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华 | 当相声遇见巴扎,快乐变得如此简单!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顾光海 丁文婷 发布日期:2023-07-06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阅读原文

  


 

相声与巴扎的结合

  “来吧来吧,儿子娃娃,相声巴扎为你减减压,来吧来吧,来相声巴扎,大家一起笑哈哈……”这是新疆相声巴扎的开场语。伴随着明快的音乐、悠扬的曲调、独具特色的疆式唱腔,“相声巴扎”现场气氛未演先热,观众们热情地鼓掌叫好。

  新疆相声巴扎是新疆首家民营相声艺术团体,主要以相声、快板、小品、山东快书、双簧等曲艺形式进行表演。在乌鲁木齐,相声巴扎已经成为各族群众喜欢的曲艺小剧场,到相声巴扎听相声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

  “一壶热茶、一碟瓜子,长衫大褂、扇子醒木,带着家人听相声,那种扑面而来的轻松和欢乐氛围,让人心情舒畅。”一位观众说。

  相声是一种传统曲艺文化,由宋代的“像声”演变而来,晚清时期形成了现代特色风格,广泛吸取口技、说书等艺术之长,寓庄于谐,以讽刺笑料表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巴扎”是维吾尔语音译词,意为“商业繁盛之区”或“集市”,是新疆各族群众商品交换和贸易往来的固定地点,一般以七日为一集。巴扎是不同人群文化接触和文化交流的空间,商贩、手工匠人、文化艺人、买主、观光游客都聚集于此,他们都是“赶巴扎的人”。

  在新疆,这场相声与巴扎的双向奔赴,无疑成为中华民族传统语言艺术创新发展的一个生动案例。

新疆相声巴扎的特色

  相声巴扎采取小剧场的模式进行现场表演,每场演出观众座席100位左右。这种表演形式让相声演员直面观众,演员与观众之间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互动。

  剧场内,人们通过互动的场景可以看出新老观众的差别。当听到演员“感谢各位稀稀拉拉的掌声”时,新来的观众卖力地鼓起了掌,熟悉的观众则“吁……”地一声纷纷起哄搭茬,演员眼含笑意询问“是需要我们做什么吗?”,观众里竟马上有人回道“让服务员给我加点水”,引得哄堂大笑。笑闹过后演员满眼宠溺地望着这位老熟人,不仅请服务员添了水,还赠送了一杯特色茶饮“三炮台”。

  在表演进行过程中,观众通过笑声表达自己的态度。在成语接龙的段子里,演员向现场观众询问首字,观众们也绞尽脑汁,甚至用“biang biang面”的字故意刁难调侃演员,现场一片欢腾。这种表演形式,与清代维吾尔族诗集《艾里比之书》中巴扎的场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此外,相声巴扎坚持相声传统与新疆当代话题相结合,让观众倍感亲切。内容有大漠孤烟的塞外风光,也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那拉提大草原,有霓虹闪烁的维吾尔迪斯科,也有内地“丫头子”与新疆“巴郎子”的美丽邂逅。

  相声巴扎将新疆广泛流传的谚语、俗语等语料用于文本创作,通过语料改编、故意错用、跨时空嫁接,达到一种出其不意的“混搭”效果。比如,逗哏演员调侃着捧哏演员是“异父异母的少数民族亲兄弟”,这是怎么回事呢?在疑问与笑料的交织中,答案最终揭晓——那位“亲兄弟”是“结对子”活动送到人们身边的“亲戚”。

  相声巴扎的表演语言不局限于传统相声的北方方言,而是以普通话为主,穿插使用新疆方言。故事里的主人公不再是传统作品里的“铁柱”和“二丫”,而是活跃在天山南北的驻村干部和“迪丽热巴”。对驻村干部表达感谢的方式可以用一段新疆特色的报菜名展开,“我请您吃抓饭、拌面、拉条子、揪片子、米肠子、面肺子……”,本地观众不由捧腹大笑,游客们则眼前一亮,开始规划散场后的美食之旅。

  这种别具特色的表演模式、相声作品已经日趋成熟,相声巴扎里的每位演员都有各自抖得响的“新疆包袱”、叫好又叫座的“新疆段子”。

新疆相声巴扎的“出圈”

  相声巴扎先后创作相声《欢迎您到新疆来》《选演员》《真情》和快板《拜师学艺》等多个作品,其中《欢迎您到新疆来》获得中国曲艺家协会西部曲艺展演三等奖,原创戏剧小品《寻亲》登上央视舞台。相声巴扎也由最初的曲艺小剧场,逐渐发展为乌鲁木齐各族群众休闲娱乐的场所,成为讲述新疆故事的特色舞台。

  演员是相声巴扎的核心资产。莫兴伟表示:“我们一方面争取把优秀演员吸引到新疆来,为繁荣新疆文化服务;另一方面招收新疆学员,培养一批新疆曲艺人才,让更多百姓能走进小剧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麦麦提·阿迪力从小就喜欢看老前辈们的相声曲艺表演。2022年4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新疆相声巴扎在招学徒,于是他主动报了名。从此,说学逗唱间,一折扇、一手绢、一醒木,都让麦麦提·阿迪力沉醉其中。他说,自己最大的梦想是成为新疆相声巴扎最优秀的演员,将雅俗共赏的相声说给各民族群众听。

  相声巴扎作为一支活跃在新疆文艺战线的“轻骑兵”,积极参与公益演出,演员们的足迹遍布库尔勒、库车、阿勒泰、克拉玛依、哈密、阿克苏、喀什等地。演员们还受邀参演中央电视台、各地方卫视的文艺晚会,宣传新疆的发展变化。

  目前,新疆相声巴扎培养各族少年儿童近百名,多个学员已经成为小明星。其中,沙合扎提·哈力木热提在北京曲协举办的少儿曲艺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娜依拉·艾山江在首届山东快书汇演少儿组中获“十佳表演新星”奖。

  在相声巴扎与新疆海洋国际旅行社联合组织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曲艺研学项目中,一批小学三到六年级的孩子们走进曲艺世界,丰富了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了解,也在品味曲艺艺术中找到快乐。

  可以说,相声巴扎作为一种新生的艺术形态,为传统曲艺的生存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

  (作者:顾光海,新疆大学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丁文婷,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监制 | 杨新华

    统筹 | 康坤全 刘佳

    责编 | 刘娴

    审核 | 蓝希峰

    编辑 | 齐子通

    制作 | 胡琪

 

 

(编辑:石建杭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