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苍翠连绵,高天白云舒卷。塞罕坝,意为“美丽的高岭”。这里地处内蒙古高原和冀北山地的过渡地带,有着百万亩人工林海,是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被誉为“华北绿宝石”。
2021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承德塞罕坝机械林场考察时强调:“塞罕坝林场建设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艰苦奋斗史。你们用实际行动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这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示范意义。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
牢记使命 白手起家
在塞罕坝机械林场,苗圃工人给松树苗浇水(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佟德印摄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北部。昔日的“美丽高岭”曾是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的天然名苑,经过近代的开围放垦、不断砍伐,变成了“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茫茫荒原。
“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减少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1962年,原国家林业部决定组建塞罕坝机械林场,原国家计委在批准建场方案时,发出了这27字号召。
来自全国18个省区市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生奔赴塞罕坝,与当地林场的242名干部职工一起,组成一支平均年龄不足24岁的队伍,开始了战天斗地的拓荒之路。
刘军(右)、王娟夫妇在塞罕坝机械林场月亮山望海楼外。 新华社记者 牟宇摄
响应党的号召,听从党的召唤,完成党的任务。对于塞罕坝的建设者们来说,“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就是他们的崇高理想,种树就是他们坚如磐石的使命。尽管条件艰苦,却挡不住一群年轻人勇于担当的步伐。
当组织动员王尚海去林场任职时,这位抗战时期的游击队长、时任承德地区农业局局长的汉子二话没说,放弃了城里舒适的生活条件,带着老婆孩子上了坝,全家人在临时腾出的一间职工宿舍里安了家。
时任承德地区林业局局长刘文仕,被选拔担任第一任场长。出发前,刘文仕问母亲戴广英:“我想把家搬到坝上,那里很苦,您能去吗?”母亲回答说:“我是党员,不怕吃苦。”
“六女坚决要上坝,嘿,要上坝!哪怕它,冰天雪地风沙大,哪怕它,深山密林无人家,六女坚决要上坝……”1964年夏天,听闻林场刚成立不久,造林需要人手,怀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在承德二中读书的陈彦娴和同宿舍的甄瑞林、王晚霞、史德荣、李如意、王桂珍5个姐妹毅然背起铺盖卷,坐上大卡车,颠簸了两天两夜赶到林场。
“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白手起家的第一批建设者住马棚、搭窝棚、挖地窨,吃着黑莜面窝头,就着咸菜,喝着雪水,克服了一个个困难,种下了一棵棵落叶松、樟子松、云杉幼苗,让绿色在高原荒漠生根、蔓延。
“正是几代塞罕坝人的无怨无悔,才有了绵延百万亩的林海,这是塞罕坝人最伟大的地方。”陈彦娴说。
一代代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伏冰卧雪、筚路蓝缕,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用自己的双手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奋斗史,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宝贵的塞罕坝精神。
艰苦创业 造就奇迹
塞罕坝机械林场工人在石质阳坡上造林。 新华社发
“一年一场风,年始到年终。”建场初期,塞罕坝生态基础脆弱、自然条件恶劣,缺食少房、偏远闭塞,极端最低气温达零下43.3摄氏度,年均积雪时间长达7个月。林场第一批建设者赵振宇回忆说:“当时到处是沙地和光山秃岭,风卷着沙粒雪粒遮天蔽日,打到脸上像刀割一样疼。”
生活条件艰苦之外,当时在高寒地区的造林经验几乎为零,如何种树更是需要塞罕坝人自己不断摸索实践。
在荒凉了近半个世纪的塞罕坝植树造林谈何容易?第一年造林千亩,成活率不到5%;第二年再造1240亩,成活率不到8%。两次造林失败,一度让这支年轻的队伍情绪低沉。
“山上能自然生长落叶松,我就不信机械造林不活!”时任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下了狠心,“我就不信这个邪,再来!”
怀揣着“不绿塞罕终不还”的决心,大家顶风冒雪,夜以继日,从零开始育苗。经过艰苦探索,他们改进了传统的遮阴育苗法,在高原地区首次取得了全光育苗的成功,并摸索出培育“大胡子、矮胖子(根系发达、苗木敦实)”优质壮苗的技术要领,大大增加了育苗数量和产成苗数量,终于解决了大规模造林的苗木供应问题。在植苗方面,塞罕坝人通过不断研究实践,攻克了大量技术难题,改进了苏联造林机械和植苗锹,创新了植苗方法。
1964年春天,王尚海带领全场党员干部职工开展“马蹄坑造林大会战”,连续多日吃住在山上,共栽植落叶松516亩,成活率达到96.6%。王尚海激动得跪在山坡上,泪流满面。
工作人员在塞罕坝机械林场采集数据。 新华社记者 王晓摄
马蹄坑一役,创造了高寒地区栽植落叶松的成功先例,也开创了国内机械种植针叶林的先河。现在,原马蹄坑造林会战区成为尚海纪念林,一块写着“绿之源”的石碑告诉人们,这里正是百万亩绿色林海的起源地。
从1962年到1982年,塞罕坝人在沙地荒原上造林96万亩,其中机械造林10.5万亩,人工造林85.5万亩。即便经历了1977年的罕见雨凇灾害和1980年的特大旱灾,保存率仍达七成,创下当时全国同类地区保存率之最。
近年来,塞罕坝人向“硬骨头”宣战,在山高坡陡、土壤贫瘠的石质荒山和秃丘沙地上攻坚造林10.1万亩,百万亩林海间那一块块曾经如芥癣般的荒山秃岭,正生长起一片青春的绿海。
著名作家魏巍曾为林场赋诗:“万里蓝天白云游,绿野繁花无尽头。若问何花开不败,英雄创业越千秋。”永葆初心、勇担使命,塞罕坝人闯过一道道险隘难关,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绿色发展 赓续奋斗
塞罕坝机械林场风光。 新华社记者 牟宇摄
在塞罕坝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吃祖宗饭、断子孙路不是能耐,能够还祖宗账、留子孙粮才是本事。”
塞罕坝的创业路,是一条播种绿色之路、捍卫绿色之路,更是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新一代塞罕坝人没有躺在前人的功劳簿上睡大觉,而是选择奉献青春,接续奋斗。从转变林业发展模式、建设生态涵养功能区,实现造林保护与生态利用的有机结合,到在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推动绿色发展、增强碳汇能力等方面大胆探索,切实筑牢京津生态屏障,新一代塞罕坝人勇挑生态文明建设重担,让塞罕坝精神不断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防火瞭望员刘军和王娟是一对夫妻。他们住在林场深处的“望海楼”,白天每15分钟要通报一次林区火情,重点时期夜间每1小时通报一次。常年与寂寞为伍,这样的日子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们一待就是23年。
“选择林业,就是选择奉献。”1973年到坝上的第二代创业者邓宝珠说,两个儿子如今都在林场,从事林场护林员和施工员工作。
无论是默默坚守、无私奉献的驻守望海楼的护林员,还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年接着一年干的造林人,塞罕坝人种下的不仅仅是一棵棵树,更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造就的不仅仅是一座“美丽高岭”,更是一座受人景仰的“精神高地”。2017年,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地球卫士奖”。
2021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塞罕坝机械林场,同林场三代职工代表亲切交流。看着守林护林人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习近平总书记倍感欣慰:“塞罕坝精神,不仅你们需要继续发扬,全党全国人民也要学习弘扬,共同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把绿色经济发展好,把生态文明建设好!”
“我们将继续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力争到2030年,林场有林地面积增加到12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86%,让森林生态系统更加健康、优质,生态服务功能显著增强。”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陈智卿表示。
从昔日的“高、远、冷”,到如今的“绿、美、香”,塞罕坝百万亩人工林海,就像一只展开双翅的雄鹰,牢牢扼守在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紧紧卫戍着京津冀和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成为阻断风沙的屏障、含蓄水源的卫士。每年,塞罕坝为滦河、辽河下游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淡水2.84亿立方米,防止土壤流失量513.55万吨,固定二氧化碳86.03万吨,释放氧气59.84万吨,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范例”。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牢记绿色发展使命,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和“踏平坎坷成大道”的闯劲,人人尽责,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迈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共同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