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燕,女,汉族,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她22年如一日扎根长城脚下,为20多万世界各地游客讲述长城文化中的中华民族故事。她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融入讲解词,培训全市讲解员、导游20余次,把青春奉献给弘扬长城文化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今年9月,张晓燕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张晓燕(右三)给前来嘉峪关研学的青少年讲解长城文化。张晓燕供图
祁连山下,一座雄伟的建筑屹立在茫茫戈壁上,丝绸之路与万里长城在此交汇,这里是明长城的西端起点、有“天下第一雄关”美誉的嘉峪关。
2001年,还是学生的河南禹州姑娘张晓燕,在一位嘉峪关朋友的带领下,第一次来到了嘉峪关关城。
这座位于河西戈壁的古老关城,展示着古代工程的奇迹,见证了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承载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和平的永恒渴望,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之一。站在九眼泉旁,望着气势恢宏的关城城楼,张晓燕心中涌起波涛。
2002年,嘉峪关文物景区管理委员会招聘讲解员,张晓燕得知消息后马上报名应聘,最终在200多名报考人员中脱颖而出,从此开启了她与嘉峪关长城的不解之缘。
外表娴静温婉的张晓燕,一提起长城,便两眼有光、口若悬河。她常说:“每一次讲解就像赴一场美丽的约会。”无论是烈日当头还是寒风刺骨,即使在旅游旺季,每天要为七八个团做讲解、走20多公里路,她也乐此不疲。
“在多民族聚居、多种文化交汇的嘉峪关,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层出不穷,各族群众在这里守望相助、手足相亲、共同发展,留下了许多感人故事。”张晓燕如是说。
“要给游客一碗水,必须要有一桶水的储备。”张晓燕说,作为长城脚下的“守关人”,要对长城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彰显长城文化中蕴含的民族团结进步理念,讲好长城脚下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为了成为一名“百问不倒的讲解员”,她付出了艰辛努力——
她磨砥刻厉,甚至在骑车的途中也构思讲解场景、背诵历史资料,为了搞清楚讲解中遇到的问题,她查阅数百万字文献资料,撰写近20万字的读书笔记;
她专心致志,挖掘长城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梳理总结了与长城有关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90多个,引导游客通过文物了解“五个共同”的悠久历史;
她匠心独运,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巧妙融入讲解词,撰写10余万字的嘉峪关关城景区及长城博物馆讲解词,并多次为全市各景区、博物馆的讲解员、导游培训,共同推动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落地见效。
2016年,张晓燕调任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虽然工作岗位发生了变动,但她传承和弘扬长城文化的初心始终未变。
多年来,张晓燕承担了10余项课题,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融入博物馆讲解词实践”“长城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剖析”等课题研究,出版专著《交融·交汇·交响——嘉峪关文物中的民族团结故事》《嘉峪关长城历史文化研究》,发表相关主题论文30余篇,并荣获第五届中国长城论坛征文二等奖。
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嘉峪关关城,察看关隘、建筑布局和山川形势,听取长城文物遗产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弘扬情况介绍。
“长城、长江、黄河等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诲,张晓燕抓住一切机会,在各种场合讲述长城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故事。她的脚步遍布嘉峪关市所有的文物古迹,熟练掌握每一处文物的保存状况和前世今生。
作为嘉峪关市“雄关红石榴”宣讲队的成员,张晓燕多次走进社区、学校、福利院、敬老院,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150多场。她还走进《长城长》《丝路大讲堂》等电视节目和网络直播现场,深情讲述长城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让“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深入人心。
张晓燕积极开发“故事传说中的嘉峪关”“一骑绝尘驿使来”“边塞诗之路”等研学线路并编写研学教材;参与策划“我在嘉峪关修长城”戈壁石艺画主题文创展,设计研发魏晋美人酒、定城砖桑叶茶、关照玉牌等文创产品,促进各民族共享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长城文化中的伟大民族精神得到更好地传承。
扎根长城终不悔,戈壁盛开石榴花。“扎根雄关、坚守一线,将生命融进长城岁月,是我永远无悔的选择!”张晓燕说。
(本文文字由记者郑涵月整理)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