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华丨“鲁班锁”与“联合国”:中国古代益智玩具中蕴含的东方智慧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赵恺 发布日期:2023-11-03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阅读原文

 


 

  鲁班锁就像和平一样,拆开容易组装难,破坏容易重建难,贸然下手可能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2023年11月1日,作为本月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大使为安理会成员常驻代表准备了一份纪念品——鲁班锁。

  张军大使的发言到了联合国内珍视和平的各方代表一致赞扬,而设计精巧的“鲁班锁”更倍受关注和热捧。鲁班锁凹凸啮合、结构巧妙,不用钉连、无需胶合,组装需要特别的技能和智慧,榫卯间还蕴藏着东方建筑之美。早在2014年,鲁班锁就被当作礼物送给德国总理默克尔。神十七航天员带的解压玩具也是鲁班锁。2020年,鲁班锁制作技艺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其实中国古代蕴含着无穷哲理和智慧益智玩具并非只有“鲁班锁”这一种……

图片

  ▲鲁班锁。(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01

  “中国谜题”——变幻无穷的七巧板

  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中国自古以来为世界哲学和数学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而诸如九连环、七巧板、华容道等把数学和游戏相结合的高品位玩具,因涉及了数学中的几何学、拓扑学、图论、运筹学等多门学科,具有开发多种思维模式的独特功能,而很早便为全世界所熟知,被统称为“中国谜题”。

图片

  ▲各种各样的七巧板。(图片来源:《趣玩I:中国传统益智游戏》插图)

 

  著名英国皇家协会会员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技史》中,称七巧板是“东方最古老的消遣品之一”。日本《数理科学》杂志将华容道称为“智力游戏界三大不可思议之一”。国外称九连环为“中国环”,称鲁班锁为“六根刺的刺果谜”。美国智力大师马丁·佳德纳认为西方著名的益智玩具“驴的魔术”的灵感来自中国的“四喜人”。由此可见中国古典益智玩具对世界的巨大影响和世界对中国古典益智玩具的重视。

  作为最早为世界所知晓的中国益智玩具,“七巧板”在国外被称为“唐图”(tangram)。其实,“七巧板”并非只有七块,该玩具系列中还有“四巧板”“五巧板”“九巧板”“十巧板”“十二巧板”“十四巧板”“十六巧板”甚至“百巧板”。只是古人发现用七块板来拼图,繁简适度、恰到好处而已。

  有趣的是,在很多西方学者看来已经变幻无穷的“七巧板”,其实只是其立体版本“燕几图”的简化版。燕几的意思是招呼客人宾宴用的案几,引发这个点子的人是北宋进士黄伯思,他先设计了六件长方形案几,于宴会时能视宾客多寡适当调整位置,随后又增加一件小几,七件案几全拼在一起,会变成一个大长方形,分开组合可变化无穷,可谓是现代七巧板的雏形。

  明朝学者严澄依照“燕几图”的原理,又设计了“蝶翅几”,由十三件不同的三角形案几而组成的。这些案几拼在一起是一只蝴蝶展翅的形状,分开后则可拼成出一百多种图形。而从“蝶翅几”开始,现代七巧板的模式便已基本成型。明、清两代“七巧板”已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

图片

  ▲北京颐和园牌云殿的七巧桌。(图片来源:《趣玩I:中国传统益智游戏》插图)

 

  根据当代数学家的推算,由一块正方形切割为五个小勾股形的“七巧板”,可以拼凑成多达1600种的事物图形,其原理便是中国古代算术的“出入相补原理”。在18世纪,七巧板流传到了国外。至今英国剑桥大学的图书馆里还珍藏着一部《七巧新谱》。

 

  02

  巧解连环——“九连环”的难与易

  与“七巧板”的化简为繁相比,“九连环”可谓是中国古代益智玩具中化繁为简的典范。“九连环”的出现年代已不可靠,但战国时代名家惠施曾著立《连环可解》可视为是“九连环”的玩具雏形。

  唐宋时期,“九连环”已然在士大夫中非常普及了。北宋词人周邦彦便写下过“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这样的名句。元代之后,“九连环”更步入了寻常百姓家。元代杂剧之中已有“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的唱词。而能够轻松解开“九连环”更成为了小说《红楼梦》中反映林黛玉心灵手巧的重要桥段。

图片

  ▲九连环。(图片来源:《趣玩I:中国传统益智游戏》插图)

图片

  ▲林黛玉解九连环。(图片来源:19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截图)

  九连环流行极广,形式多样。用金属丝制成圆形小环九枚,九环相连,套在条形横板或各式框架上,各环均以铜杆与之相接。玩时,依法使九环全部联贯子铜圈上,或经过穿套全部解下。其解法多样,可分可合,变化多端。不仅如此,九连环还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增加环数提高难度,但环数增加将使解开步骤呈几何级数递增。

  19世纪,“九连环”传入欧洲,便迅速风靡开来。1901年英国数学家杜德耐曾表示:“我相信家家户户都应该有这套精妙、具历史深度又寓教于乐的益智游戏。”

图片

  ▲贮香主人《小慧集》中对九连环的介绍。(图片来源:《小慧集》插图)

  九连环的挑战在于玩家需要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到最佳的策略来解开套环。这需要空间想象力、手眼协调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玩家可能需要尝试多种方法,进行反复试错,直到找到解决方案。这种探索的过程不仅提高了智力和创造力,还培养了耐心和毅力。

  关于九连环,中国民间早有一句谚语为“解不开的歧中易,摘不下的九连环”,来比喻某种比较难解的益智谜题。但其实任何的难题都会有解决的方案。古人设计“九连环”并非是为了刁难他人,而是为了磨砺耐心。因为只要我们正视难题并循序渐进的寻找答案。再复杂的问题最终都会迎刃而解。

 

  03

  冲出重围——华容道和困局和解法

  华容道也是古老的中国民间益智玩具,以其变化多端、百玩不厌的特点而著称。玩家通过移动各个棋子,帮助曹操从初始位置移到棋盘最下方中部,从出口逃走。不允许跨越棋子,还要设法用最少的步数把曹操移到出口。曹操逃出华容道的最大障碍是关羽,关羽立马华容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关羽与曹操当然是解开这一游戏的关键。四个刘备军兵是最灵活的,也最容易对付,如何发挥他们的作用也要充分考虑周全。“华容道”有一个带二十个小方格的棋盘,代表华容道。

图片

  ▲三国游戏棋“华容道”。(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华容道游戏取自著名的三国故事,曹操在赤壁之战中被击败后,被迫退逃到华容道,又遇上诸葛亮的伏兵,关羽为了报答曹操对他的恩情,明逼实让,终于帮助曹操逃出了华容道。游戏就是依照这一故事情节展开。

  华容道游戏属于滑块类游戏,就是在一定范围内,按照一定条件移动一些称作“块”的东西,最后满足一定的要求。滑块类游戏究其起源,最早的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重排九宫”。那应该是产生于出现河图洛书的时代,则已有数千年历史。

  中国传统益智玩具历史悠久,通常来源于生活实用器物,不管是七巧板的化简为繁,还是九连环的化繁为简,都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和很多数学、物理等知识,体现了中国人的传统智慧和处世方法。虽然“七巧板”的发明者并未赋予它任何的哲学意义,但站在后世的角度来看,它却蕴含了中华民族“散是满天星、合则一条龙”的天然韧性。而游戏所追求的“合众为一”更是“分久必合”的终极解读。

  “华容道”在训练思维,锻炼意志等方面无疑有着其独特的价值。但最为关键的恐怕还是这款益智玩具告诉每一个游戏者:无论面对多么困难的局面,都要谋定而后动。拟定详细计划,再坚定不移地去实施。

图片

  ▲两名小学生在玩数字“华容道”棋。(图片来源: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见微知著,正如张军大使所说,鲁班锁就像和平一样,拆开容易组装难,破坏容易重建难,贸然下手可能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它也像安理会当前面对的难题,只有通过仔细观察分析,采用科学方法,保持耐心信心,才能有效解决问题。中方期待安理会成员、广大会员国像鲁班锁的各个部件那样,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推动安理会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一系列中国传统益智玩具折射出中华民族的文明传承,体现了中国人的古老智慧与文化自信。

  (封面图片张军大使展示鲁班锁。图片来源:联合国网站)

 


  监制 | 王翔宇

  审核 | 蓝希峰

  制作 | 胡琪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