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服饰文化】挽袖中的审美趣味与惜物智慧
来源:中国民族报 刘雯郁 发布日期:2024-09-13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挽袖形制示意图。

《道光帝喜溢秋庭图》中,女子所穿的宫廷旗装上有素地宽褾。

明代《妇容像》中挽袖的雏形。

  清代戏曲作家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记载:“女衫以二尺八寸为长,袖广尺二,外护袖以锦绣镶之。”其中所说的“外护袖”,是指服饰配件挽袖。挽袖是服装上的接袖部分,可拆下来进行清洗和更换,而挽起后会露出里面的刺绣图案,十分华丽。如今很多相声演员穿的大褂就有挽袖。

  清代挽袖由中原地区传统服饰的袖缘装饰发展而来,与服装主体拼接使用,不仅可以用于调节袖长,而且当袖子边饰破损时更换方便,充分体现了古人的审美趣味和惜物智慧。

  百年挽袖千年褾

  我国的服装历史上下数千年,衣袖也经历了许多改变:商周多窄袖,先秦两汉多深衣、袖口收袪;汉代以后多穿袍衫,宽衫大袖。无论是哪种中原传统服饰,多会使用狭窄的布条包裹、镶滚在衣服的袖口、领缘、裙边等处,古语“衣作绣,锦作缘”很好地概括了这种服饰特色。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发,胡汉融合之下,诞生名为“袴褶”的服饰。这种服饰上为短衫下为长裤,但因为袖口裤口宽大,不利于作战,于是古人在袖口上加上袖端来收束袖口,让其更利落。《宋书·礼志》中有记载:“近代车驾亲戎中外戒严之服,无定色,冠黑帽,缀紫褾。褾以缯为之,长四寸,广一寸。”魏晋南北朝时,袖端被命名为“褾”。

  唐代流行穿着圆领袍,圆领袍圆领右衽,不加缘边,非常简洁。但为了表示庄重,祭服上还是要加上褾。《新唐书·车服志》就记载:“(太宗时)中书令马周上议:《礼》无服衫之文,三代之制有深衣。请加襕、袖、褾、襈,为士人上服。”由此可知,士人上服必须是加上襕、袖、褾、襈的礼服。

  宋元时期,“褾”除了袖端之意,还常与“领”连用,有“领褾”之说,代指服装的缘边。《明史·舆服志》中重新把“褾”明确定义为袖端,“领褾襈裾,褾者袖端”。明正统四年(1439年)绘制的《妇容像》中,主位端坐的妇人和身后婢女所穿衣服的袖端皆为素褾。从明代人物画像中可以发现,明代民间男女、老少、主仆皆穿着这种“素地宽褾”的服装。明末,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褾逐渐从素朴变得装饰华丽,《金瓶梅》中就描写了妇女服饰有红锦绣金的袖缘,“你把李大姐那皮袄与了我,等我上两个大红遍地金鹤袖,衬着白绫袄儿穿”。

  明末的《醒世姻缘传》第十八回写道:“一个从绿绢挽袖中掏出八字帖。”可见,明末挽袖已经正式出现。清代民间女子服饰继承了明朝末年的款式和风尚,挽袖属于服装的接袖部分。清代挽袖制作十分精美,受清代繁缛审美风格的影响,挽袖装饰夸张到“十八镶十八滚”的程度。

  从民间到皇家的风潮

  清初,挽袖只是在民间汉族女子中流行。汉族士大夫通过科举入仕朝堂,在政治上占有一席之地后,便开始表达自己对于汉礼汉俗的重视和崇尚。在绘制画像时,即使他们自己需要穿着清代官服,但他们的夫人穿着上袄下裙,沿用汉族传统的着装方式。如清代嘉庆年间文官正二品朱理与夫人的画像中,朱理的夫人胡氏与张氏都穿着石青方褂,褂内上袄下裙,内袄的袖端向外挽起包裹住外褂袖口,露出反面的锦绣宽缘。画像表明,清初锦绣宽褾成为官员家眷们的礼服。

  清中期,民间的挽袖风尚也慢慢影响皇室,面对宫廷的禁令,紫禁城中的满族女子依然追求这种流行风尚。故宫现存《道光帝喜溢秋庭图》和《孝全成皇后便装像》等画像中,都能看见衣袖宽大的汉族服饰与满族旗装杂糅的服装样式。宫廷旗装便服中的袖缘,多数也是像明代一样的素地宽褾,仿佛是流行的新一次轮回。

  清同治年间,皇家对挽袖的规制有了明确的规定,改制女服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登堂入室,长袍双侧开衩的名为氅衣。同治七年(1868年)十二月的呈稿中记载了对呈进的氅衣再做配套挽袖的要求,并强调质地、花样与衣身相符,“其呈进氅衣、马褂,共四十六件等。再传做挽袖四十六份,绣缎江绸氅衣随绣缎绣江绸挽袖……其挽袖要白地、湖色地,俱随本身花样。再未解交氅衣、马褂,挽袖均著照本身材料花样织做,其颜色要白地、湖色地”。这意味着挽袖御制惯例的形成。

  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对改制女服格外钟爱,她在颐和园仁寿宫前的合影中便穿着带有挽袖的服装。照片公布后,民间上行下效,挽袖风靡一时。晚清长篇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就描写了上海市井中售卖挽袖的现象,“只见另有一个人,拿了许多裙门、裙花、挽袖之类,在那里议价”。

  值得一提的是,清初中期,女服实行满汉双轨制,由于民族风俗不同,虽然都使用挽袖,但在形制上仍有所不同。汉族女服袖缘以保护袖子为实用目的,对装饰没有过高的要求,满族女服袖缘由于御制上贡而制作程序更加复杂。晚清时期,汉、满服饰的挽袖融合发展到几乎没有区别。一个小小的服装配件,反映出历史上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相互影响。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编辑:吴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