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华丨林则徐:我在虎门硝过烟、在吐鲁番打过井,还要开眼看世界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郭纹廷 发布日期:2024-01-30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阅读原文

 


             

  林则徐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侵略,有“民族英雄”之誉,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图片

  ▲林则徐像。

  虎门硝烟,威震群夷

  道光十七年(1837年),林则徐升任湖广总督。此时,鸦片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严重弊害,禁烟派代表人物鸿胪寺卿黄爵滋向朝廷上《请严塞漏卮以培国本疏》,主张以死罪严惩吸食者。

图片

  ▲19世纪西洋版画中的中国鸦片烟民。(图片来源:国家人文历史微信公众号)

  道光十八年(1838年)五月,林则徐上《筹议严禁鸦片章程折》,指出鸦片“流毒至于已甚,断非常法之所能防,力挽颓波,非严蔑济”,提出六条禁烟方案并率先在湖广实施。八月,他再次向道光帝上奏提出,历年禁烟失败在于不能严禁。九月,林则徐应召进京,向道光帝力陈禁烟的重要性和禁烟对策。

图片

  ▲虎门鸦片战争博物馆《虎门销烟》基本陈列序厅。(图片来源:鸦片战争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1838年秋,林则徐受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林则徐派人明察暗访,要求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决定在虎门销毁。

  1839年6月3日,男女老幼、士绅百姓,人们相互召唤着从四面八方赶到虎门寨海滩,观看浸销鸦片的场面。

图片

  ▲林则徐虎门销烟场景复原图。(图片来源:中国禁毒报)

  夫役们站在销烟池的木板上,撒下盐巴,把过秤的鸦片,逐个切成四小瓣后抛入池内。经过一段时间的浸化,再把烧透了的石灰倒下去,用铁锄、木耙反复翻戳。一池销毁完毕即打开涵洞,冲刷入海。另一池又开始浸化。

  整个销烟过程历时20天,一共销毁鸦片19179箱和2119袋,实重2376254斤。

图片

  ▲林则徐、邓廷桢、怡良合奏虎门销烟完竣折(局部)。(图片来源:国家档案局《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虎门销烟之后,英国借机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面对英国的军事压力和威胁,道光帝选择了妥协与自保。他将林则徐革职,并责令其前往浙江镇海任职。1841年6月,道光帝又以莫须有罪名,将林则徐革去官职,“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

  革职流放,大兴屯政

  西戍途中,林则徐尝尽凄风苦雨,屡次疾病缠身。

  1842年5月,林则徐抵达西安后就一病不起,一躺就是两个多月,他一边治病,一边购置车马物品,准备奉旨出关。偏巧天公不作美,西安又下起大雨,道路泥泞难行,林则徐只好暂缓行程。然而,意外的滞留增加了开支,西行路途的食宿费用成了难题。这时,福州有一位姓苏富户,素来对林则徐倾慕敬仰,表示愿意出银资助,但林则徐不肯接受他人钱财。后来,林则徐以自家房契做抵押,才接受了这笔银两。

  1842年12月,林则徐到达了位于西北边疆的伊犁惠远城。伊犁是边陲重镇,边界外便是自清初以来就觊觎中国领土的沙皇俄国,此外还有浩罕、布鲁特等封建汗国虎视眈眈。

图片

  ▲伊犁将军府,林则徐在新疆期间曾在此居住。(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林则徐到新疆后敏锐地察觉到,沙俄终将是新疆甚至整个西北最危险的敌人,“海疆事起,时以英吉利最强为忧,则徐独曰:为患者,其俄罗斯乎!”林则徐认为,屯垦是西域戍守的有效方式,既可节省军饷,又可巩固边陲,还可改善人民生活。他以巴尔楚克屯垦作为实例:“巴尔楚克者,回疆要地,平衍绕水草,若晒渠导流,大兴屯政,实以耕种之民......则防守之兵可减,度支省而边防易固。”

  1843年秋天,林则徐带领民工开始开垦惠远城东边的阿齐乌苏荒地。为了将不毛之地变成可耕种的良田,需要开挖渠道,引水灌溉。林则徐带领民工,挑挖沙石,建坝筑堤,足足耗时一年零四个月,最终修成一条长三千多米、宽十多米的主干大水渠。新疆人民亲切地将这条水渠称为“林公渠”。

图片

  ▲“林公渠”今貌。

  水渠修成后,阿齐乌苏的屯垦面积迅速扩大,“周历南八城,潜水源,辟沟渠,垦田三万七千余顷,请给回民耕种,改屯兵为操防,如议行。”林则徐向时任伊犁将军的布彦泰建议,将垦地分给当地维吾尔族人民耕种,把原来的屯兵制改为操防制,使边防驻军既从事耕种土地,又进行军事训练,做到屯田与边备结合、兵与民结合,在西北边疆筑一道铜墙铁壁。

  1845年2月,林则徐奉旨陪同喀喇沙尔办事大臣全庆到南疆勘察。在勘察过程中,林则徐仔细测查、一丝不苟,共勘察出库车、阿克苏、乌什、叶尔羌、和阗、喀什噶尔、伊拉里克和喀喇沙尔等南疆八城垦地689718亩。

图片

  ▲伊犁林则徐纪念馆内的林则徐雕像。(陈震军 摄)

  林则徐每到一地,都倡导兴修水利,开浚水源。途经吐鲁番时见到一种“卡井”,他详细询问当地农民,得知这种井具有蒸发量少、利用率高、供水稳定等优点。

  “卡井”,便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坎儿井。从山地水源挖一个暗渠,每隔20~30米有一通地面的竖井,各个竖井的深度沿山坡往下逐渐减小。暗渠的水流到田庄附近,经明渠流出地面,灌溉农田。由于地下暗渠输水,不受季节、风沙影响,水分蒸发量小,流量稳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

图片

  ▲吐鲁番市高昌区葡萄镇的坎儿井竖井景观。(图片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蔡增乐 摄)

  林则徐觉得这种方法非常适合干旱地区的农业用水。于是他把这一传统灌溉方法加以改进,每隔3~5米挖一口井,井下连环相通,水由井内水道下流。他鼓励当地农民积极挖渠修井,并亲临现场指导。在他倡导下,伊拉里克等地增开多处坎儿井。为了纪念林则徐,人们亲切地将坎儿井称为“林公井”。

  “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清廷重新起用林则徐,授予他陕甘总督、云贵总督等要职。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则徐在奉命前往广西镇压天地会起义途中,病逝于潮州普宁。死后获赠太子太傅,谥号“文忠”。

图片

  ▲虎门鸦片战争博物馆广场上的林则徐塑像。(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时常吟诵的句子,也是他一生的座右铭。“历官十四省”,每任一职,林则徐恪尽职守,兴利除弊,深受百姓爱戴。贵民、重民、爱民、保民、恤民的民本思想,贯穿于林则徐的为官生涯。

  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他组织翻译人员将1838年7月16日至1840年11月7日的《澳门新闻纸》译成汉文。1840年,林则徐又命人从西方报刊上摘译评论中国的资料,编辑成《华事夷言》一书,供国人参阅学习。1839年下半年至1840年,林则徐主持翻译了英国人Hugh Murray的《世界地理大全》一书,并将中译本定名为《四洲志》,这部译著影响深远,开创了近代西学东渐之风。1841年8月,林则徐与挚友魏源在镇江相会,林则徐将《四洲志》译著和全部翻译外国书报资料赠与魏源,叮嘱他抓紧时间编撰《海国图志》,系统介绍世界各国情况,让国人开阔眼界,了解中国之外的世界。

  1842年,革职流放新疆途中,林则徐因病在西安停留,他给好友苏廷玉写信,阐述造船铸炮、建立海军的重要性,建议先购置大炮,雇用民船,发动群众来保卫海疆。他还委托陕西布政使朱士达把自己在扬州主持刊印的《炮书》转送陕西抚标中军参将马辅相,希望他们能铸造新式大炮。

图片

  ▲林则徐“十无益”石碑拓片。这既是林则徐自己的修行标准,也是他教子育人的原则。(图片来源:鸦片战争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林则徐从为官之日起,就牢记父亲“不妄取一文”的家教,坚持“任事而不牟利、尽瘁而不热中、临难而不退避、受屈而不怨尤”。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气节和高尚品格至今仍然散发着耀眼的光辉,值得人们永久纪念。

  (作者简介:郭纹廷,中央民族干部学院教务部副主任、副研究员。)


  监制 | 王翔宇

  责编 | 刘渝西

  审核 | 蓝希峰

  制作 | 胡晓蝶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