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长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农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形成了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五个认同”积累了实践经验,提供了启示。
坚持党的领导。乌兰夫同志曾指出:“乌兰牧骑的建立是一个创举,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展民族文艺的产物,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正确的民族政策和文艺政策,才能有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才能产生具有内蒙古民族特色的文艺组织形式。”乌兰牧骑的创立,是党的民族政策、文艺路线在民族地区的成功实践。坚持党的领导,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是乌兰牧骑蓬勃发展的根本保证。始终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是乌兰牧骑的基本任务。乌兰牧骑每次演出,都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光荣使命,坚守党的基层文艺阵地。牧区虽然偏远,但信息并不闭塞,牧民群众始终对党充满着深厚感情,矢志不渝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乌兰牧骑是在为农牧民服务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热爱人民、热爱艺术、热爱乌兰牧骑事业,是这支“红色文艺轻骑兵”保持强大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内蒙古地区基层文化生活贫乏,特别是牧区分散居住的广大牧民,长期看不到戏剧、电影、文艺演出。为丰富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1957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深入牧区、半农半牧区调研,制定了乌兰牧骑试点计划。首创试点选择了两个地方,一个是以牧业为主的苏尼特右旗,一个是半农半牧的翁牛特旗。乌兰牧骑队伍精干、队员一专多能、节目小型多样、装备轻便灵活,既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宣传队、播种队,也是农牧民生产生活的服务队。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首批队员伊兰在《第一支乌兰牧骑诞生亲历记》中写道:“乌兰牧骑一诞生就受到牧民慈母般的关怀与爱护,这证明了党的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是正确的,是深受牧民群众欢迎的。”乌兰牧骑从试点组建之初就坚持面向人民,做到人民在哪里、哪里就是中心,生活在哪里、哪里就是舞台,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文艺就是人民的文艺这一本质。
7月14日,“相约草原·遇见那达慕”内蒙古第34届草原那达慕在锡林郭勒盟开幕,图为乌兰牧骑队员在表演。 新华社记者 贝赫摄
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维护民族团结,是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1964年底,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在北京举行,乌兰牧骑代表内蒙古参加会演,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周总理语重心长地说:“乌兰牧骑是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你们要走向全国,到全国各地去巡回演出,宣传毛泽东思想,把乌兰牧骑精神带到全国去。”文化部根据周总理的指示,组织了内蒙古3个乌兰牧骑代表队,分赴全国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进行巡回演出,历时7个多月,行程5万多公里,为各族群众送去了精彩的文艺节目,增进了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团结。在巡演过程中,乌兰牧骑每到一处,都受到当地群众热烈欢迎。队员们接过井冈山人民赠送的旗杆,在上海南京路拜访“好八连”,在革命圣地延安创作歌曲《草原儿女爱延安》,与各族群众结下深情厚谊。乌兰牧骑队员既有蒙古族、汉族,也有其他少数民族,自身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大家相互学习、相互欣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亲如一家。
彰显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乌兰牧骑,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嫩芽”,指红色文化工作队。红色,是这支文艺轻骑兵的基因。60多年来,乌兰牧骑传统不丢,创新不止,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草原儿女团结一心、奋勇向前的精神面貌,乌兰牧骑精神成为“北疆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乌兰牧骑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把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的生动实践作为艺术创作的不竭源泉,创作出许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比如《团结之歌》《乌兰牧骑之歌》《顶碗舞》等,为农牧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有力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乌兰牧骑始终以充沛的激情、细腻的视角、优美的旋律、动人的形象,展现时代变迁、反映多彩生活,作品贴近人民需求,振奋民族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写下鲜活注脚。乌兰牧骑从1957年创建初期一驾马车、十几个人的文艺队,发展到今天拥有75支队伍、3500多名队员,每年8000多场演出服务活动,展示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生机与活力,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乌兰牧骑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是新时代的民族团结使者,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
【作者系上海大学博士后、河套学院副教授。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百年来党管媒体实践与经验研究”(21JZD010)阶段性成果。】
(编辑:海宁)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