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宁夏大地,六盘山、贺兰山高耸环抱,黄河之水穿行而过。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时,赋予“努力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使命任务,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考察宁夏。
牢记殷切嘱托,奋力挺膺担当。宁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把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要求,统筹推进民族团结和共同富裕,创新制定示范区创建评价标准体系,牵引“六大建设”等各项工作围绕主线发力,资源力量围绕主线配置,以改革创新精神努力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引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育“团结之花”,共享“幸福硕果”,加快建设美丽新宁夏,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
强化引领,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宁夏这样的民族地区必须回答好的重大时代命题。”8月13日至14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李邑飞到吴忠市利通区、同心县调研时强调,要夯实基层基础,紧紧围绕主线,深化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分类指导推进各领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巩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不断创造新经验、走出新路子。
宁夏博物馆内的“小小讲解员”,为参观者讲解文物故事。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宁夏博物馆向游客展示着宁夏厚重的历史文化,是宁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实践地。中国民族报记者 孙文振摄
团结凝聚力量,使命引领征程。宁夏不断健全党委全面领导、党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体制机制,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确保“六大建设”等工作紧紧围绕、毫不偏离主线。
坚持凝心铸魂,广泛汇聚共识。实施党员干部培元固本工程,深入开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实施青少年夯基育苗工程,各级各类学校开设“石榴籽”思政课程,中小学开展“石榴花开校园·籽籽同心向党”活动,高校推广使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实施各族群众凝心聚魂工程,开展树立正确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百场万人”宣讲6800多场次,创新开展“黄河水甜、共产党亲、习近平总书记好”宣传教育,让各族群众深知福在何处、惠从何来,坚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润物无声,扎实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九寨咽喉,七关襟带”的特殊地理位置,让宁夏成为各民族密切交往交流交融的地区,也成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见证地。新时代以来,宁夏深挖文化底蕴,发挥资源优势,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银川市实验小学永泰校区五(7)中队开展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班队会。 银川市实验小学永泰校区供图
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开展“今昔对比看变化、知史感恩共产党”“传承党的百年光辉史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系列教育活动,面向各族群众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和广场区、市、县三级实现全覆盖,在全区广大青少年中开展“信仰·信念·信心”等专题教育活动,让各族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引导各族青少年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深入挖掘丝路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等蕴含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等精神财富,加快推进黄河、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常态化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宁夏话剧院“文化大篷车”奔行基层40载,流动演出2万余场次,累计行程80多万公里,被中宣部称为“全国文艺战线上的一面旗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生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博物馆游不断升温成热潮。截至今年5月,宁夏有两个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两个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群研培基地、15个非遗工坊,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促进各民族文化互鉴交融。
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大力挖掘红色资源,通过红色教育等形式,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不竭动力。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高度融合,打造长征精神、红色记忆等“中华情”旅游促融线路12条;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红色文旅打卡地。积极推进红色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力讲好“山海情”等新时代宁夏故事,涌现出一批精品力作,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出贡献。
锚定“共富”,持之以恒建设示范区
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宁夏的光荣使命。宁夏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到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建立经济政策规划落实主线要求审核、评估、调整机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各族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各族群众互学互鉴,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五大振兴”之首,也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宁夏突出特色、增效提质,成功创建了一批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设施蔬菜、冷凉蔬菜和适水产业等加快发展,奶牛存栏量增速、牛奶产量、肉牛饲养量增速、蛋种鸡市场份额等全国领先,宁夏菜心、盐池滩羊等产品在市场上持续畅销,宁夏葡萄酒产区品牌享誉海内外。
围绕产业基地和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宁夏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做好特色产业的“加法”、低端产业的“减法”、高端产业的“乘法”、落后产能的“除法”,建设有特色、有效益、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年以来,宁夏制定《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实施方案》,依法依规淘汰退出一批、因地制宜更新改造一批、适度超前推广应用一批,逐步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为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宁夏打造“六新六特六优+N”的现代化产业,“N”产业涉及人工智能、先进算力、氢能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如今的宁夏,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大势凝聚人心、基础鼓舞人心、机遇振奋人心,高增长的“形”凸显,高质量的“势”已成。
开辟新赛道,厚植新优势。宁夏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突破点,做好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优化营商环境“三篇文章”,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把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发力点,有力有效推进“1+1+9”政策体系落地,全力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生态为底,绘就山川秀美新画卷
站在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心观景台上眺望,一丛丛沙生植物正蓬勃生长,一棵棵乔木树冠相连。“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局长王有德介绍说,白芨滩一代代治沙人艰苦奋斗、植树播绿,完成治沙造林68万亩,在毛乌素沙地西南边缘构筑起一道南北长约60公里、东西宽20到30公里的“绿色长廊”,将沙漠推后了20公里,阻止了沙漠南移西扩,保护了黄河生态安全。
贺兰山下曾经的采矿塌陷区如今变成生态公园和葡萄园。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摄
宁夏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坚定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使命任务,持续实施贺兰山、六盘山、罗山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和黄河警示片反馈问题整改,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全民行动,精心呵护各族群众赖以生存的“一河三山”,让绿色家园成为各族群众交流融居的“绿色纽带”。
对于生态绿化的持续追求,让宁夏成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一张“亮丽名片”。如今,宁夏作为实现沙漠化逆转的中国省区,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银川市因优美的水生态环境而荣膺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贺兰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入选全国生态修复十大典型案例;吴忠市、固原市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固原市泾源县、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镇被评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区12个县(区)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增长点。
聚焦民生,同心同向同繁荣
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民生保障只强不弱、民生事业只升不降,近年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干一件是一件,干一件成一件”的执着和韧劲,持续加大财政投入,用心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居民收入、移民致富、教育质量、健康水平、文明素养、城乡面貌“六大提升行动”,拿出实打实的举措解决特殊困难群体的“急难愁盼”,让各族群众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力度、温度,增进“五个认同”。
游客在国家4A级景区固原市隆德县城关镇红崖村老巷子拍照。近年来,红崖村整合优化村落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中国民族报记者 孙文振摄
各市县区紧盯学前教育救助、“零门槛入学”等各族群众关心的问题,出台系列惠民措施,全方位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为高龄、重症、残疾障碍等失能老人提供个性化服务,让“养老”变“享老”,“乐享塞上·颐养宁夏”成为业界知名的养老服务品牌;通过“互联网+医疗”远程问诊,城乡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诊疗服务,越来越多基层医疗机构与市级医院、三甲医院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在全区实施城乡面貌提升行动,以“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生态环境建设标准,打造美丽宜居的互嵌式人居环境,以“生态宜居型”“产业带动型”“乡风文明型”等为主题,打造以闽宁扶贫协作小镇等为代表的自治区级特色小城镇10个,全面提升城乡互嵌居住生活品质;建设“互联网+城乡供水”示范省(区),实现城乡供水从源头到龙头全过程数字化“监管+服务”,让老百姓喝上了安全水;把财政资源用在“刀刃上”、花在“紧要处”,实现县县通高速路、乡乡通柏油路、村村通硬化路。
六盘山下,黄河岸边,一处处,一幕幕,汇聚成一幅欣欣向荣的塞上“富春山居图”:5年来,宁夏深入实施“六大提升行动”,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2.94万元、1.07万元提高到4.02万元、1.64万元,年均增长6.4%、8.8%;“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城乡供水”示范区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在西部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标,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0年提高到11年;率先在全国建成五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人均预期寿命由74.7岁提高到76.9岁;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基本建成,村级健身工程实现全覆盖……
互嵌交融,手足情深守望相助
走进银川市颐和城府社区,绿意盎然的树木之间,幢幢住宅整齐排列。在宽敞明亮的活动室里,老人们唱歌、跳舞、下棋、打球……多姿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颐和城府社区党委书记李红宁介绍,社区通过建设一个石榴籽民族团结主题公园、组建一个石榴籽爱心服务站、成立一个石榴籽社区警务室、打造一个石榴籽文化长廊、共享一个民族团结广场、共筑一条石榴籽志愿服务一条街、推出一个邻里微讲堂、涌现一批石榴籽民族团结模范人物等8方面,营造了各民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区环境。社区还通过提供49项社会化服务、组建11支志愿服务队等多项举措做深做细工作,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社区,是城市中最活跃的“细胞”,也是民族团结、百姓安居的重要场所。在宁夏,像颐和城府这样的互嵌式社区已有80多个。银川市西夏区共享社区居民王菊茹,9年与9个外省少数民族大学生结干亲,被称为“宁夏妈妈”,带动银川市66个家庭与73名学生结对互助;银川市金凤区长城花园社区,爱心理发、老年饭桌等惠民服务,切实提升居民幸福感;吴忠市利通区金星镇回族老人王兰花,建立吴忠市首个社区志愿者服务小组,带领“王兰花热心小组”为各族群众解决各类困难7000多件,调解各类民事纠纷600多起,开展公益活动7000多场次,成为社区工作者践行为民服务的标杆;灵武市城区街道镇河塔社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基层治理紧密结合起来,配建幼儿园、商业街、卫生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等设施,成立石榴籽就业车间、直播间,吸引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实现“小机构”搞好“大服务”。各族群众走出“小家”,融入“大家”。
此外,宁夏深入推进全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健全区、市、县、乡、村五级管理网络,统筹推进六大领域治理,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人民调解“四张网”,力争矛盾纠纷解决在社区、在当地、在萌芽状态。
闽宁协作,书写新时代“山海情”续章
跨山越水,情深谊长。1996年,中央确定福建对口帮扶宁夏,“山海情”延续至今已28年。福建企业赴宁投资建厂,宁夏输送劳务人员赴闽务工,两省区通过产业协作、教育互动、文旅融合等系列举措,不断开创闽宁协作新局面。
在宁夏固原六盘山机场,宁夏籍务工人员乘包机前往福建。 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摄
在吴忠市红寺堡区闽宁镇闽宁产业园的一家制鞋厂里,马振梅正给工友们讲解运动鞋的缝制手法。这些工友来自固原市西吉县,易地扶贫搬迁后来到了闽宁镇。十几年前,马振梅通过政府组织的劳务输出,前往福建晋江的制鞋厂务工,学得一手好技术。当这家福建籍企业在闽宁产业园建厂投产后,马振梅通过招聘进入工厂,负责培训工人。“在家门口上班,每个月有四五千元的收入,我特别满意。”马振梅高兴地说。
28年来,宁夏累计组织各族群众33万人次赴闽务工,福建先后在宁夏投资兴业的企业有6623家,援建帮扶车间409个,吸纳20多万人就近就业。在闽宁协作机制下,两地在产业、文化、人才等方面的交流越来越紧密,守望相助、手足情深的理念跨越山海,深深根植在各族群众心田。
山海若比邻,闽宁一家亲。28年来,福建省先后与宁夏9个贫困县(区)、105个乡镇、129个行政村开展点对点、一对一帮扶,20多个省直部门、80多个县级部门互学互助,推动闽宁协作从单一的经济援助发展为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人文科技等多领域全面合作新格局,携手绘出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幸福图景。
凝心聚力共奋进,笃行不怠谱新篇。宁夏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聚焦主线,全方位、全领域、全系统、特色化开展示范区创建,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团结统一,形成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奏响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新乐章。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