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近日,《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教材正式在全国出版发行,这是第一部全面系统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统编教材,是我国教育系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为使广大读者能更好地学习《概论》,“道中华”特开设栏目,围绕《概论》中大量鲜活的史料和重要观点,以历史文物、故事加以阐释,与读者一起全面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渊源和伟大精神内涵。
班洪乡,位于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西部,素有“葫芦王地”之称。这里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是震惊中外的“班洪抗英”事件的发生地,承载着深刻厚重的爱国记忆。
今年是“班洪抗英”爆发90周年。重温这段佤族同胞与云南各族儿女众志成城、抛洒热血、保卫祖国疆土书写而成的爱国史诗,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佤族儿女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浓厚的家国情怀。
▲班洪抗英遗址碑。(图片来源:中新网 罗婕 摄)
阿佤山各族同胞一家亲
在班洪乡流传着一个传说:远古时期大地一片苍茫,葫芦王地界生成一个大葫芦,后来小米雀啄开葫芦,佤族、傣族、拉祜族、汉族、彝族、布朗族等民族的祖先们从葫芦里走出来,快快乐乐生活在一起。这则神话与佤族著名的《司岗里》神话异曲同工,形象反映佤族与各民族兄弟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历史事实。
历史上,班洪佤族崇拜诸葛亮,尊其为孔明阿公,自称是阿公子孙,遇事则祭祀孔明。相传,蜀汉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率兵平定南中,居住在葫芦王地的佤族首领与诸葛亮盟誓,效忠朝廷,永不反叛。明末清初,南明永历政权大将李定国率部进入阿佤山,与班洪佤族、孟定傣族盟誓,共同开发阿佤山银矿。班洪佤族与汉族杂居,进一步接受中原文化。
▲阿佤山石碑。(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清乾隆八年(1743年),云南石屏县汉人吴尚贤与阿佤山班洪、班老、永邦诸部落首领盟誓,在炉房开设茂隆银厂,更是增强了佤族儿女与汉族同胞的感情。吴尚贤从云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地募集工人,茂隆银厂全盛时有矿工十数万人,年产纯银13万两,年交税银万余两。阿佤山中的湖广寨,相传就由追随吴尚贤开矿的汉族后人聚集而成。民国时期,阿佤山中还有关帝庙、财神庙、古戏台以及石屏会馆、吴尚贤祠等建筑遗址。
李生庄在《云南班洪问题之真相》中说,他小时候常听长辈讲,葫芦王家有金河一条,夜间金子发光,照彻天地。从清末开始,英国殖民者千方百计争夺班洪一带的银矿资源,遭到佤族人民坚决抵抗。
▲佤山云海。(图片来源:国家民委)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记忆,蕴藏在班洪佤族的内心深处,成为他们保家卫国、保矿卫厂、抗击侵略者的精神动力。班洪王胡玉山曾表示:“如果英国人来开,我们非誓死反对不可。我们是孔明的后裔,天朝的臣民,我们的祖国是中国,我们不愿做亡国奴,像缅甸亡给英国一样。”
数击贼寇,阿佤山上战旗飘
1824年至1885年,英国先后发动三次战争,最终占领了缅甸。云南处于连接印度的重要战略位置,加之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引起英帝国主义的觊觎目光,将其侵略魔爪向云南边境伸来。
在中缅北段未定界,英国逐渐侵占江心坡等大片土地,在南段未定界则加紧向阿佤山区渗透。中英第一次会勘滇缅界务,班洪王胡玉山禁止英方人员通过其辖境,告诫英人说:“葫芦王地是中国的地方,你们不能来;如果敢来,我们就坚决打击!”最终英方还是擅自将包括班洪在内的“葫芦王地”划到滇缅边界南段未定界,对此佤族人民义愤填膺。
▲班洪葫芦王地景区。(图片来源:班洪乡人民政府)
1900年2月,勐董爆发“黄果事件”。3名英国士兵在勐董街抢走永和佤族商贩售卖的黄果,并开枪打死果贩,愤怒的佤族、傣族群众砍死其中两名士兵。随后英军肆意报复,在勐董、永和一带烧杀抢掠。班洪王胡玉山联合永和、绍兴、绍帕等佤族部落抗击英军,迫使英军返回缅甸。
英国殖民者不甘失败,于1933年12月出动大批人员,企图强行开采炉房银矿。1934年1月,一股约250人的英国军队从户板侵入,占领炉房等地,并修建营房,构筑工事,铺筑道路。随后,又有大批所谓开矿队成员侵入班洪,强行采掘矿砂。班洪王派员照会英国军官,声明炉房属于中国,不得侵犯;同时又分别通知绍兴、新地方、公鸡、塔田、官中、蛮国、嘎喜、莫刊、弄垮、敢色、班老等部落首领开会,商讨联合抗英事宜。佤族十七部落首领齐集班洪,勐角董、岩帅、耿马、澜沧等地傣族等民族的土司头目也派代表参加。班洪王按传统习俗剽牛四头,大家盟誓:一定要把戛拉(洋人)赶出阿佤山,追过滚弄江,到江边洗刀。
班洪王、班老王出资充当军费,筹集军粮,各部落出壮丁组成民团武装,保卫“阿祖阿公”留下来的土地。为鼓舞士气,佤族人民创作歌谣:“来吧,唤起朋友汉和傣;快呦,叫着兄弟拉祜、佤;我们誓死捍卫矿藏!”
▲抗英战士。(图片来源:“抗战胜利纪念堂博物馆”官方微信)
1934年2月8日,抗英战斗打响。佤族武装不过1000余人,手持火药枪、弓弩、长矛、大刀等落后的武器装备。面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2000余英军,佤族群众毫无畏惧,英勇战斗。第一路佤族武装凭借有利地形,攻下英军据点;第二路佤族武装与英军在南依河畔相持;第三路佤族武装攻下了永邦。几日后,英军用声东击西之计强渡南依河,发射燃烧弹摧毁班老寨。英军想让班老部落投降,当地同胞斩钉截铁地说:“大树可以打断,巨石可以打烂,我们是中国人永远不变。”
▲20世纪的班老寨。(图片来源:云南发布)
随后,班洪王发出《告急救援书》,派人向驻腾冲的云南第一殖边督办和驻普洱的云南第二殖边督办以及沿边各县、各土司求援。云南各族儿女积极声援,成立“云南民众外交后援会”“滇缅划界促进委员会”。全国各地人民以及海外华侨,或结社游行,或发表文告,纷纷声讨英帝国主义暴行。在抗英斗争中,面对英军的威逼利诱,佤族同胞进一步强化了祖国认同,坚定地表示:“我们祖祖辈辈只知道中国,我们不想做英国人的牛马!
1934年3月下旬,英军大举进攻龙头山,佤族民团武装伤亡人数增加,佤族妇女也开始投入战斗。5月,由景谷、澜沧、双江等地汉族、傣族、拉祜族、彝族、布朗族等1000余名各族儿女组成的“西南边防民众义勇军”到达班洪,受到佤族群众热烈欢迎。义勇军总指挥李占贤与班洪王签订盟约,“实行汉佤联络,巩固中国边境。”
义勇军与佤族人民并肩战斗,将英军赶到滚弄江边。英国政府向中国国民政府交涉,竟说是义勇军侵占英国领土,迫令云南省政府遣散义勇军,班洪抗英斗争就此结束。
头颅可碎,此心不渝
1935年至1937年中缅第二次会勘南段未定界期间,班洪等十七王派代表赴昆明请愿,出示古印信等实物,证明阿佤山自古隶属中国。1936年1月,佤族十七部落王联名发出《致中英勘界委员会主席尹斯兰先生的公开信》,强调“不甘伈伈伣伣任人宰割,贻中华民族以不条(涤)之羞也。”
同年2月,在《敬告祖国同胞书》中,佤族部落十七王强调:“自昔远祖,世受中国册封,固守边疆,迄今千数百年,世传弗替”;“宁血流成河,断不作英帝国之奴隶,即剩一枪一弩一银一妇一孺,头颅可碎,此心不渝。”
▲《卡瓦十七王敬告祖国同胞书》。(图片来源:“抗战胜利纪念堂博物馆”官方微信)
1960年10月1日,中缅两国签订了边界条约,班洪、班老部落在“1941年线”以西的辖区归还中国。1987年4月,班洪抗英纪念碑被云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佤族同胞心向祖国、爱国守边的精神光耀千秋。
(作者:孙浩然 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院)
监制 | 王翔宇
责编 | 才丽媛
制作 | 胡晓蝶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