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研究院牧草团队在红原基地观测牧草长势及田间农艺性状。 西南民族大学供图
这条路,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的师生走了近十年。
从2012年建立到现在,近十年来,研究院围绕青藏高原地区开展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推广示范与人才培养,取得了显著成绩。
研究院现已形成了青藏高原生态与环境、青藏高原民族医药等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拥有“牦牛种质资源评价”“青藏高原牧草育种”等多个创新团队,为青藏高原地区培训各类人才1.2万余人次。主持与青藏高原的生态、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类科研项目240项;集成创新高原畜牧业发展关键技术20套,为草原生态恢复和牧民脱贫奔小康作出突出贡献。
传承红色精神 践行使命担当
2001年前后,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院(现名畜牧兽医学院)的老师们希望建设一处科研基地,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科研建设与西南地区的百姓。经过几番商讨,2005年,研究院的选址确定在红原县。
红原县意为“红军走过的草原”,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我们把研究院建在红原,是希望来到这里的人们能够继承红军艰苦奋斗的精神,在高原有所作为,结出成果。”研究院初建者说。
2012年,西南民族大学向国家民委申请成立青藏高原研究院,获批那一天,喜悦之情涌上每一个初创者的心头……
2013年,博士毕业的李莹第一次来到研究院的红原基地。
作为青藏高原藏羌彝医药传承保护与创新团队的一员,对李莹而言,陪伴研究院、科研团队成长的历程是艰辛的,也是幸福的。
在海拔3500米的红原基地,除了要克服高原气候和复杂地理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成员们还要受得住艰苦、忍得了枯燥、耐得住寂寞。
有一次,李莹所在的团队在红原基地负责高原特色药材种植等工作。红原县海拔高、温差大,转眼就下起了冰雹,刚种好的药材便遭到毁坏,成员们只能不停地重复采集、种植的工作。
长期的高强度工作,让李莹与部分成员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他们迫不得已返回成都休整。从成都到红原的路上,成员张志锋在开车过程中遭遇意外,险些坠入岷江……惊魂一幕,让大家心有余悸。
最初大家担心,会有人因为此事心生退意,后来却发现成员们仍然坚守岗位,未曾动摇上高原做科学研究的决心。如同红军当年翻雪山、过草地,纵使前方有高山有险滩,也未曾动摇过前行的信念一样,扎根于青藏高原、服务于民族地区的火种,始终燃烧在团队每一个人心中。
红色精神早已在研究院的师生中传承,李莹的导师刘圆便是其中一例。
53岁的刘圆教授是现任研究院院长,她从事民族医药工作近20年,常年在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条件下开展工作。她建立起青藏高原藏羌彝道地药材保护与繁育基地,开展道地药材种植、炮制工艺、藏羌彝新药研究等,为民族药学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
大四暑假的时候,李莹第一次与老师刘圆去高原。因为高原反应,刘圆难以入眠,凌晨两三点钟,她并未惊动任何人,自己拿着氧气罐去了医院。
“清晨,刘圆老师独自一人返回基地的场景,我至今记忆犹新。”李莹说,在自己遇到困难险阻时,是刘圆老师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难的精神,一直激励她在民族药学的路上继续前行。
耐心积累沉淀 为牧区人民服务
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是研究院草学专业研究生张伟一直以来的梦想。
2015年,张伟还是一名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在学校实验田里,他第一次见到了青藏高原研究院副院长周青平。
也正是这次见面,张伟对周青平教授身后的青藏高原研究院与红原基地产生了浓烈的兴趣。至此,他下定决心,要读研。
2017年3月,张伟跟随周青平来到研究院,在牧草团队学习。
由于气候变化和过度放牧,青藏高原东部的川西高原草地严重退化、沙化,这不仅导致生态失衡,还制约了牧区畜牧业的发展,当年红军走过的草原湿地面积也逐渐萎缩。
高原地区要脱贫致富,必须要解决牛羊的问题;解决牛羊的问题,关键要解决牧草的问题。青藏高原幅员辽阔,环境差异极大,如何选育更多适应不同地域的优良牧草品种,这是周青平长期思考的问题,也是团队需要攻坚的难题。
在红原基地的第一年,张伟在高原资源圃里,观测牧草的出苗、分蘖、拔节、抽穗、开花、成熟,用了5个月的时间记录了600份资源的生长周期,完成了国家草品种区域实验。
“周老师亲自带着我们走完每一道流程,通过做植物、土壤样品等采集工作,我的科研素养有了极大的提高。”张伟说。
从选种到种植,防沙牧草生长的每个环节都浸透着团队成员的心血。“筛选种子的时候,需要用镊子把披碱草籽一粒一粒地从草穗上往下剥,我们经常看得眼睛发花。”说起选种的过程,青藏高原研究院毕业生柏晓玲十分感慨。
近些年,牧草团队走遍了四川的阿坝、甘孜,以及青海、甘肃等地的高寒草地,从野外选采优良的牧草种质资源,再带回位于基地的牧草种质资源圃进行种植培育。“想要在高海拔地区培育出一个牧草新品种,意味着要付出很多年的时间,经历无数失败,才可能有所收获。”周青平说。
目前,牧草团队收集整理了青藏高原的抗逆牧草种质资源2000余份,先后培育出了老芒麦、中华羊茅等多年生禾本科草种。
“虽然难,但也得做!搞科研没难度、没创新还叫什么科研?”周青平认为不断地发现就是创新。在他看来,帮助年轻人不断发现其所长,不断领悟其应该承担的责任,也是对学生人生的“创新”。
“我很幸运遇见了周老师,他播种梦想、点燃梦想,并帮助我实现梦想。”张伟表示,农业是民生之本,未来他希望从事与农业科技相关工作,服务人民,奉献国家。
开放共享 凝聚合力共发展
高原的问题不仅仅是草、牦牛的问题,还涉及生态、人文、医药、环保等方方面面。近年来,西南民族大学鼓励学校各个学院之间开展合作研究,力争把研究院建成西南民族大学自己的“中科院”。
2019年以来,在红原基地实习的学生有300多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研究生欧阳鹏便是其中之一。同很多民大学子一样,欧阳鹏对远在红原的青藏高原研究基地,有想象,有憧憬。
今年暑假,在导师杨胜韬教授的支持下,欧阳鹏和同课题组其他三位伙伴来到青藏高原研究基地进行实验研究。此行,他的任务是与老师同学共同研究石墨烯纳米材料在青藏高原特殊环境下对生物生长的影响。
抵达红原基地,欧阳鹏最大的感受是:齐全。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学科设备,在红原基地,各方面条件都远超欧阳鹏的预期。最让他惊喜的是,在这里能与各高校和研究院的科研人员交流学习。
2020年12月,青藏高原污染控制化学与环境功能材料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正式成立,标志着研究院与其它学院融合发展迈出了实质步伐。
青藏高原研究基地像西南民族大学师生们在世界屋脊搭建的一个“家”,更是一处拥抱世界的公共空间,欢迎各学科人才的到来。
“这里拥有无限想象的可能”,实验田、湿地修复田、气象观测站,还有学校刚获批的第一个国家级平台“四川若尔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变化发展的是研究院的建设与开拓,不变的是师生们的坚守与情怀。
自建立起,研究院要求所有的专业都要在民族地区找到服务点,把自己的专业特色与民族地区的实际需要对接起来。
在研究院的学习对李莹产生了较大影响。2018年,李莹作为四川省“三区”科技人才特派员,到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开展种植川岛柴胡、金荞麦等药材技术培训,直接带动50户农民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辐射带动200多户家庭增产增收。
“将研究真正落地是我们的追求,哪里需要就去哪里服务。”李莹说。
今年5月,张伟与周青平来到牧民旦真泽让家里做入户调研。旦真泽让领着他们到自家草场,满怀感激地说:“这就是去年你们帮忙种植的牧草,长势极好,谢谢你们。”现在,旦真泽让家中的草场已有500多亩,养了100多头牦牛,一家人实现了小康梦。
自2015年起,团队将旦真泽让等家庭牧户作为重点帮扶对象,每年一对一开展生产技术培训,发放草种、圈窝种草。
坚守高原,仰望星空。“把论文写在高原上,成果留在各民族群众中”的精神印刻在了每一位研究院师生的心中,在一代代西南民大人身上接续传承、赓续发扬。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