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的孩子”展厅,学生在观看“入内蒙”儿童与草原额吉的旧照片。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
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7月2日至6日,北京师范大学46名师生赴内蒙古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活动,切身领略各民族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壮丽图景。
在行走中上好一堂“大思政课”
“乌兰夫同志的一生,是为祖国的解放和统一不断奋斗的一生,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奉献的一生,是为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不断追求的一生。”第一天,实践团在乌兰夫纪念馆、乌兰夫故居聆听讲解。
上世纪50年代末,新中国遭遇严重困难,大批南方孤儿面临生存危机。在这个关头,内蒙古自治区时任主席乌兰夫向党中央郑重承诺:“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把近3000名孤儿接到了大草原,交给淳朴善良的牧民们收养。这些孩子从此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国家的孩子”。
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国家的孩子”展馆,看着一张张“入内蒙”儿童与草原额吉(意为“母亲”)的旧照片,新闻传播学院学生林芯莹说:“爱的辽阔,可跨千山万海。草原人民用博大的胸怀和无私的大爱,抚育了这些‘国家的孩子’。如今他们早已深深融入这辽阔的草原,为祖国的边疆建设奉献力量,这生动诠释了各族人民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呼和浩特到锡林郭勒盟,车程虽远,“行走的课堂”却使路途不再枯燥。
从如何充分发挥卫星遥感的作用出发,地理科学学部教授唐宏深入浅出介绍了内蒙古资源环境遥感监测的必要性、卫星遥感的工作原理等内容;历史学院副教授陈涛则从“书同文,车同轨”举措、昭君出塞等出发,沿袭着中华文化的历史脉络,与学生们分享了中国大地上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发展……
5天的社会实践虽短,但课堂无处不在。
在白音锡勒牧场,实践团师生感知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了解内蒙古人民因地制宜发展牧场经济的举措,从内蒙古“白食”中品味到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全新样态;在锡林郭勒盟蒙古族中学,师生们感受到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重视与支持,同时也看到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领悟到北师大实施“强师工程”“优师计划”的时代使命和担当……
历史学院学生王若珏说:“作为北师大的学生,我们要坚守学校‘为民族复兴办教育,为国家富强育英才’的办学初心,结合自己的所学所长,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在交流与传承中感悟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
近年来,内蒙古大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结合在一起,金莲川草原上络绎不绝的游客便是鲜活的例证。“这里居然是马可·波罗笔下华丽宏大的元上都!”心理学部学生黄莹用手机记录下眼前的花海、草原与天空,与好友分享。
元上都遗址是元朝历史上建造时间最早的都城。尽管上都城的辉煌时间短暂,但它依旧见证了各民族文化交流与碰撞的历史,彰显了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包容性的突出特性。
来自澳门的学生施炜站在元上都遗址,迎着草原浩荡的长风感叹:“仔细聆听这里的风声,仿佛回荡着文明交汇融合下的笑语欢声。我想,只有在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灿烂历史后,才能更有力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迎风雪冒寒暑,传递着党的声音。”一首《多彩的轻骑兵》,充分体现了创办乌兰牧骑的初衷。
7月3日,实践团来到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展馆,在与乌兰牧骑成员的交流中,来自香港的学生陈俊杰有感而发:“我感受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还有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文化自信!”
讲解员提到的一句话让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王子璇感触颇深——“乌兰牧骑的观众多达几百人,少至一人。”除了和各类专业单位配合进行科普教育以外,乌兰牧骑也曾派出三人小分队,只为让双目失明的老人再听一遍年轻时听过的乌兰牧骑演唱的歌曲。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乌兰牧骑真正做到了将文艺宣传延伸到每一个人,传播到每一片草原的每个角落。这启发学习思政专业的我,要将文艺融入大思政课教学中,让新时代思政课更灵动、接地气,走进学生心灵。”王子璇说。
2017年11月21日,是所有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永生难忘的日子,总书记给队员们回信并勉励他们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60多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沐骄阳,从草原深处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我看到他们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文艺演出的笑容,看到他们奔赴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巡演的欣喜与自豪。如今,每支乌兰牧骑每年需要演出100场次以上。他们既能够亮相于国际舞台,也能在广阔的大草原上载歌载舞。”文学院学生兰雪莹说,这就是人民的艺术,是扎根在人民群众生活中的艺术,是在内蒙古大草原上绽放的文艺奇葩。
在学思践悟中汲取奋进力量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指出,“要坚持科学治沙,全面提升荒漠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生态是内蒙古的突出优势,绿色是内蒙古的鲜亮底色。人类是命运共同体,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同责任。
北京师范大学太仆寺旗农田-草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位于中温带半干旱地区内蒙古高原南缘农牧交错脆弱生态区。这一观测站的建立,旨在为“退耕还林还草”“防风治沙”等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刚抵达野外观测站,实践团学生们便被映入眼帘的景象震撼——大片荒草、两排平房和简陋的旱厕。原来,每年来到野外观测站进行植被土壤实验监测的北师大师生们,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日夜坚守。台湾学生柯采萱在野外观测站住了一晚,心中感慨万千,“草原是宽广寂寥的,野外观测站的条件是艰苦的,但野外观测站的老师和同学们为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奉献的心是炽热的。”
在草地上,驻扎于此的地理科学学部副教授徐霞正和学生们围聚在一起,讲解实验器材的监测作用。地理科学学部硕士研究生黄奕钦演示了使用样方框评估植被的群落结构特征的方法,与学生们探讨在平时监测时遇到的具体问题。
“当书上的理论以真实的模样呈现在面前时,我才深刻认识到,原来‘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双碳’目标不只是冰冷的词语。”哲学学院学生程广策说。
通过实地考察和讨论,师生们收获颇丰,不仅了解了大气、土壤监测等知识,还对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脆弱性有了深刻理解。
地理科学学部学生刘子仪对自己的专业有了进一步认识,她说:“我深深被这种科研精神折服,我将扎实学习理论,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从专业学科角度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在水草丰美的白音锡勒牧场洞见“中国马都”的未来;在额尔敦街道办事处深入了解网格治理的精细化、便民化;在标准化生产的首放小食品园区切身体会奶制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实践团师生通过参观展览、实地考察、现场教学等形式,与当地群众深入交流,亲身感受内蒙古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生态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火热图景。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实践是学校党委统战部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委统战部及相关部门,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实践要求,开展校地合作,切实提高统战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一次成功尝试。通过联学共建,让师生在学思践悟中厚植爱国情怀,铸牢中国心、中华魂。
(本文图片均由北京师范大学党委统战部提供)
(编辑:韩安之)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