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大歌:自然天成的山水和音
来源:中国民族报 张泉 发布日期:2024-04-2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贵州村寨歌队在堂屋唱歌。本文图片由张泉提供

贵州从江县小黄村的歌队在表演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吴品仙(左前)在教授侗族大歌。

 

  在中华民族有声文化的百花园中,有一朵灿烂夺目的花朵——侗族大歌。其优美的旋律、自由的节奏、自然天成的和声,体现了东方独特的音乐形态、审美意识和思维认知方式。

  侗族大歌至少成熟于宋代,宋代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就有相关的描述。此前,侗族大歌一直深藏在山高林密、流水潺潺的黔、桂、湘相交的都柳江流域。20世纪50年代,侗族大歌被音乐界偶然发现,后被发掘收集、记录整理,逐渐从深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2006年,侗族大歌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贵州侗族大歌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众低独高,一领众和”

  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

  1953年,在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的舞台上,来自贵州省黎平县的侗族女歌手吴培新、吴惜花、吴秀美等表演了侗族大歌,立即轰动首都音乐界。其后,贵州音乐家薛良撰写《侗家民间音乐的简单介绍》一文,刊载于1953年12月的《人民音乐》上,明确提出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中存在着多声部民歌,有力地驳斥了西方音乐界认为中国没有多声部音乐的偏见。侗族大歌由此走出深闺,一步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被更多人了解,让更多人为之陶醉。

  传统侗族大歌独有的演唱特色是“众低独高,一领众和”。这是指演唱时由多人演唱伴奏型长音的低声部,一至三位嗓音较好的歌手轮换着领唱高声部。传统的侗族大歌歌队人数一般在10人左右,以保证演唱时声音效果的均衡。有学者总结侗族大歌的和声方法类似于树木,低声部是粗壮的树干,高声部是树枝和树杈,高声部是从低声部派生出来的。后来侗族大歌在发展过程中演唱队伍不断壮大,但“众低独高,一领众和”的特点被一直保留下来。

  自然生态为侗族大歌提供了丰富的原始素材。侗族人民主要聚居在山川秀丽、丛林繁茂的贵州高原山区,以大散居和小聚居的形式居住在万山丛岭的坝子盆地中。在这种自然环境中,人们模仿自然界的蝉鸣鸟叫、松涛回声。虫鸣鸟叫的高音和潺潺流水的低音,构成侗族大歌高音和低音的不同声部。因此,自然生态是侗族大歌多声部和复调音乐的自然生态基础。

  取材于自然,在“众低独高,一领众和”中做到和谐与唯美,构成侗族大歌抒情优美、自然朴素、自由细腻的旋律风格特征,这也是侗族大歌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

  “饭养身,歌养心”

  用歌声传承民族文化

  侗家有句谚语叫“饭养身,歌养心”,唱歌在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民歌也是侗族人民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人们可以从中认识天地万物,获知生产生活的常识,了解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歌传文”,是侗族大歌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和传承动力。

  侗族大歌有着独特的传唱方式。过去侗族聚居村寨都有自己的歌队,最齐全的有儿童歌队、少年歌队、青年歌队、中年歌队和老年歌队,每支歌队一般有十余人,这是侗族大歌常态化的演唱规模。每一支歌队至少有一位歌师负责教歌并指导歌队练习,不过都是业余性质,并没有报酬。歌师一般年轻时都是歌队中的佼佼者,不仅能唱,还要会编、会教,因此也备受寨子里百姓的尊敬,被认为是当地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夜幕降临,劳作了一天的村民三俩相约,聚于堂屋或鼓楼之中唱歌,歌者、听众皆陶醉其中,这是一幅多么温馨美妙的画面。歌师和歌队构成了一个自发组成的传承体系,侗族大歌就是这样以老带新、以大带小,代代传承。

  今年已是80岁高龄的吴品仙是侗族大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她的老家黎平县永从镇三龙村,是一片让她一生魂牵梦萦、眷恋不舍的土地。吴品仙4岁起开始跟着奶奶、父母学唱侗歌。耳濡目染下,她练就了一副天籁般的嗓子,并以记忆力惊人在小伙伴中脱颖而出。1958年,她被选入黎平侗族民间合唱团,并被著名词作家范禹引荐到中央民族歌舞团工作。后因思乡心切,她又回到贵州黔东南州歌舞团,利用工作之余开始在家乡和附近村寨义务教歌、传歌。鼓楼、堂屋、田间、学校,到处都活跃着她的身影。她还到湖南、广西等侗族聚居村寨教唱侗歌。40余年间,她教过的学生达2000余人,甚至还有外国友人。成为侗族大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后,吴品仙在村里开设传习所,组织歌队,至今三龙侗寨已有9支不同年龄段的歌队。

  永从镇三龙小学音乐老师吴安兰是吴品仙众多弟子中的一个,她师从吴品仙学歌已有十余年,并在课堂上教孩子们唱侗族大歌。这样的传承让吴品仙感到很欣慰。她相信,孩子们会把侗族大歌这个“传家宝”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让那流传了千百年的歌声永远萦绕在绿水青山之间,伴随着各族儿女走向新的未来。

  “传”“承”互动

  构建一种共享式的传承模式

  所谓传承,实际上是一个互动的关系,有“传”无“承”,抑或是有“承”无“传”,都不可能使文化流传下去。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在“传”的方面做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工作,比如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出版,对优秀民族文化的大力宣传,传承人、传习所的设立等。在实际工作中,在“承”的方面下功夫尤其重要,也就是解决好由谁来“承”、怎样来“承”的问题。

  在民间自然的传承系统出现断裂危机时,推动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无疑为其传承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从20世纪80年代起,一些侗族大歌主要流行区域开始把侗族大歌引进小学和中学课堂,部分高校也启动了侗族大歌(包括其他民间音乐)专业教学项目。贵州大学艺术学院、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还先后开办了侗歌、芦笙、少数民族歌舞等专业,开启民族文化传承的新渠道。

  作为全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应得到共同演唱、共同传播、共同传承,构建起一种共享式的传承模式。

  在侗族大歌的传承中,我们要努力使其深入各族人民的心中,让更多人成为侗族大歌的创编者、演唱者、传播者和传承者。同时,侗族大歌也要积极“走出去”,扩大其自身的影响。从1953年侗族大歌首次登上首都的大舞台,到1986年首次走出国门亮相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从田间地头到世界舞台,侗族大歌一次次技惊四座,惊艳众人。如今,我们还要发挥互联网传播优势,在“输出”中更好地体现侗族大歌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要发挥文旅融合效力,充分挖掘、整合侗族大歌流传地域的风俗民情、节庆习俗等,围绕“侗族大歌”这张亮丽的名片,打造淳朴和谐、安居乐业的家园,让优秀民族文化更加光彩夺目。

  (作者系贵州省音乐家协会民族音乐委员会副主任)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