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出版座谈会交流发言摘登
来源:中国民族报 发布日期:2024-03-0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为进一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国家民委组织编写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教材。在2月27日举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出版座谈会上,来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内蒙古自治区民委、云南省民宗委的负责同志,以及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新疆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分别作交流发言。现将部分发言摘登如下——

 

  编委会成员发言

  中央民族大学资深教授 杨圣敏:

  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树立、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自那以后,相关工作就在全国展开,在高校中也逐渐开设了相关的讲座和课程,特别是全国的10余所民族高校都相继开设了相关课程。但多年来,高校始终没有一部正式的教材。为了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在高校课程中得到真正的落实,2021年国家民委开始组织专家编写《概论》教材,几易其稿,反复推敲修改,又经过全国多所高校数十位著名学者的审阅,《概论》教材终于完成并出版。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从1840年以来,为救亡图存,为维护和建设统一的现代国家,中华民族从一个自在的民族觉醒成为一个自觉的民族以后就不断增强的意识。这个意识在鸦片战争、抗日战争、抗美援朝和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及民族团结教育等活动中曾形成多个高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理念,鲜明提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这意味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是我们党和全国人民长期的历史性任务。为此,中国的学界已经在筹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学科。《概论》教材是这个学科的第一部教材,是开山之作。这个学科的建设将充分体现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中国话语、中国立场和中国理论,在国际学术界和国际舆论中提升中国的声音。 

  我们期待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不断深入,为推动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也为代表中国理论体系、话语体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学科建设作出贡献。

  北京大学教授 马戎:

  我国以前的学校教育中缺乏民族史内容,小学和中学的历史教材只是简略的断代史,缺乏对中华民族及其内涵的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等,鲜明提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继续推进中华民族通史、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工作,编好用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等教材”。

  《概论》的正式出版,是我国教育系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概论》第一讲“基础理论”首先介绍“中华民族”这个核心概念以及我们党的历史实践,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作了全新的解读,讲清楚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之间的关系,明确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今后工作的方向。中间的14讲阐述了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并按照不同历史时期介绍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进程。这些章节按照历史分期详细介绍共同体的历史演进过程,在大框架下充实进大量鲜活的史料和丰富的图片,说明中华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大一统”的多元一体格局是如何在几千年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并得以巩固的,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第十六讲“文明新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联系起来,这是对未来的展望。

  相信这本教材会提高教师和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有助于深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必要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一级教授 何星亮:

  《概论》结构完整,内容丰富,全面阐述和分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理论、中华民族历史观、中华民族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古代各个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事实、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自在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该书有以下特点:

  政治性和教育性强。教材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一方面从政治上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方面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从学术角度阐释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以丰富的资料阐明中华文明连续5000多年不中断、我国数千年保持统一局面的重要原因。

  专业性与通识性相统一。教材内容丰富,资料扎实可靠,深入研究和阐释中华民族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全面呈现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空间、内涵和构成演变的动态过程。

  多学科论证中华民族是实体。教材在资料使用方面,既有大量的考古学资料,也有丰富的历史学资料,同时也有众多的民族学资料。三种资料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充分论证历史上的中华民族是实体。

  全面阐释中华民族历史是各民族不断交融为一体的历史。教材以大量的历史和当代的资料来论证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为一体的历史,有助于深刻认识中华民族是不可分的整体。

  深入阐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凝聚中华民族的重要纽带。教材分时期系统阐述通用语言文字作为各民族共同交流的语言文字的史实,阐述了历史上的多数少数民族统治者主动提倡学习和掌握通用语言文字的历史。

  系统阐述历史上主流核心价值观对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作用。通过阐述历史上中原地区的主流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系统阐述历史上各民族的“中国”认同。教材以大量的历史资料,说明各民族均认同“中国”,均强调“大一统”理念,对于增进国家认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出版心得

  高等教育出版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 谭方正:

  组织编写《概论》教材是国家层面的政治工程、学术工程、铸魂工程。在编辑出版本书的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这部教材具有四方面鲜明特点。

  一是立意高远。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共同体。当代大学生也只有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才能在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二是学理突出。《概论》教材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进行了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和体系化构建,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建构的一次生动实践。教材运用大量的考古和历史资料,坚持以史带论、论从史出,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具有强烈的学理说服力。

  三是填补空白。此前,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教育方面,尚没有一本国家统编教材。《概论》的出版,为高校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关课程提供了基本依据,着力引导学生在学史知史中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具有切实的育人功能。

  四是精益求精。具有多元学科背景的专业编辑集中攻关,有效解决史实引文核正、体例语言规范等编校问题,优化完善专业知识、内容结构等。经过精细打磨,使教材具有很强的规范性、严谨性、适宜性。

 

  专 家 点 评

  北京大学教授 杨立华:

  《概论》教材的出版具有必要性。如果不能在理论和史观上“自立吾理”,任由狭隘的民族意识及与之相关的民族国家等现代理论的说辞主导相关意识形态领域,那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失去了根基。

  《概论》教材的优点突出,具有高度的政治站位和政治眼光,写作风格兼备理论性与可读性,在历史叙述中充分利用了考古学的新发现、新成绩,在含蓄地回应各种偏颇的历史研究观点的同时,建立起有很强说服力的历史阐释,树立了正确导向的历史观。在教材试用的过程中,编写组、授课教师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广泛听取了各方面专家学者的意见,从善如流,形成了现在这样既严肃又耐读的形态。这部教材的成形过程本身,就有相当的示范意义。

  与《概论》教材相关的是,应尽快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科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责任,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文明长久兴盛的思想保障,是需要长期建设和不断探索的。

  清华大学教授 沈卫荣:

  《概论》教材出版的意义深远,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和实践的总结与提升,对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认识,从历史上和实践上加深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具有推动作用。

  这本教材具有学术专业性和权威性,学者的想法、观点得到尊重,得到体现。这本教材推动了高校与地方的交流,成为实际工作中的指南,也成为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上的一个重要建树。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杨共乐:

  《概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中国国情、中国特色,是新思想指导下的新成果,贯穿新的时代精神。

  《概论》以较重的篇幅论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及其连续发展历程,阐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演进格局,阐明了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史中出论,史论结合,融论于史,开创了新的叙事模式。

  《概论》对“中华民族”等重大核心概念有了更明晰的表述,指出:“中华民族是中华大地各类人群浸润数千年中华文明,经历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在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人们共同体;在今天主要包括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大陆各族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以及海外侨胞。”概念的界定尤其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对于教科书编写意义重大。应该说,《概论》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探索,极具价值。

  总之,《概论》是一部具有开拓性、原创性的标志性杰作。它产生于新时代,是新时代的重要成果。

  浙江大学教授 沈桂萍:

  《概论》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论证了各民族在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历程中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系统全面地完成了中华民族实体的学理建构,对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

  《概论》以各民族共创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华文明发展演变的叙述主线,阐述了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的,以及中华文明具有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个突出特性”,讲清楚了中华文明植根于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沃土,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

  《概论》在中华民族历史叙事部分,强调了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在中华民族近现代叙事部分,重在叙述各民族在共同抵御外敌入侵的百年抗争中形成的中华民族归属感,各民族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历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自豪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引领下的中华民族自信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引领不断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使命感,为各民族凝心聚力、共同团结奋斗提供了学理依据和行动目标。

 

  地 方 实 践

  云南省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 吴世雄:

  云南省及早安排、系统谋划、精心部署,稳步推进《概论》进高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出台政策措施,保障教学效果。出台实施方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纳入各级各类学校重要议事日程,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和课程思政建设,系统推进教育教学,充分发挥高校示范引领作用。

  强化师资培训,保障教学所需。积极组织高校负责人和骨干教师参加专题培训,各高校结合自身特点,抓好师资力量培训储备。

  丰富教学资源,打造活力课堂。全省各高校主要领导作出安排部署,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推进《概论》教材的试讲试用,探索形成具有课程特色的教学模式,延伸《概论》课程的实践内涵。

  强化试点引领,扩大高校覆盖面。2023年秋季学期《概论》试用本已在云南省4所高校试用。今年春季学期,云南省将有69所高校开课,占比81%以上,将覆盖13万多名学生,其余14所高校也将在今年秋季学期开课。

  内蒙古自治区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闫慧龙:

  《概论》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科学阐释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系统论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脉络、丰富内涵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践路径的奠基性、权威性论著,填补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没有统编教材的空白。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概论》教材学习推广使用工作,将这项工作作为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深走实的重要举措,通过出台制度、定期调度,沟通协调、加强培训等方式,全面推进《概论》教材学习推广使用,取得了阶段性工作成效。

  2023年在内蒙古自治区推行试用以来,高校师生普遍反馈,《概论》教材历史脉络清晰、论证详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事例鲜活多样,教材的学习使用有助于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教材的学习推广使用工作,确保内蒙古高校师生学好用好《概论》教材,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试 用 体 会

  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郭广生:

  中央民族大学扎实推进《概论》试用试讲和课程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

  提高政治站位,筑牢共同体学科根基。学校党委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高度去谋划,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角度去推进,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科建设角度去落实,成立教材试用试讲领导小组、课程建设工作组、虚拟教研室等,构建跨区域跨校跨学科汇聚人才的课程组织架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协同保障机制。

  精心组建高水平教师团队,打造金师金课。学校全方位动员优秀师资投入教材参编和试用试讲工作,通过名师示范、教学比赛等方式培养选拔出一批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打造了集知识图谱、案例库、课程管理于一体的教学信息平台,集作品创作、思维导图和主观题评述于一体的考核体系,集云参观、虚拟仿真、实地调研于一体的实践体系等。

  教学效果初显,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经过两轮试用试讲,师生对教材内容和课程改版升级教学体系反馈良好,推动教师对课堂教学不断改进,充分激发教师教学活力,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新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刘正江:

  新疆大学高度重视《概论》课程建设,制定工作方案,率先在新疆高校中开设《概论》课程。试讲以来,我们有几点体会:

  一是在新疆高校开设《概论》课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课程已经形成了教材、课件、教案和示范课视频等资源,已经有多所高校开设了本门课程,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疆地区的高校有必要也有需求开设这门课。

  二是做好顶层设计。新疆大学计划分层次开设《概论》课程。第一,作为专业必修课开设。将《概论》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开课。第二,作为通识教育选修课开设。将《概论》课程作为选修课在全校本科生中开设讲授,目前已经完成2023-2024年第二学期的选课工作并顺利开课。

  三是不断积累经验推动《概论》课程建设。《概论》教材有着较为完备的体系性,理论性较强。我们在教学工作中,首先组织教师认真研读教材,学深悟透,完整准确理解教材的体系和内容;其次是做好教学设计,结合新疆实际,在教案中有机融入地方性思政资源,做好案例开发和设计,使案例使用恰当贴切。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