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学2024届部分毕业生合影留念。
奋力谱写新时代的青春华章
□ 西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王彦斌
花开半夏,骊歌又起。
在这个麦黄梅熟的美好时节,你们有的选择读研深造,遨游学术殿堂;有的立志卫国戍边,投身军营淬炼青春;有的志愿服务西部,在祖国最需要处绽放最美芳华;还有的立志扎根企业、社区、乡村、学校,在基层大舞台中点亮人生坐标。你们用行动传承民大精神,涵养民大气质,铸就民大品格,当之无愧是志存高远的“追梦者”,起而行之的“行动派”。
正如你们毕业论文“致谢”部分所描述的那样,感谢伟大祖国,让自己生逢和平盛世,生命更有尊严,发展更为主动;感谢父母亲人,一次又一次的向上托举,让自己有幸得见征途上的星辰大海;感谢挚爱师友,亲密无间的包容陪伴,让自己的大学生活“热辣滚烫”。
当代中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你们正经历中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从来不是一句空话,青年、国家、时代,是形影相随、相互成就的。临别时,我再和大家交流几点,希望能在关键时、紧要处帮助大家。
第一,保持热爱,把个人光亮汇入时代星河。一滴水放进大海才会永不干涸。作为新时代的弄潮儿,你们要把热爱作为核心驱动力,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图景中发出耀眼的青春光亮。
保持对祖国的热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牢记祖国是最为坚实可靠的后盾,要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心中有祖国,脚下路更宽。保持对事业的热爱。你们所选择的事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在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夯基垒土,都是在践行“国之所需,吾之所向”。要学会在平凡的岗位上,心怀“国之大者”,努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力量。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哪怕生活再苦,热爱可抵万难。只要善于发现美好,朝着有光的方向前进,就能抵达光明的未来。要学会以“明天会更好”的态度,积极面对一切,用奔跑来定义人生。
第二,学会沉淀,把读书学习作为生活方式。人的一生只有向内生长,才能向外绽放。要想强大自己,就要静下心来,在学习中沉淀。时间从不会辜负每一颗种子萌发前的力量积蓄。
把书籍作为一生的朋友。要把在大学里养成的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带到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去,坚持与历史、与心灵对话,努力在读书中遇到更好的自己,在书行万里中鉴往知来、丈量人生。把终身学习作为一种习惯,在终身学习中充实精神,储势蓄能;在深度学习中认知觉醒。面对悄然而至的AI时代,我们不用过分担忧,但要足够觉醒。要认识到碎片化阅读、倍速式浏览、快餐式输入会加剧思维退化的风险,深度学习、理性思考,不断提升认知能力。
第三,永远无畏,把自信作为人生伙伴。年轻没有失败,要永葆青春的朝气和锐气,把职场作为磨刀石,不怕苦事难事,在砥砺磨炼中成长。
做自信的新时代中国人。无论身在何处,都要以生而为中国人而骄傲,时刻牢记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要在对内对外交流中,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用高度的文化自信展现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风范。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你们是既具有牢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又具备现代化建设专业本领的接班人,要用高度的能力自信,全心全意“以己之能”服务“民之所盼”。
第四,善于坚持,把奋斗作为青春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唯有坚持不懈地奋斗,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要懂得成功源于最后的坚持。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熬得住,出众;熬不住,出局。凡是打不倒你的,终将使你更强大,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称为胜利者。要坚信每个冬天的句号都是春暖花开,学会在顺境中冷静,逆境中坚持,绝境中崛起。要明白行动是最好的答案。面对人生的各种不确定性,不要陷于空洞的期待,只有勇敢跨出行动的第一步,才能为更好的将来作铺垫。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过尔尔,是清醒更是从容。希望大家扬起时代的风帆,坚实奋进的步伐,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强国有我的担当,奋力书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答卷,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谱写青春长歌。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 北方民族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李俊杰
六月,是出发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几年前,一纸录取通知书让你们满怀喜悦和憧憬来到“文昌北街204号”,开启一场不负韶华、拥抱理想的约定;明天,你们将带着北方民大的红色基因、拼搏基因、创新基因,奔赴天南海北、祖国各地,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过去几年,同学们用踏实的行动和优异的表现,充分证明了自己是有思想、有才华、有力量的民大骄子。你们用“不拘‘小我’、力成‘大我’”的挺膺担当,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你们用“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向建党100周年深情告白,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你们用“籽籽同心、爱我中华”的实际行动,积极践行正确的民族观,绽放“民族团结一家亲,青春向党携手行”的青春风采。你们见证了学校获批民族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荣耀时刻,助推学校在“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榜单上跃升至194位的精彩蝶变。
在校园,我常被同学们的青春气息感动:忘不了你们在思学亭旁的朗朗书声,课堂上探索真知的专注目光,灯火通明的图书馆,考研自习室中披星戴月的身影,大学生活动中心里神采飞扬的脸庞,体育馆里的汗水与欢笑,社会实践路上的脚步铿锵;忘不了抗疫一线,你们心怀大局,不畏艰难、守望相助,彰显北方民大精神、展示北方民大作为……民大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楼一阁、一人一事,都将成为你们一生镌刻在心的青春印记。
岁月无声,相逢是缘。在这里,祝考取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同学深耕学术有收获、潜心科研有所得。希望入选西部计划的同学扎根基层担使命、为民服务践初心;出国深造的同学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故事;近千名或入职企业、或公招录用、或自主创业的同学勤勤恳恳干工作,踏踏实实忙耕耘。祝每一名毕业生做一粒向下生根、向上生长的种子,面朝骄阳;做一束不甘黯淡,用力闪耀的火苗,照亮前行梦想;做一汪清澈纯粹、坦荡前行的溪流,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海洋。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学校建校40周年,回首波澜壮阔的办学历史,如黄河蜿蜒,虽经曲折,却奔腾不息。40年探索、40年奋斗、40年积累,让北方民大人心中多了一份坚定和自信,也在北方民大人的肩头增添了一份责任与担当。临别之际,作为师长也作为“大朋友”,我想分享几点期许和希望。
在爱国力行中奏响青春乐章。历史悠久、光辉璀璨的中华文明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你们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建设者、担当者、实现者,重任在肩、使命光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不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壮阔征程中,青年人何以要为、何以可为,需要你们认真思考、做好答卷。红色信仰是北方民大人不变的传承,希望同学们胸怀“国之大者”,以“理想信念坚如铁”的定力守护初心,以“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追求真理,以“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厚植爱国情怀,始终把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深深根植心中,在服务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各个岗位和各条战线上,争做不负星光的赶路人,擦亮熠熠生辉的青春底色。
在奋斗拼搏中砥砺青春品性。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事物、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身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迈入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新时代,希望同学们今后不论是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独当一面,还是选择进一步深造,与书本和实验室为伴,都要始终秉承“踏实、坚韧、执着、自信”的骆驼精神,积极践行“团结进取、砥砺成才”的校训,把奋斗作为成功成才的唯一途径,把拼搏作为敢想敢赢的不二选择,勇于尝试,敢于折腾,不断练就人生出彩的过硬本领。希望你们用提升自我、强大自我、成就自我的实际行动,抵消“内卷”的焦虑,走出“躺平”的纠结,收获梦想的诗和远方!
在修身立德中闪耀青春光芒。走出校门步入社会,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大家要谨记人生不是一场百米赛,而是一场马拉松,要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目标,不要为拜金主义所迷惑,不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大风大浪面前站得住,在风险挑战面前扛得住,在冷眼不公面前挺得住,以实际行动向社会播撒更多美好与正能量。一生坚毅善良、勇敢前行,让担当成为青春的写照,让责任成为青春前行的力量。
从“心”出发,奔赴下一场山海
□ 大连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丁克毅
大舸中流下,青山两岸移。又到一年毕业远航的日子。
此时此刻,心里有一种触动叫深感不凡。回首过去几年,我们共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开启等繁景盛况,位于世界东方的这片热土欣欣向荣。在这个美好的时代,学校和你们一起成长,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挺膺担当,努力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转化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实践。学校“铸牢”优势特色更加明显,成功完成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设计等工作;承担《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辽宁卷》编纂工作,完成400余万字的史料编纂。学校事业发展取得了多项突破,生物工程学科在全国学科评估中名列前茅,国家级重大人才项目接连取得历史性突破。
此时此刻,心里有一种追忆叫深感不舍。这几年,大家的成长,老师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还记得,2020年的开学典礼上,我曾说,希望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当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传承者”“守护者”“践行者”。今天你们交出了令人骄傲的答卷——毕业生中有819人选择赴国防企业、重点行业、西部地区建功立业,胸怀“国之大者”,服务国之所需;目前有1519人选择在辽宁省内就业,我们开展了“民大带你看大连”工作,相信会有更多的民大青年留连,为东北全面振兴贡献力量;还有661人成功考取硕士、博士研究生继续深造。在大家的身上,我看到了民族团结基因的热血传承,看到了无惧风雨、砥砺前行的青春气概,看到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的壮志豪情。因为你们,母校深感幸运;因为你们,母校倍感荣光。
今天,在你们即将奔赴下一场山海之际,我还有几句嘱托送给大家。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大家生逢盛世,重任在肩。人们常说,船的力量在帆桨,人的力量在信仰。我们党成立一百多年来,始终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斗、发愤图强、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一代代共产党人不畏艰难险阻,不惧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理想指引青春航向。希望你们在未来的人生之路上,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将“小我”融入“大我”,继续用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业征程中彰显民大人的无悔担当。
心有所向,恒必有成。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当前,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革命和数字经济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社会。当下,最热的“新”,就是新质生产力。它所代表的不仅是先进技术和创新思维,更是对未来的探索和塑造。年轻的你们,有朝气、有活力,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这个处处需要创新和发展的时代,希望你们时刻保持“本领不够”的恐慌感、“能力不足”的危机感,在广阔的社会实践中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同时,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离不开矢志艰苦奋斗。希望大家脚踏实地,躬身实践,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追寻光、成为光、散发光,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更多青年力量。
心有所盼,皆能如愿。当现实和预期有落差,当努力和回报不匹配,你们能否“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向下扎根,在泥泞中承受平淡、寂寞与煎熬,才能汲取向上生长的养分和力量。正如热播剧《我的阿勒泰》中讲的,“去爱,去生活,去受伤”“再颠簸的日子,也要闪亮地过”。奋斗的路上要照顾好自己,少一点烟酒味,多一点书卷气,好好吃饭,抽空运动,陪伴家人,始终保持对美好生活的热爱。追光的人,终会光芒万丈。
亲爱的同学们,母校想把最好的都给你们,却发现原来学校里最好的就是你们。希望大家时常关注母校,多回来看看。母校也会一直关注你们、支持你们。愿你们眼里有光、心里有爱,目光所及皆是美好,全力以赴不留遗憾,跑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接力赛”,用青春、汗水和奋斗绘就出彩人生。
(本文文稿均由各校党委宣传部提供,本报发表时有删改;题图为西北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提供)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