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舒勇接受媒体采访。新华社记者 李贺摄
在3月7日上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上,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副院长舒勇回答媒体记者关于打造国家文化符号的提问时表示,他在全球各地举办展览、搞活动的时候,每次看到悬挂有五星红旗、中国招牌和中国灯笼,“就会在那一瞬间有了信心,不再觉得迷茫。这些亲切熟悉的文化符号,给予了我信心和力量”。
舒勇介绍,这些年他与外国朋友交流时发现,外国人谈论中国时,不只是提到长城、故宫,还会谈及他们坐过的高铁、吃过的烤鸭、买过的新能源汽车,甚至包括舒勇老家的地道湘菜。“这些中国味道、中国制造成为一个个熟悉的、鲜活的文化符号,把世界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人联系在一起,引发共情,产生共鸣,这就是文化符号背后蕴藏的重要力量。”舒勇说。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同文化间相互沟通交流显得尤为珍贵和重要。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何立足中华文明、打造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时代文化符号,是舒勇一直在思考的事情。
中国有句古话: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桥是连接的载体。从2013年开始,舒勇以赵州桥为原型,用近两万块嵌有“一带一路”沿线53个国家、94个城市国花或市花的“丝路金砖”创作了一件大型景观雕塑作品——《丝路金桥》,向世界展示“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件作品在国外巡展时,其美好寓意给各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国的善意、中国的声音也更多传递到世界各地。
舒勇表示,打造好中国的文化符号,是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的重要路径,是一项系统性的国家工程,要上升到国家战略来推进,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最后,舒勇也介绍了自己下一步的创作计划:“未来我将在全球100座城市打造100座“丝路金桥”,以此推进中华文明创新发展,增强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让世界读懂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新的力量。”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