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教师,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一支粉笔、三尺讲台、四季耕耘,育万千桃李。“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发展史上,英雄辈出,大师荟萃,都与一代又一代教师的辛勤耕耘是分不开的。习近平总书记说:“教过我的老师很多,至今我都能记得他们的样子,他们教给我知识、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无穷。”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在全国上下庆祝第38个教师节之际,让我们聆听几位老师的故事,感受他们的成长。他们中,有的继承恩师的衣钵,成为教师;有的受支教老师的影响,下乡支教;有的利用假期回乡,辅导学生……他们怀着感恩之心、崇敬之情,成为了跟他们的老师一样的人。他们,不仅孕育着希望,也在实现着希望。
——编者的话
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
□ 白笑天
白笑天近照。
带着无限憧憬与向往,21年前,我来到西北民族大学。从农村来到城市,面对陌生的环境,我感到有些无所适从。但是后来,决定要留在这里并成为一名老师,更多的是源于老师们对我的熏陶与影响。
对我影响最深的是孙守京老师。当时,他既是班主任,又是古代文学课的老师,更是最受学生尊敬的老师之一。课堂上,他传道授业,渊博的学识、精彩的论析、独到的见解,深深吸引着我们。生活中,他答疑解惑,时而是老师、时而是兄长、时而是朋友,教室、宿舍、操场,到处都留下了他与我们沟通交流的身影。
为人师者,要为学、为事、为人。孙老师身体力行地教我们做人,培养我们“士先器识而后文艺”的开阔胸襟,培养我们“天下家国”的宏阔眼界,培养我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慈悲情怀,培养我们“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的道德情操。孙老师的修养和学识,让我钦佩,我深受感染,下定决心要成为像他一样的人。
大学毕业后,我如愿留在母校工作。我把母校对我的培育之恩化作工作动力,全身心投入工作。几年后,我决定继续深造。在我工作、考研、考博的道路上,孙老师都给予了无私的支持与帮助。
我的博士生涯是幸运的,遇到了导师郭郁烈。本科一年级时,我所学习的美学课教材《审美与确证》就是郭老师编写的。“颂其诗,读其书”,当时,还懵懂的我便已为其扎实学识所折服。
博士生的第一节课,郭老师严密的逻辑、独到的见识、严谨的语言,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听郭老师的课,如同置身暖春的怀抱,温暖无限、沁人心脾。
当时郭老师还担任校长,但他更喜欢我们称呼他为“老师”。他说,老师才是他长久的职业。这句话始终印在我心上。
这是对我影响最深的两位老师,他们德如春雨,育人无声;德如高山,令人景仰。在他们的鼓舞下,我越来越迫切地希望转岗成为一名专任教师。后来,我如愿以偿。回想老师们的教诲,我感到任重道远。
今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鼓励他们要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我会以此为准绳,严格要求自己,矢志不渝学习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努力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我很清楚自己肩上的责任,在今后的教学中,定不负各位恩师教诲,身体力行讲好每一节课,回答好每一个问题,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
(作者系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部教师)
难忘恩师
□ 倪文军
倪文军近照。
又是一年开学季。当我在校门口看到新生挥手与父母告别,便不禁回想起12年前的那个夏天——我走进同一校门,成为中南民族大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名新生。
那时的我,对大学生活满怀期待,一度保持着高中的学习劲头。然而,有时却不免产生倦怠之感,对前路迷茫不知所措。这时,我遇到了恩师杨春勇。他创办的“智光”实验室,竟在不经意间改变了我成长的道路。
彼时,杨老师在学校科技处任职,我还担心很少能有机会与他交流。没想到他每周都会拿出一整晚的时间听取大家的科研汇报。
还记得我第一次磕磕绊绊完成汇报后,本以为会受到批评,但杨老师的反应让我如释重负。他耐心指出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并告诉我“万事开头难,只要肯登攀”。短短几句话,打消了我心里的焦虑。在杨老师的引导下,实验室成员各抒己见,大家越谈越兴奋,竟一直到第二天凌晨才散会。这种状态是我此前从未体验过的,它也激发了我投身科研的热情。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著半句空。”在实验室的3年是单调和孤独的,其间有不少同学选择了退出,但我坚守在这里,尽情享受着挑战与灵感的激情碰撞。现在回想起来,那也是我迅速成长的阶段。杨老师常常说,做科研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将所学知识在实践中融会贯通。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杨老师温文尔雅的谈吐、春风化雨地引导、教书先育人的理念深深触动了我。不知不觉间,成为教师的种子在我心底萌发。
大学毕业后,我被保送至华中科技大学硕博连读。毕业后,我进入南洋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20年,我作为海外优秀人才回到中南民族大学任教。
回望来时路,虽收获颇丰,但也并非一帆风顺。每当我遭遇挫折,都会找杨老师倾诉。杨老师极具耐心地拿自己读博时的心路历程引导我,我特别享受这种亦师亦友的时刻。
怀揣一颗赤子心,胸藏万千育人情。找工作时,我面临很多选择。最终,我还是回到母校,希望能通过自身努力,像杨老师一样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工作这两年来,我深感教书育人责任重大,教师的一言一行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这也是我的切身感受。面对一群活泼可爱的“00后”,看着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我很高兴能将我的所学、所悟传授给他们。
(作者系中南民族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师)
这份爱,永远不会停止
□ 班玛王清
班玛王清近照。
6岁那年,我被父母送到村里的学前班,在那里遇见了影响我一生的启蒙老师——泽老师。
第一天上课,泽老师让我用普通话回答问题。身边的同学嘲笑说:“老师,他听不懂!”泽老师让大家安静下来,随后走到我面前用藏语说:“你用藏语回答老师,可以吗?”我鼓足勇气说出答案,老师微笑着给我竖起大拇指。
从那之后,泽老师对我多了几分关心,安排普通话较好的同学做我的同桌,利用课余时间为我补课。许多年过去了,泽老师的言谈举止依然深深印在我的记忆里。因为他,我对教师这一职业充满了敬畏,成为一名教师的理想在心中扎根。
回想起来,在人生的关键节点,我遇到了许多好老师:初中时,第一次离开家乡外出求学,班主任兰老师给予我家人的温暖,体育课杨老师像朋友一般贴心陪伴;高中时,班主任陈老师、英语课陈老师耐心辅导我,将我从逆境中拉了出来,让我朝着理想重新出发。
5年前,我来到西南民族大学。老师们不仅在学习上帮助我,也在生活中关心我,为我指明前进的方向。大一寒假,在学校“格桑花”爱心项目的资助下,我回到家乡为小学生开设免费辅导班。当时我申请到一个露天场地,没有教室、没有桌椅,我和20多名学生席地而坐,第一次辅导就这样开始了。然而这次辅导只坚持了10天。
我总结失败原因,大二暑假组建了志愿者教师团队。我争取到当地相关机构的帮助,解决了桌椅板凳和文具问题,大家还凑钱租了一间房,最终迎来了60余名学生。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次辅导持续了20天。
第三次辅导时,我发现一年过去了,来上课的学生,成绩好的依然好,成绩差的依然差。我开始怀疑,短暂的假期辅导是否有用?我开始和学生家长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发现阻碍学生进步的最大问题是学习态度。
我发现班里许多学生喜欢打篮球,我向他们许诺,成绩有进步就发篮球作为奖励。此后,一个数学成绩很差的男孩总是比别人来得早,还最早完成作业。我回到成都后,有一次他在电话里激动地说:“老师,这次考试我考了第三名,数学90分!”
感动与喜悦就像焰火在我心中点燃,一切努力总算没有白费。从第一次半途而废,到累计辅导学生100余名,我也成为了许多家乡孩子心中的“泽老师”。
如今,我辅导过的学生里,许多人考入了心仪的高中与大学。有个孩子说,因为我的帮助,他也想要成为老师。那一刻,我感慨万千。
我是一个幸运的人,因为与这些好老师相遇,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我想,这份幸运也应该继续传递,在一个又一个“泽老师”手中传递下去。
(作者系西南民族大学2021级硕士研究生,多次利用假期回到家乡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斯跃武村辅导学生功课)
让爱心在大山传递
□ 刘琦琦
刘琦琦和学生在一起。
我的家乡在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在我小时候,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志愿者来这里支教。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却有着同一个目标:让大山里的孩子看看外面的世界。
那时,我和同学们最喜欢听支教老师讲故事。他们讲世界史,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他们讲祖国的发展变化,高楼大厦、壮美山河似乎就在眼前;他们说,要永远保有对世界的热爱与好奇……一个个善意的微笑,一句句鼓励的话语,在我心中埋下一粒小小的种子:一定要去看看大山外的世界。
“终于有机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2017年的夏天,我收到中央民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初到北京、初入大学,一切都是缤纷的、斑斓的。来自天南海北的我们一起听马头琴演奏、跳火把舞,吃手抓饭、过泼水节……小小的校园好似泱泱中华的缩影。
一年的预科学习结束后,我进入了法学院。在这里,刑法课老师教会我“以事实为根据”,民法课老师告诉我“诚实信用原则”……每一位老师的关怀、爱护和鼓励,在我身上留下“崇德尚法、明理笃行”的烙印。
与此同时,老师给予我许多亲历国家重大时刻的机会:长安街上载歌载舞,参与国庆70周年联欢活动,我切身体会到“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深刻内涵;天安门前热泪盈眶,观礼建党百年大典,我更加坚定“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的决心……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离开了祖国需要、人民利益,任何孤芳自赏都会陷入越走越窄的狭小天地。我终于明白——走出大山,是为了更好地回到大山。只有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才能真正知道所学的知识如何去发挥,如何去为社会作贡献。
本科毕业后,我毅然报名参加研究生支教团,希望自己能像帮助、引导我的支教老师们一样,把大千世界带到学生们面前,把青春的奋斗故事书写在祖国大地。
如今,我在云南省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宁洱镇第一小学任教,主讲科学。我模仿着记忆中老师们的样子,细心、耐心、用心上好每一节课。我教学生们说普通话,开设主持、朗诵等课后活动;我带领学生认识力与运动、制作简单的电路,在学生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当我听到班上的学生争着抢着做科学课代表,当我看到曾经只能考70分的学生如今每一次都能拿“优+”,内心有说不出的骄傲与自豪!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第24届研支团成员)
(编辑:马永)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