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展出的中国少数民族婚礼服饰。
展览展出的麒麟箜篌文物。
中华文明几千年来,“大一统”思想如何孕育、发展、历久弥坚?各民族何以团结融合,多元如何聚为一体?如何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8月1日,由国家民委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以下简称展览)亮相北京民族文化宫。立足馆藏资源,国家民委遴选出1500余件文物古籍,展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历史,讲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
通过参观展览,观众可以深入了解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历史,亲身体验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工作伟大成就。
三大单元描绘壮阔历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分为“大一统”“大交融”“大团结”三个单元,从历史、文化、经济等多个维度,展现中华文明延续不断的历史基因、中华民族凝聚不散的历史密码和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深邃思想与丰富实践。
置身近3000平方米的展厅,文物和古籍交相辉映,历史与现实交织融合。从“大一统”的思想理念、制度实践和价值追求,到历史上各民族的深度交融,再到近现代以来各民族共抗外侮、共同发展的鲜活图景。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这次展览的主题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钟廷雄对本报记者说,“‘大一统’单元从思想理念、制度实践、价值追求三个维度展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延续不断的历史基因;‘大交融’单元从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三个方面展现中华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发展壮大的脉络和凝聚不散的历史密码;‘大团结’单元展现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至今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深邃思想与丰富实践。”
“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走进“大一统”展厅,《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记载的一句话引起记者注意。民族文化宫博物馆讲解员南希告诉记者,这是目前可以考证的“大一统”这个词最早出现的记载。
这次展览中,“大一统”单元着重从中华文明的特性追求、统一国家的制度追求、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3个方面,深入发掘“大一统”理念的形成和传承。
元代《圣朝混一方舆胜览》。这是现存唯一一部完整的元代地理总志,书前附地图一套,包括全国图和分省区图,开启了分省地图的先例,描绘了元朝时的广阔疆域。
在展出的古籍中,《大明一统志》和《大清一统志》格外引人注目。书中古拙质朴的地图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态清晰呈现。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彭勇说:“《大明一统志》是明代官修地理总志,突出了皇朝总志寓含政治观念的意识,反映了将‘大一统’思想融入国家意志,推动疆域广阔、民族众多的多元一体格局发展,已成为儒家盛世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大交融”单元,一系列文物古籍充分彰显着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者。各民族相互影响、彼此交融,语言相通、文字互学,艺术共美、生活互融,在互鉴融通中共同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
汉文、满文、蒙古文3种文字版本的《孟子》,《御制满汉合璧易经》,明朝汉字音译、当代蒙古文复原、当代汉文翻译3种版本的《元朝秘史》……各民族在历史上留下了卷帙浩繁的典籍,各民族之间互译典籍、互学互鉴,共同传承中华文脉。
众多展品中,有一册薄薄的小书颇为特别,它有两种不同的文字,一侧是汉字,而另一侧是形似汉字却非汉字的文字,这是一部跨越千年的珍贵辞书——西夏文汉文字典《番汉合时掌中珠》。
“《番汉合时掌中珠》是党项人骨勒茂才于1190年编写的,是现存最古老的双语教科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孙伯君介绍,“骨勒茂才在该书序言中说,学会‘番言’,是中原团结‘番人’的重要途径;学会汉文,则是‘番人’学习中原文化的重要手段;而学习中原文化,无疑是‘番人’发展进步的重要一步。”
在展览“大团结”单元,一系列珍贵文物和资料,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深邃思想和丰富实践。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也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扎根,藏文、蒙古文、朝鲜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等版本的《共产党宣言》,见证了信仰与担当、使命与初心。
库尔班大叔骑着毛驴上北京的故事家喻户晓。展览展出库尔班·吐鲁木写给毛泽东主席的信、中央办公厅给库尔班·吐鲁木的回信,是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衷心热爱共产党的真实写照。
历史铭记三千孤儿入内蒙古的佳话。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卫生厅关于接收上海等地孤儿的文件、巴林右旗保育院保留的孤儿衣服、孤儿们在草原新家庭的合影,诉说着草原额吉的无疆大爱,书写着各族人民血浓于水的殷殷深情……
清代彩绘图《台湾生熟番图像》中的一幅。从图册中可以看到清代时台湾各族人物形象以及生产生活、风俗习惯等。
千件展品讲述交融故事
展品陈列丰富,也是本次展览的特点之一。
国家民委从馆藏的15万件文物和51万册古籍中,遴选出体现“四个共同”的文物古籍,包括一批珍贵文物古籍和独有文物古籍。“四个共同”,即“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大一统’单元通过新石器时代的陶器、汉代的青铜器、唐代的文书、辽代的三彩器、西夏的宿卫牌、金代的铜镜、元代的纸币、清代的达赖班禅敬献中央政府的礼品,以及历朝历代体现‘大一统’思想和制度的古籍等,展现了中华文明对于‘统一性’绵延不绝的历史追求和现实关怀。”全国政协委员,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民族文化宫党委委员、副主任、研究馆员们发延对本报记者说,“‘大交融’单元通过古籍、服饰、乐器、婚俗礼品等展品,展现了中华文明内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正是对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这一思想的展现和诠释。‘大团结’单元展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正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体现,鲜明体现了中华文明所具有的突出特性。”
行走在展厅里,就像徜徉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之中。代表史前文化大交流辉煌成果的彩陶文化之马家窑陶壶,唐朝文成公主带到吐蕃的琴与长鼓,出土自新疆的喀喇汗王朝桃花石可汗铜币,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纸币实物中统元宝交钞,见证西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清代彝文古籍《西南彝志》……带着深邃内涵和独特魅力的各类展品,彰显着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共同阐释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渊源。
展览还展示了多种少数民族古籍,其中重点展示了国家民委系统所藏的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的古籍,并辅以百余幅古籍图片。展出的古籍涉及多种民族文字,包括蒙古文、藏文、回鹘文、察合台文、古彝文、满文、于阗文、八思巴文、东巴文和西夏文等。通过展览,观众可以一览中国文字百花园的盛况,感受中华先民在创制发展文字过程中的非凡智慧和广泛交流。比如,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古壮文、古布依文等,都是借用和仿照汉字创制的,在形态上看起来和汉字一样。
被列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藏文和蒙古文大藏经《甘珠尔》,有着“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之称的《格萨(斯)尔》《江格尔》《玛纳斯》,成书于19世纪的托忒文《西游记》、满汉合璧《西厢记》……从震撼人心的鸿篇巨制,到大家耳熟能详的文化经典,展览让古籍走出“深闺”,为观众提供一个全新的看见古籍、走进古籍、认识古籍的窗口。
陶器是了解早期中华文化的一把钥匙。展览上一组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彩陶,是史前时期文化大交流的重要“亲历者”。这些史前彩陶文物来自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博物馆等文博单位,包括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寺洼文化、卡约文化等,年代为距今5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到距今2000多年的青铜时代。
展厅里,马家窑文化石岭下类型变体鲵鱼纹陶瓶,为中国民族博物馆馆藏资源。变体鲵鱼纹陶瓶距今5100—4700年,见证了史前时期中原仰韶文化向西发展至甘青地区、衍化为马家窑文化的历史。中国民族博物馆收藏部曹美丹介绍,马家窑文化石岭下类型阶段的典型纹饰,皆由仰韶文化彩陶中的鸟纹或变体鸟纹衍化而来,在圆、圈和弧线的起伏变化间灵活组合,是马家窑文化的先声。“这件陶器将变体鸟纹换成甘青地区特有的变体鲵鱼纹,正是两种文化类型有机融合的写照。”
唐朝文成公主带到吐蕃的长鼓。 北京民族文化宫供图
在“大交融”单元,“‘铜’声共振,鼓舞中华”成为该区域的展品特色。从迄今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是世界上铸造、使用铜鼓历史最长的国家,目前发现较早的铜鼓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中国民族博物馆历史文化遗产部主任、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副秘书长唐兰冬对记者说:“铜鼓是我国南方多地域、多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但从铸造工艺和装饰上来说,铜鼓又体现出岭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交流互动,是实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物质载体。”
展览上的一组铜鼓,或古朴大方,或庄重神秘,响彻着历史与文化的回音。它们来自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等文博单位,年代涵盖从汉代至清代。其中民族文化宫馆藏的冷水冲型十二芒铜鼓引人注目,它器型高大圆润、纹饰精美繁复、色泽光亮如新,是存世铜鼓的翘楚。
清代乾隆皇帝赏赐地方土司的车里宣慰使官服。 北京民族文化宫供图
展陈设计彰显团结共识
展品琳琅满目,展陈设计亦独具匠心。
展台犹如一张打开的卷轴,一件件精美展品、一册册珍贵古籍置于其中,观众只需旋转按钮,就可以在卷轴上的电子屏里,选择想了解的文物故事。
在“大一统”单元,观众头顶古星空图,脚踏中华文明之河,“花瓣墙”上藏有丰富的珍贵古籍,“集思柱”象征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在“大交融”单元,观众头顶上方是古丝绸之路地图,脚下是“四大民族走廊”,还能在“同心共振”互动专区聆听各民族的音乐交响;在“大团结”单元,用各民族乐器精心打造的“乐器墙”,意为“万方乐奏”,寓意各族人民心向党、中华民族大团结。
“第一个展厅表达的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其中古籍是重要的展品。在古籍展示上,我们受到‘瓣瓣不同,瓣瓣同心’这句话的启发,决定采用现在的核心表现形式——花瓣,为了表达思想的聚合关系在中间设计了一个集思柱,利用地面投影将花瓣墙中的经典思想视觉化地传递到集思柱上,然后通过文化长河向外传播出去完成一个沉浸式的中华文化之旅。”展览的设计者之一,大连民族大学设计学院院长范一峰对记者说。
第二个展厅“大交融”核心表达的是中华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而这些历史在现实环境中是以自然形成的几大民族走廊为代表,像河西走廊、藏彝走廊、苗疆走廊、南岭走廊等,表达这些素材同时提取核心代表元素进行创作是一个需要灵感的设计环节。“我们有幸通过研究找到了铜鼓这个符号,鼓是万乐之王,铜鼓是南方民族地区广泛使用的祭祀、庆典活动中的核心工具,铜鼓纹样以同心圆形式排列代表了民族同心,同心共振这个概念就是这样产生的。”范一峰说。
第三个展厅“大团结”表达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华民族发生的历史巨变,所以一开始就明确是一个红色概念展厅,四周一圈10个展窗分别展现建党后到新时代的各个历史瞬间,展厅中间的核心是象征思想伟力的红旗造型,15米长的透明亚克力红旗海浪一气呵成,配合灯光展现了独特的艺术美感和时代气息。层层推高的波浪也代表了我们党在蜿蜒起伏的历史长河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向新时代。
在“大交融”单元,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记者体验了“铜鼓同心圆”装置带来的震撼感受。一组铜鼓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每一圈鼓面上镌有十二生肖等图案,触碰铜鼓,同心圆便会变幻出绚丽色彩,同时播放各族人民耳熟能详的歌曲。“它的设计灵感源于中华民族同心圆梦的时代主旋律,象征着各族人民同心同德,永远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范一峰对记者说。
“本次展览既是一次文物古籍大展,也是一次思想文化大展,既有一般文物古籍展的特点,也有它自身的特点亮点。展览主题鲜明,叙事宏大,时间跨度涵盖中华文化史,地理跨度涵盖中国的东南西北,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现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恢弘历史画面,展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展览运用了许多新技术,既有文物古籍展的古朴庄重,也有引人入胜的互动设计,为观众提供更多样的观展体验。”钟廷雄说,“我相信,通过参观展览,观众可以深入了解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历史,可以了解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精神的历史,可以亲身体验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工作伟大成就,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本版图片除标注外均为记者 杨俊峰摄)
(编辑:马永)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