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长春 樊世鑫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大幕将启之际,到青海、宁夏等西部省区调研,从新的时空维度上突显了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深化的独特运思和重大意义。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就有了更为强大的主体、更加强劲的动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个民族也不能少。要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各族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把各方面的力量广泛凝聚到一起,共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共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盛举。
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坚定各民族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定各民族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更好发挥“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独特优势。14亿多人口规模的中国式现代化难度巨大、任务艰巨,要发挥人力资源和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动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让56个民族拧成一股绳,共同团结奋斗;就是要把56个民族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一起乘风破浪;就是要使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在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
更好夯实“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思想基础。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民族地区不能掉队。一方面,要重视发展性,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共享发展。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切实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另一方面,要重视共同性。“四个共同”与“四个与共”从客观历史和主观认同两个方面,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思想支撑。要讲清楚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精神,引导各民族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更好构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的互动机制。既要物质富足,也要精神富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崇高追求。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物质富足是解决问题的基础,精神富有会促进问题的解决。高质量发展要体现新发展理念,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将协调内化为基本特点,使绿色成为普遍形态,让开放成就发展之路,实现发展成果各民族共享。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必然是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必然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过程。交往交流交融走深走实,必然会促进各民族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层面的深度融合、协调促进,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要推进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更好运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历史资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9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是孕育中华民族的天然环境。在这一特定环境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传统自然观,体现了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自觉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以高品质的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更好贡献“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的中华文明智慧。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兼容并包的文明根性,历来奉行不同文明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主张以道德秩序构造一个群己合一的世界,在人己关系中以他人为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要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作者简介:蒲长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挂职);樊世鑫,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统战部民族宗教工作处副处长】
□ 赵英
青海在政治、文化、生态等领域以及国家安全方面具有重要地位。从历史方位看,青海历来是戍边守关、经略西北、治藏安疆、维护统一的战略要地。从地缘区位看,青海是沟通我国西北西南的枢纽,是保障进藏入疆物资安全、遏制“藏独”“疆独”的战略要地。从民族文化与宗教看,青海属多元文化汇集地、多种文明叠合区,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微缩景观,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之地。从生态禀赋看,青海处于世界“第三极”腹地,是青藏高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维护国家乃至亚洲生态安全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地位。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紧扣民族工作主线,开创性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既是青海光荣历史传统的代代传承,也是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现实担当。
所有工作要向主线聚焦。要全面理解和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自觉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只要是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就要多做,并且要做深做细做实;只要是不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事情坚决不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都要紧紧围绕、毫不偏离这条主线。要准确把握党的民族工作新的阶段性特征,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把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作为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
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青海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资源接续储备地,是国家安全的战略要地。要坚持以维护政治安全为统领,牢牢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牢牢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守护好“三江之源”、保护好“中华水塔”,把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安全需要发展,发展必须安全,要坚持系统观念、底线思维,在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讲大局、担重责,在发展中保安全,在安全中促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要着力培育体现本地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通过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把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产业发展好,带动群众增收。坚定不移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用好东西部协作机制,多研究利长远、增收入的发展新思路,覆盖教育、医疗、就业、特色产业、乡村振兴等全要素领域,聚力探索协作新路径、谱写共赢新篇章。
全面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青海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的嘱托,聚全省之力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青海样板”,在全国率先实现所有市州和80%以上县(市、区)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建立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工作领导体制,实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财政奖补机制,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目标考核激励机制。要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坚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一把手”责任制,建立“精准施策、精耕细作、上下联动、全域创建”的长效机制,形成全民共创共建共享局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充分挖掘和认识青海文化遗产价值,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青海力量。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民族事务,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挖掘整理、研究宣传青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与现实经验,依托丝绸之路青海道、唐蕃古道等,打造民族团结进步走廊,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青海示范”。
【作者系中共青海省委党校(青海省行政学院)教授】
马惠兰
习近平总书记对宁夏各族群众充满感情,对宁夏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格外关心,三次考察宁夏都作出重要指示。我们要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时时处处事事紧紧围绕、毫不偏离主线,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增进文化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全体成员普遍认同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观念体系、情感表达体系等要素构成的精神文化系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崇高理想、价值追求、精神皈依和发展动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其核心在于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华文化包括宁夏文化在内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优秀而具有普遍意义和功能的传统文化元素。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宁夏播撒革命火种,引领宁夏各族人民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不懈奋斗,共同创造了厚重的革命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以及新时代,党领导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包括闽宁精神在内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为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我们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不断挖掘地方优秀文化资源,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
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各族人民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14亿多中国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从全国来看,民族地区在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方面存在差异,民族地区要紧握发展这把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探索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在发展中寻求“最优解”。走进新时代,宁夏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国各地一道站在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起点上,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牵引,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民族团结和共同富裕等工作,在经济规划布局中体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目标、制定实施经济政策中保障各民族共同利益、推动经济发展中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通过一代代人接续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加强示范引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宁夏自古就是多民族交错杂居的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频繁。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自治区成立以来,宁夏始终围绕民族团结这条生命线,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今天宁夏的发展成就,离不开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宁夏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也离不开兄弟省区几十年来的支持和援助。要着力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不断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路径,实现各族人民在物质、社会、精神等层面深度交融,持续营造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条件。
(作者系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石浩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生态功能最大化,是青藏高原区域的主要任务。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有形有感有效贯彻落实到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
科学布局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推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共建美丽生态家园,彰显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是一个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一方面,要站在“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的高度,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认真实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聚焦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主要矛盾、特殊问题、突出特点,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巩固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成效。特别是要积极引导、创设渠道,让各族群众参与其中,共同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打造具有国家代表性和世界影响力的自然保护地典范。另一方面,要持续深化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乡村特色风貌和住房品质提升,着力打造基础设施基本完备、公共服务普惠可及、人居环境有效改善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要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找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一方面,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统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战略性绿色新兴产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下大力气抓好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持续加强与对口支援省市等发达地区的科研交流和产业合作,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引导优质资本布局本地市场,吸引全国创新成果在青藏高原落地生根,将绿色智能的技术革命性突破成果用于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过程,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另一方面,立足青藏高原突出的水、风、光等清洁能源优势,因地制宜建设以风电、光伏发电、水电、水风光互补发电、光热、地热等清洁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体系,加强清洁能源输送通道建设,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带动各族群众增收,让清洁能源发展有力度更有温度。
用好传统生态智慧。传统生态智慧蕴含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价值取向,要促进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一方面,深入开展生态文化资源普查、分类保护、转化利用等工作,把保护传承工作做细做实,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另一方面,将其与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结合,利用传统展演形式和新型传播媒介,创作更多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优秀文化作品,引导各族群众深刻认识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自觉规约生产生活行为。同时,打造生态旅游文化产业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作者系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5月15日,青海湖景区内,演员们为游客带来精彩的节目。 新华网发 鱼昊摄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