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要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方针政策,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再次表达了党中央坚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鲜明态度,对广大民营企业家寄予殷切期望,必将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热情,有力提振全社会对经济发展的信心。
如何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代表委员们基于扎实调研和深入思考,提出意见建议。
齐向东委员:
为高质量发展贡献民营经济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科技集团董事长 齐向东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稳增长、增就业、惠民生、促创新、推动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和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多次重申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重要方针,强调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继续发展壮大。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一贯方针得到贯彻,“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的要求扎实落地。从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到优化营商环境,从加强融资支持到持续减税降费,从加强产权保护到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一系列疏堵点、缓痛点、破难点的政策措施,有效回应了社会关切与民营企业期盼,大大提振了民营企业发展的信心。就拿减税降费来说,2022年全年我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过4.2万亿元,广大民营企业真切感受到支持和帮助。
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中,千千万万的民营企业更有底气克难奋进、勇毅前行。在疫情期间,一大批民营企业努力做到不减薪、稳岗位、稳就业,保供应、保民生,为经济恢复发展保存了实力,积蓄了力量。
需要看到,过去几年,受疫情影响,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巨大,挑战前所未有。为进一步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我有两个建议:
一是,提高民营企业投资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多、成果多、基础好,具备科技创新的优势。建议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比如延长贷款还本时间,推出5年期或更长期贷款,银行每年评估偿还能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二是,提高资本市场对创新的包容度。在会计准则方面,建议学习钻探行业,对于省级以上政府确定的“卡脖子”项目,推动研发费用资本化,在研发期既不减少去年当期利润,又能在投产期增加利润。
在新征程上,我们民营企业家创新创业谋发展的干劲儿更足了。这种干劲儿来自于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的鼓励与支持,来自于中国经济充满韧性的坚实底盘,来自于改革开放40多年淬炼出的企业家精神。
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大道上,我们要放开手脚,轻装上阵,专心致志搞发展,努力做社会需要的企业,做有温度的企业家。
李青委员:
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工商联主席 李青(左) 李成鹏供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指引下,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推进“放管服”改革,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出台一批政策举措,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和实效。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的综合体现,一流的营商环境,对于促进市场有效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此,建议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提升简政放权的精准度和合理性。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做好行政审批事项取消、下放和调整,优化审批流程,不断降低准入门槛。编制完善省到县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公布实施规范,调整更新办事指南。不断提升数字化水平,分类完成地方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归并,积极推行项目前期策划生成、方案联审、市政公用设施报装、联合验收等环节在线办理,实行“一家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审批模式,提高全流程在线审批率,用制度和技术办法,推动市场主体和群众办事更加便利高效。
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便利化。坚持把企业和群众的“关键小事”当作政府的“心头大事”来办。继续推进省内通办、跨省通办,强化系统对接,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便民服务事项通过移动端办理,推动电子证照扩大应用和全国互通互认,实现更多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突出问题导向,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补短板、优服务,破解办事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加强对中介机构的业务培训指导,确保下放事项有序承接、规范运行,不断提升企业群众满意度。
完善多方参与的政策制定机制。建立政府重大经济决策主动向企业家和群众问计求策的程序性规范机制,集思广益、发扬民主,把好事办好。引导企业家和群众代表积极参与涉企政策制定,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发挥集体智慧,体现一切以人民为主、一切为了人民。
建立基于信用的新型监管机制。突出信用在监管中的基础性作用,实行法治化、标准化、规范化的信用监管机制,推动“放管服”落地,服务“六稳”“六保”。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稳经济、促发展。
潘保春代表:
鼓励龙头企业扎根乡村建设共富产业园
全国人大代表、合肥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潘保春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加快打造农村工业化产业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我国广大农村底子薄,农民收入较低,农村企业实力较弱,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投入能力有限,农村工业化产业链不健全不发达,这些是制约乡村振兴加速推进的主要问题。加快构建农村工业化产业链,建立完整配套的产业链条,能够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助力乡村早日实现共同富裕。
加快构建农村工业化产业链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龙头企业具有行业号召力强、技术研发实力雄厚、资金资源充足等特点。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农村工业化产业链建设,能够有效解决农村工业化产业链发展缓慢的问题。因此,我建议鼓励各行业龙头企业在县域城市及周边乡镇建立共富产业园,共同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市场由于产业链供应链不完整,物流配送不便利等因素,很难吸引龙头企业直接到乡村投资兴业。建议鼓励由龙头企业牵头,在县域城市建立共富产业园,通过运行村班车等方式,吸引广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培养农民的工业化思维和职业能力。
为鼓励龙头企业扎根农村市场,要因地制宜提供产业支持政策,严格控制共富产业园区的运营成本。可以鼓励企业招收当地农民工入职,按农民工身份给予社保费用减免支持。
地方政府要针对共富产业园区内龙头企业成熟产业链及其上下游配套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的需求,及时完善配套支持政策,鼓励各大配套企业积极入驻共富产业园区。
张继焦委员:
民营经济在民族地区大有可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 张继焦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民族地区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在产业发展前期,民族地区政府和民营企业需要结合地区特点进行地方产业各要素的积累。当前,一些民族地区的地方产业尚未形成有规模的产业基础,需要最大程度地利用市场化所形成的各种类型民营经济主体来带动产业化,形成生产要素市场;一些民营经济主体还处于较为弱小的生产要素积累与市场开拓阶段,需要政府为产业要素市场的形成提供支持,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发挥以家庭和集体等为中心形成的民营经济主体在产业市场要素积累中的“生产者”作用。
在产业发展中期,随着产业化的累进,各民营经济单位以价值链为主线深度嵌入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由分散走向统一,低依赖度的交易模式转变为相互信任协调的高依赖度伙伴关系模式,在形式上表现为雁型和联盟模式。
在产业发展后期,供、产、销各环节之间的响应速度不断加快。一方面,在成本效应的驱动下,以产业链为纽带串联的民营企业呈现集群化趋势,以降低物流、信息、库存等流通成本。雁型模式下的中小民营企业往往围绕大企业所在地聚集,形成“同心圆式”产业集群。另一方面,在市场化带动下,依托本地特色产业,民营经济采取联盟模式,以中小企业为主,形成“群星式”产业集群。
黄晓娟委员:
推动高校与民营企业深度合作
全国政协委员、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黄晓娟
民营经济是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科技创新是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高校是高水平创新人才聚集地、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产学研深度融合,不仅有利于帮助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难题,推动科技进步,而且有利于高校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引导学生就业。
我所在的广西民族大学通过对口支援等平台,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类投资推介会、展览会、发展论坛等活动,在边疆地区推进政产学研协同发展,落实校市、校地、校企合作协议。近10年来,广西民族大学共选派8000多名见习生和志愿者参与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志愿服务工作,为民营企业国际交流提供翻译服务和智力支持。
学校先后组织超过700支社会实践团队、近2万名学生,利用寒暑假深入农村、社区,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服务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校长爸爸”莫振高、“南沙守礁第一人”龚允冲等一大批扎根基层、爱国奉献的优秀毕业生。他们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务实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品格,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边疆稳定、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同时,学校每年组织开展各类社会培训,为边疆地区培养了大批党政干部、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及专业技术人才,有利地服务边疆地区发展。
进一步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要积极整合校企资源力量,建立多主体协同、稳定有序的管理架构和运行机制,构建联合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等平台。高校要以企业的关键技术创新为抓手,使专业建设主动衔接产业需求,人才培养主动融入企业创新体系,形成学生受益、校企共赢的良好局面,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字由中国民族报记者牛锐、李翠、海宁采写,图片除署名外,由受访者提供)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