,双向交流干部1404人,争取帮扶资金3.59亿元,建设项目186个,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41家。“九共一轮”即:打造红水河沿岸“两省四地十县连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立文化资源共享、特色产业共抓、社会发展共治、文化节日轮办等“九共一轮”合作机制,推动跨区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取得明显实效。

  共建共享发展成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罗甸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准确把握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三个意义”的要求,加快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各民族共同富裕。抢抓机遇,主动融入贵州省“四区一高地”主定位。深入推进工业大突破、城镇大提升、农业大发展、旅游大提质行动,2023年全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9万元,同比增长3.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1万元,同比增长8.5%;2024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8.2%,增速居黔南州第二。用好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积极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推进劳务协作,实现转移就业16.09万人。新改扩建教育项目10个,新增学位4400个,逐步化解大校额、大班额。建立医疗质量控制中心39个,加入省州专科联盟6个,县域内就诊率达96.28%。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33亿元,困难群众救助实现应助尽助。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177个行政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全覆盖,30户以上自然村寨生活垃圾收运设施覆盖率达100%。罗甸县荣获“中国长寿之乡”“中国火龙果之乡”“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等称号。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红利持续释放,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更加牢固。

  共建美好家园。罗甸县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推动基层“法治、自治、德治、数治”的“四治融合”,着力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支持各民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深入推进“法治罗甸”“平安罗甸”建设,深化社会治安工作,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创新推进“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基层治理模式,充分发挥群众自治作用,各族群众共同当家做主、参与基层事务治理的责任感不断增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全面推行“积分制+乡风文明”行动,形成美丽乡村“民治”、评分标准“民议”、积分结果“民用”、治理成果“民享”的文明新格局。创作一系列弘扬文明新风的作品,《贵州罗甸:迎新春 民俗活动精彩纷呈》《深耕特色文化 唱响最炫民族风》被央视、《人民日报》等媒体刊播,让互联网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

  石榴花开幸福长,籽籽同心绘新卷。新时代新征程,罗甸县将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勠力同心、拼搏进取,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罗甸实践新篇章不懈奋斗。

  (作者系中共罗甸县委书记)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