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入挖掘利用本地红色文化资源,走出一条红色教育与旅游融合发展、红色文化资源赋能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深挖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教育载体
鄂托克前旗位于鄂尔多斯市西南部,地处蒙陕宁三省区交界,是内蒙古重要的革命老区,积淀着深厚的红色文化资源。红军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创建了内蒙古地区第一个根据地——三段地革命根据地;抗战时期,延安民族学院迁址城川镇(今属鄂托克前旗),建立了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城川民族学院;国际共产主义战士阳早、寒春在城川创办“三边牧场”,国际机要交通员杨宝山受命在这里建立秘密交通点。
鄂托克前旗现存红色史迹70余处,并建成以延安民族学院城川纪念馆为中心,以三段地革命历史纪念馆、阳早寒春三边牧场陈列馆、城川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站陈列馆、王震井纪念园、马良诚顾寿山烈士纪念陵园、滴哨沟战场纪念园为补充的“1+6”红色教育培训基地,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成效显著。
鄂托克前旗立足红色文化资源,提出建设“红色文化传承区”的目标,坚持修复保护与开发建设同步推进、品牌培育与规范管理有机结合、研学培训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构建起面向全国、独具特色的红色教育培训阵地,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提供了平台。
鄂托克前旗坚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思路,在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基础上,加强革命遗址保护利用,让红色文化“活起来、火起来”,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强化思想引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一方面,加强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利用,实施城川城址本体保护工程项目,申报革命文物保护单位,修复建设革命纪念馆、纪念园,配合文物部门建设文物安全监管平台,开展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采集工作。另一方面,加强红色文化研究阐释,收集整理红色故事、文献资料、革命实物及其他抗战文化资源等,举办专题研讨会,设立研究课题,推动研究成果转化利用。
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创新教育形式
创新教育模式,构建红色文化教育培训体系。鄂托克前旗按照建设面向全国的民族干部培训教育基地、西部一流的党性培训教育基地的定位,构建“1+6”红色教育培训基地。综合运用课堂教学、现场教学、故事教学、访谈教学、实践教学等方式,开发“干农家活、品农家饭、住农家炕、游红色地”体验式教学模式,把红色文化从历史中、展柜里、书本上请到现实中,把理论政策、理想信念等贯穿于教育培训全过程。
精准分类,开发多元化研学课程。形成以延安民族学院城川纪念馆和内蒙古城川干部学院为中心,以鄂托克前旗委党校、红色教育培训中心、红色教育集训中心、青少年红色研学中心为拓展的多元培训服务架构。针对不同群体,分类设置红色研学课程,将培训范围和内容不断向干部红色教育、青少年红色研学、民兵预备役训练、应急救护培训延伸。
广泛组织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把握重大节庆、重要纪念日、旅游节庆等时间节点,开展“大手牵小手,红色研学游”“红色家风传万家”等系列活动,举办“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系列百姓宣讲活动,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红色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建设红色文献资源数字传播体系,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面向公众开展宣传。
打造红色旅游品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鄂托克前旗促进文旅融合,打造一系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旅游线路和景区,以点带面,让历史和文物发声,在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过程中增进“五个认同”。
完善旅游产品体系,促进多元业态融合发展。文旅融合是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有效途径。鄂托克前旗构架起以城川为核心、辐射周边的研学体系,开发红色文旅多元化、收益性产品,打造一批红色文旅品牌,带动红色旅游与农牧业、文创、服务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将特色食品、民族手工艺品、绿色有机果蔬等有机嵌入文旅产业链,形成“红色+”多元业态协同发展模式。推出主题旅游线路和经典景区(点),让游客通过唱红色歌曲、看红色电影、听红色故事、走红色道路,沉浸式体验红色之旅。
小学生参观阳早寒春三边牧场陈列馆。来源:鄂托克前旗委宣传部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升红色旅游活力。举办“相约草原 恋上暖城”红色文化旅游节,不断扩大红色旅游影响力。积极参加各地组织的文化旅游资源推介活动,与福建石狮市、南安市,陕西定边县、吴起县,甘肃环县,西藏洛隆县,河北邱县等地签订文化旅游合作框架协议,以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发展成果互利共享。发挥旅游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鼓励各镇发展专业合作社,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带动农牧民融入文旅产业链。引导和规划建设农业观光基地、“农家乐”“牧户游”乡村旅游点、农业产业基地,辐射带动1000多户农牧民吃上“旅游饭”。
把红色文化发展融入现代化建设大局
鄂托克前旗健全红色资源保护传承管理利用制度和工作规范,对红色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进行科学布局、统筹优化,融入产业振兴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
坚持规划引领,完善全域旅游规划、乡村旅游专项规划,编制红色旅游专项规划、大沙头生态文化旅游区红色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规划等,明确红色旅游发展的目标任务、具体措施。
完善政策措施,实施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扶持奖励办法,加大对文化旅游企业扶持力度,扶持奖励非遗传承、展览展示等项目。
优化公共服务,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在旅游公路、景区(点)等重要节点增设旅游标识标牌、景区导览牌,建设游客服务中心,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旅游综合效益。
推动红色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坚持守正创新,合理适度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实施红色文化资源普查工程,梳理遗址遗存,加强跨领域多学科研究,提升研究阐释水平。推进文化资源数字化,促进文艺作品生产形态的数字化发展。发挥红色文化资源教育功能,打造红色研学旅游品牌。
加强统筹规划,完善要素配置。在政策方面,完善文化资源保护传承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突出规划引领,突出政府对于文化资源开发的规划、协调、管理等功能。在人才方面,建立文化资源开发人才库、专家库,培养文化产业管理、创意设计、营销推广等方面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以及文物保护、旅游开发、非遗传承、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等基层文化队伍,健全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在金融方面,建立资金支持长效机制,鼓励支持社会资本通过合作、独立开发等方式参与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建设。优化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布局,拓展文化空间、营造文化氛围,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创造条件。
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以传承红色基因为核心方向,以发展红色教育为实践路径,打造具有时代内涵的红色研学旅游课程体系,让红色基因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在推动红色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明确发展路径,推动文化价值最大化。
协同开发,实现产业融合。一方面,寻找文化资源转化开发与产业富民的契合点,拓展文旅产业新业态。推动红色资源与农牧业、科技、生态等产业融合发展,将红色文化、红色旅游与其他特色文化深入融合,与现有的各景区(点)串联开展研学旅游、拓展训练等系列活动,通过与其他较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有机结合,形成资源盘活与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优化拓展文旅产业外延。通过举办乡村文化旅游活动,让优质农特产品搭上乡村旅游发展快车,赋能提升乡村旅游附加值,拓宽群众稳定增收渠道。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让一个产业带动一村或多村共同发展,联动村集体、农牧民共同获益,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鼓励非遗传承人创办经营主体和生产加工点,打造非遗工坊品牌,开展传统工艺技能培训,促进传统工艺提档升级,带动农牧民群众就地就近创业,畅通销售渠道,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公共管理研究所。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基地”委托项目(批准号2023WT13)阶段性成果。】
(编辑:海宁)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