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创新,谱写畲乡景宁发展新篇章丨共同现代化
来源:中国民族报 丛蓉 发布日期:2024-10-25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各族干部群众回信指出,景宁要“继续弘扬优良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发挥独特优势,积极推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谱写畲乡景宁发展新篇章”。

  景宁各族儿女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被国家民委确定为全国首批“共同现代化试点”县市为抓手,在城乡融合、产业融合、数实融合以及域内外融合等方面探索实践、着力突破,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城乡融合破题聚势,释放现代化改革活力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清晨7点,伴随着古诗词唱诵的起床铃声,景宁县红星小学学生毛诗琪在寝室起床,开启一天的学习生活。

  毛诗琪原来在毛垟乡校就读,距离景宁县城62公里。2023年初,全县8所小规模偏远乡村学校有序优化,她与另外69名山区孩子一起,来到了城区漂亮整洁的红星小学就读;同期,还有33个山区孩子分到了县城鹤溪小学,4名学生前往澄照学校就读。

  107名孩子走出大山上学,这是景宁在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托育等领域率先开展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试点的创新举措。以片区、流动、协同“三措并举”的一体化路径,景宁推进“小县优教”“小县优养”“小县优医”等民生工程,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为各族群众实现共同富裕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红星小学课堂上,教学气氛欢快活跃;课下,星星阅读中心、“创客”教室、石榴红童心家园等阵地成了孩子们求知的乐园。学校还利用数字化教育平台,与新疆新和实验小学开展“童心对对碰”活动。目前两校23个教学班已结对为学习共同体,进行了144次交流学习。

  为推动城乡融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景宁持续擦亮“之江同心·石榴红”品牌,打造3个乡村振兴试点,6个共同富裕点,34个“石榴红”家园、工作室等阵地,初步形成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品牌矩阵”,促进各族群众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景宁县澄照乡三石村的惠明茶园。 李肃人摄

  产业融合点绿成金,奠定现代化共富基础

  亲子研学游、畲族婚俗体验、田园主题民宿……在景宁县大均乡,每到节假日,大均古街游人如织。游客可以身着民族服饰,品尝豆腐酿、乌米饭、糯米糍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参与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这里不仅是景宁展示特色文化的一扇窗口,也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

畲族群众“三月三”民族文化沉浸式展演现场。 新华社记者 张晓洁摄

  “现在村里环境越来越好,游客来得越来越多,我们在家门口就能赚钱养家,既高兴又自豪。”大均乡村民对如今的生活非常满意。

  有了大均乡的发展样板,景宁县各乡镇纷纷挖掘资源特色,不断打通产业融合发展的新道路。

  文化为媒,做深文旅融合大文章。景宁以文化建设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搭建“民族+文创”“非遗+旅游”等平台,做精文化产业培育与发展。大型史诗旅游演艺剧目《畲秀·千年山哈》成功推向市场;音乐剧《畲娘》、民族歌剧《畲山黎明》等文化精品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多项大奖;《稳凳和摇锅》《盘歌会》等文艺节目入选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暖场环节。文化产业为景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浓厚底蕴和生机活力。据统计,2023年景宁实现旅游收入27.1亿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海拔600米是影响农产品品质的自然地理分界线。景宁把全县海拔600米以上村庄生产的农产品进行统一种植管理、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打造“景宁600”品牌。

  景宁惠明茶便是“景宁600”的主导产业,如今成为了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黄金叶”、当地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目前,“景宁600”农产品累计销售额超过40亿元。

  数实融合创新探索,拓宽现代化发展路径

  今年8月,“乡遇盒马·共享美好——丽水高山蔬菜进万家暨盒马村揭牌仪式”在景宁县景南乡东塘村举行,东塘村成为全国首个“高山蔬菜盒马村”。这也为景宁打造数字农业基地打开了市场。

  近年来,景宁与阿里巴巴集团不断加深合作,阿里公益、盒马鲜生、阿里健康、橙点教育等21个团队在景宁落地助力共富项目36个,总投资超1000万元。阿里巴巴景宁数据标注中心、瓴羊(景宁)数字人才认证中心等数字化平台建立,实施“景宁产业公益创投计划”“电商助企项目”“益起寻美”乡村旅游等项目,进一步推动景宁数字产业创新发展。

  以数字技术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景宁现有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21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中的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引进首个百亿级数字经济产业项目——富乐德半导体产业项目,预计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2亿元。

  数字化不仅推动景宁业态转型发展、消费数智化升级,也给景宁县域社会基层治理带来了新模式。景宁完成了智治高效乡村振兴集成应用打造,通过应用浙江数字化改革V字模型,加快“浙农码”推广应用,实现核心业务数据化。

  数字消费、数字产业、数字治理,景宁正逐步实现社会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改革创新成果惠及各族群众。

  域内外融合打破限制,实现现代化同频共振

  “到2030年,丽景工业园力争工业产值突破100亿元,税收收入30亿元,打造景宁经济增长极,争创全国民族地区的‘飞地样板’。”景宁畲族自治县经济商务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健信心满满地说。

  山多地少的现实因素,使景宁不得不打破常规,在域外积极寻求突破口。因地制宜、内引外拓,是景宁这样的山区县打造开放经济的必由之路;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是景宁深化“山海协作”的重要前提。

  围绕浙江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景宁充分发挥“问海借力”的积极作用,与上海静安区开展战略合作,引进长三角地区项目80个,成功落地“静安飞楼”,为景宁招商引资带来强劲动力。

  得益于浙江省持续推进“山海协作工程”,景宁积极拓展“朋友圈”,与宁波鄞州区、台州温岭市、嘉兴海盐县、绍兴上虞区等地合作共建“飞柜”,实现年销售农产品超过5000万元,带动2.4万余名农民增收。

  如今,这场“山与海”的奔赴还在继续,从“问海借力”到“优势互补”,从“异地开发”到“产业链深度合作”,景宁打破地域的限制,在区域合作、要素流动等方面更加聚焦域内外融合,进一步推动与其他地区资源共享、协同发展,深化东西部协作、跨区域合作、科技创新协作等合作载体,推动实现“1+1>2”的效果。

  景宁县委书记翁志鸿表示,景宁开展共同现代化试点工作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等多个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打开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的新局面,激发了各族群众建设好家乡的热情,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景宁篇章奠定了扎实基础。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