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美壮丽的山川景色、醇厚浓郁的乡土气息、熠熠生辉的民族文化……为楚雄这片热土增添了无限魅力,也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丰富资源。
进入文旅融合新时代,楚雄州高度重视文化旅游工作,始终坚持文化自信,深化文旅融合,助推民族团结,依托楚雄州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构建以“大滇西旅游环线重要集散中心”“记述生命起源的生命起源走廊”“记述地球沧桑巨变的奇山异水走廊”“记述中原文化、古滇文化、民族文化、边陲文化相互激荡、交相辉映的古镇文化走廊”“展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示范走廊”为核心的“一个中心、四大走廊”发展布局,打造生命起源之旅、奇山异水之旅、古镇文化之旅、民族文化之旅,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推出了众多优质文旅产品,激发了多层次消费,让文化发展有活力、旅游发展有魅力。如今,楚雄州文旅业深度融合、高品质发展的业态初步形成,正在成为释放文化经济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2022年,全州累计接待游客4167.03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16亿元。
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 武定狮子山国家4A级景区
以规划为引领政策为支持 文旅产业总体布局凸显成效
为找出支撑楚雄州文旅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为楚雄文旅产业发展问清路、寻好道。组织编制了《楚雄州旅游业发展规划(2018-2035年)》《楚雄州全域旅游暨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18-2025年)》《大滇西旅游环线楚雄州“一个中心、四大走廊”发展规划(2021-2025年)》《楚雄州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楚雄州文旅融合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3年)》、《楚雄州“十四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楚雄州“十四五”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为全州文化和旅游业发展描绘了清晰蓝图。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的笃定,在强化产业保障、构建产业体系、深化文化合作上发力。隆重召开了全州文化发展大会,出台了《关于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楚雄州支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扶持和奖补办法(试行)》《关于加快推动彝绣特色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楚雄州金融支持彝绣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十二条措施》等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1+1+N政策体系。
高规格推动文化旅游项目建设 推动文旅产业提能升级
成立了由州委书记、州长担任双组长的楚雄州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暨“四大走廊”建设领导小组,成立州级侏罗纪文化旅游产业园、楚雄彝风文旅康养度假区重点项目及彝族刺绣特色产业发展专班,成立文旅项目建设及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专班。建立完善专班推进、项目挂包、金融助企、定期调度、“一把手”招商等机制,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实施和产业转型发展。实施项目落地攻坚年行动,推动侏罗纪文化旅游产业园、元谋金沙湖生态旅游等一批重大项目规划。精心策划包装“35102”等一批重点项目,12个文旅项目列入2022年度省级重大项目清单,总数位居全省前列。先后赴中青旅集团、四川力方、宁波华强方特、浙江大丰等30多家企业考察洽谈,签约文旅项目20余个。在省文旅厅支持下,实现“厅州”联动,楚雄州全省第一家与省文旅厅合作,举办文化旅游产业专场招商推介大会,签约项目协议金额达130亿元,大姚三潭瀑布景区、姚安光禄古镇农旅文旅融合项目落地实施。楚雄州侏罗纪文化旅游产业园、武定喜鹊窝温泉康养旅游度假区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大力推进业态产品创新,琢舍、星河房车营地等一批高品质酒店及新业态产品开业运营,新打造推出彩云竹溪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和元谋龙街渡等红色精品线路产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项目 楚雄火把节
持续打造品牌影响力 助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持续打响“遇见楚雄”外宣品牌,讲好“中国龙”“元谋人”“绿孔雀”“野生菌”故事。成功举办首届“中国新韵律诗歌会”、彝绣产业推介会。成功创建楚雄市彝人古镇、牟定县彝和园2个省级文化产业园区,成功创建楚雄彝人古镇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楚雄紫溪彝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一批国字号品牌,楚雄彝人古镇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元谋人世界公园创建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通过省级初评上报至国家文旅部评定。红军长征元谋纪念馆被命名为首批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成功创建35个A级以上旅游景区,30个星级酒店,8家丙级旅游民宿。推出《文旅频道》电视台专题栏目。用音乐传承文化,以歌声游历山河,推出楚雄文化旅游IP主题歌曲《还是喜欢你》,楚雄州创作推荐的《楚雄》《永仁》等4首歌曲获得云南城市名命名歌曲评选一二三等奖。通过制作口袋书、宣传片,开展非遗展演、摄影展示、特色美食展、民族节庆等文化旅游宣传活动,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提升楚雄文旅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组织文旅企业参加中国国际旅交会、中国-南亚博览会,借助博览会平台,宣传推介具有楚雄特色的非遗工艺美术产品、文化旅游创意产品、主要景区景点、重点文旅项目,进一步打响楚雄文旅品牌。
永仁直苴彝族赛装节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 点亮群众新生活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体现着一个地方的文化底蕴、文明程度和幸福指数。近年来,全州公共财政对文化投入不断增加,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步伐加快。2022年楚雄州顺利通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复核,因“复核成绩排名较创建验收时有较大提升,整体进步明显,示范区带动工作突出”受到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通报表扬,被评定为良好成绩。制定印发实施《楚雄州“十四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关于推动楚雄州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2年共完成公共文化服务项目210个;完成提升改造县级图书馆、文化馆4个、乡镇文化站18个、村级文化活动室67个、打造夜间文化示范点13个、最美公共文化空间示范点6个,州级“三馆一厅”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稳步推进。投资200余万元建成运营楚雄州文化旅游大数据中心。牟定县(彝族左脚舞)入选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双柏县入选“中国文化百强县”。双柏彝族花鼓文化节入选2021年“百姓大舞台”网络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全州11家文化馆在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中,上等级馆率100%,一级馆率73%(8个)。6个案例分别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云南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等典型案例。乡村振兴、云南公共文化云绩效考核州市排名全省第一。戏曲进乡村、旅游厕所评估考核全省第一。彝人古镇连续两年评为云南省“彩云之南等你来”夜间群众文艺演出优秀示范点。楚雄州图书馆等5个图书馆在云南省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工作中受表彰;永仁县文化馆等5家单位被选定为省级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楚雄州图书馆被确定为全省“少数民族古籍文献保护研究服务示范中心”。元谋县“群众性文艺精品创作”、双柏县“中国双柏彝族虎文化节”入选2021年云南省乡村振兴示范项目;禄丰县、双柏县、大姚县节目入选2021年全省“乡村村晚”示范展示活动。33个作品进入第五届群众文化活动彩云奖决赛,获“优秀组织奖”。两年共开展线上线下群众性文化活动17523场,服务群众1.25亿人次,两馆一站共计接待群众360.72万人次。一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品牌不断打响,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创新发展示范效应明显、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文化惠民演出活动
戏曲进乡村演出活动
盘活文化遗产资源 岁月焕发新魅力
文化遗产是承载历史、凝结乡愁的重要载体,楚雄州对传承、保护、利用文化遗产高度重视,采取多项措施,一大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防护能力进一步提升,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文化遗产焕发新光彩、新魅力,向八方游客述说着一个个精彩的威楚历史故事。元谋人遗址保护利用工作获各级领导重要批示。州委专门成立由书记、州长担任双组长的组织领导机构,高位推进文化遗产和元谋人文化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制定印发《楚雄州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方案》《楚雄州“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工作实施方案》。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3个项目中央补助6000万元建设资金已下达到位已全部开工。积极争取省级674万元、州级安排130万元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抢救性维修。州级安排150万元建成文物古建筑智慧消防平台,实现对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预警和监控。争取433万元资金对州博物馆等3个博物馆实施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中共楚雄历史展》获云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全州新增21项省级非遗项目,21个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开展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4名到国家文旅部。开展了第六批州级非遗项目共67项推荐申报工作。启动以彝族创世史诗—《查姆》为重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工作,同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积极推进省、州非遗代表性项目和国家级、市(县)级非遗代表传承人申报。联合3部门制定出台《楚雄州非遗工坊认定和管理办法》并认定首批26家州级非遗工坊。组织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暨“红火楚雄·非遗购物节”系列活动。彝族火把节、彝族左脚舞等5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动漫制作工作加快推进。充分利用民族传统节日楚雄火把节、永仁赛装节、南华野生菌文化美食节、武定狮子山牡丹花文化旅游节、姚安荷花文化旅游节等20多个节开展节庆活动,在传承发展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吸引八方游客,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交汇,让诗与远方从美好的憧憬成为可以惬意享受的体验。
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红军长征元谋纪念馆
强力推动彝绣特色文化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楚雄州牢牢把握这一着力点,铆劲推动彝绣特色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楚雄州彝绣特色文化产业走出了一条从“指尖艺术”到“指尖产业”再到“指尖经济”的新路子,实现了“绣品变商品、绣片变名片、秀场变市场”的三大转变,小小绣花针“绣”出大产业。全州拥有彝绣市场主体594个,带动1100名残疾人就业。2012年至2022年10年间,全州彝绣产业增加值从0.21亿元增长到了2.45亿元,绣娘从2.75万人增加到了5.7万人,绣娘人均收入从563.04元增加到了3180.7元。
彝族绣娘传承彝绣
楚雄州通过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丰富的旅游和文化活动载体,激发民族团结进步活力。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长年积极组织开展非遗、文物、文创产品等主题展览、文旅法律政策宣传、文艺演出、座谈研讨、征文比赛等系例活动,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通过各种活动,寓教于事,使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概念可感可触、可亲可及,在“润物细无声”中不断增强全州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认同,持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促进全州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让民族团结的同心圆越画越大,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楚雄州文化和旅游局 张学才)
(编辑:程艳)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