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位于祖国西南边疆,总人口350万人,壮、苗、彝等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7.5%。近年来,文山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全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的“文山样板”。
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文山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责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体现到一言一行上,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做到党中央有部署、省委有要求,文山见行动。
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贯穿全州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州、县、乡、村四级书记同抓民族工作,深入开展“国门党建+”系列活动,实施“红旗飘飘”工程,打造“边疆党建长廊示范带”,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等主题活动。边疆各族群众发自内心地感恩共产党,边境一线家家户户悬挂国旗,家里张贴领袖画像,“扎根边疆、心向中央,拥护核心、心向北京”成为文山各族干部群众最鲜明的政治底色。
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文山州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云南省委“3815”战略,实施兴边富民、“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等系列三年行动计划,把发展作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总钥匙,着力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托幼等民生问题,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
持续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以“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为目标,统筹整合13.2亿元实施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项目1030个,把边境村寨建设为富边的样板、稳边的示范、守边的屏障。推进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一户一策制定增收措施,2023年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3.1%,人均纯收入低于8500元且有劳动能力的脱贫家庭全部实现“动态清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乡村振兴“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三个一”行动,全面动员、全民动手、全域推进绿化美化,群众累计投工投劳近1000万人次参与乡村建设,城乡人居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精神,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文山州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大力弘扬以“国家至上、人民至上、奉献至上”为核心的“老山精神”和以“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为内核的“西畴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精神。打造文山三七文化、句町文化、老山红色文化等特色地域文化名片,创作《坡芽歌书》《幸福花山》等一批精品力作,开展“一县一特色”节日节庆活动,激发各族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建家乡、守边疆的家国情怀。牢牢抓住青少年这一主体,多形式开展爱党、爱国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青少年学生心中种下民族团结种子。“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的理念成为文山州各族群众共有的宝贵精神财富,为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凝聚起磅礴力量。
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守牢祖国西南安全稳定屏障。文山州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民族工作体制机制,切实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坚持好、完善好、发展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先后修订《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自治条例》等地方性民族法规条例36件(次)。坚持在法治轨道上处理民族问题,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切实维护边疆民族地区安全稳定。管住管好管活边境,打造具有文山辨识度的强边固防品牌。坚持基层治理“一网兜”,州委书记带头,推动县、乡各级书记下基层开展大接访、大下访,建设“接诉即办”网络平台,“矛盾不上交、千村不发案”的“西畴经验”得到推广。
新时代新征程,文山州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持续深化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文山实践,全力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让边疆各族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编辑:马永)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