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评奖活动落幕,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的《骑兵》、扬州市歌舞剧院的《朱自清》、安徽省花鼓灯歌舞剧院的《石榴花开》、吉林市歌舞团的《红旗》、成都艺术剧院的《努力餐》等5部作品获得“荷花奖”舞剧奖。
作为由中宣部批准立项、全国性舞蹈艺术专业奖项的“荷花奖”,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专业舞蹈艺术最高成就的专家奖,以其导向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本报“民舞流韵”专栏特推出获奖作品和入围作品赏析,以飨读者。
以舞叙事,致敬“茶马史诗
”—— 观舞剧《川藏·茶马古道》
张雅乐
舞剧《川藏·茶马古道》剧照。 新华社记者 方喆摄
背夫的坚毅果敢,民众的积极乐观;足下的千年茶道,心中的家国情怀……由四川省歌舞剧院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牵头打造的大型民族舞剧《川藏·茶马古道》,是我国第一部以川藏茶马古道为原型创作的舞剧,也是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入围作品。作品以舞叙事、借景抒情,通过演员的倾力呈现与虚实结合的舞美特效,生动刻画了“背夫”这一形象,表达了漫漫古道上震撼人心的人文精神与家国情怀。
舞剧《川藏·茶马古道》以上世纪30至40年代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川藏茶马古道上的动人故事。在古道突发的泥石流中,一位母亲不幸遇难,留下的两个年幼儿子从此天各一方:哥哥被康定藏族锅庄主收养,和庄主的女儿生活在锅庄内;弟弟带着哥哥留下的长命锁,跟随背夫回到故乡学习制茶手艺。抗战爆发后,为了运送抗战物资,弟弟代替受伤的掌拐师前往,途中与庄主的女儿相识、相恋,但肩负着家国使命的弟弟选择带着物资继续前行。而后,哥哥无意中得知弟弟的身世,兄弟二人在共同的家国情怀感召下,不断成长蜕变,并最终演绎出为国献身的壮丽诗篇。
舞剧《川藏·茶马古道》将世界上地势最高、山路最险、运输量最大的茶马古道带入观众的视野。通过演员生动的演绎,观众可以看到每年数千万斤的砖茶沿着宽仅数尺的小道,从四川雅安出发,穿越高山低谷,横渡惊涛骇浪,最终到达高原的每一个角落。脚穿草鞋、衣衫褴褛的背夫们,一步步攀援在骡马都难以通过的悬崖峭壁上。他们的运输工具就是一副背夹子、一张背垫子、一根木拐子和一个篾条圈成的汗刮子。在如此艰难困苦的环境下,背夫们在峭壁上一步步走出了川藏两地的血脉交融之路,凝聚成中华民族团结包容、顽强奋进、乐观豁达的精神。
好一群沿淮玩灯人
—— 观舞剧《石榴花开》
张顺
舞剧《石榴花开》剧照 何铭摄
起源于宋代的花鼓灯,历经千余载时光的流转,逐渐演变成一种集舞蹈、说唱、灯歌、小戏等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和人文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面临着传承主体老龄化、年轻人兴趣转移的尴尬局面。于近日获得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的大型舞剧《石榴花开》,便是以此为背景,展现了两代花鼓灯艺人的艺术人生、情感纠结和精神风貌。父亲老兰花一心想把技艺传承给儿子,可儿子却向往外面的世界,在与父亲决裂后离家出走。不过,新农村建设的成就最终感召了儿子,他还是选择回归家乡继承父亲的衣钵。
《石榴花开》由安徽省花鼓灯歌舞剧院精心创排、国家一级编导杨威执导,是一部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舞剧。该剧从人物设计到舞蹈语言的运用都以当地的民间文化和风土人情为依托,用花鼓灯的舞蹈艺术讲述了花鼓灯民间艺人传承的故事。
文化遗产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遗存,更是民族优秀文脉的延续。在淮河岸边,几代玩灯人、一群打鼓佬,将流传千年的花鼓灯文化发扬光大,铺排出一道亮丽风景。舞剧《石榴花开》 非常注重对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颂扬与传承。花鼓灯流行的淮河沿岸,人口密集,属于典型的农业经济区域。但特殊的地形和气候使得当地旱涝灾害频发,民众深受其苦。不过,这样的疾苦并没有压垮淮河流域的人民,反而造就了他们坚韧不拔的性格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作为这种性格精神的艺术外化,花鼓灯艺人们把参加花鼓灯活动叫做“玩灯”,一个“玩”字道出了人们的心态。“锣鼓点一响,脚底板就痒”,只要花鼓灯锣鼓一响,人们就会汇聚到长街上,此时锣鼓铿锵、手绢飞舞,整个大地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之中。
《石榴花开》编导杨威紧紧抓住“玩灯人”的这一精神气质,即便是表现“传承”这样一个宏大的主题,欢乐也是其中一抹亮丽的底色。舞剧中特意加入了一段锣鼓现场演奏,当锣鼓清脆的响声打破田野的寂静,乡亲们纷纷出门看灯,年迈的老兰花在众人的注视下起舞。舞剧结尾,和着锣鼓与电子流行乐碰撞而成的音乐,儿子从父亲老兰花手里接过象征着花鼓灯的扇子,完成了一场传承的仪式。此时,淮河两岸,石榴花开,漫山红遍。所有演员汇聚在舞台上欢腾起舞,台上台下都沉浸在热闹欢乐的情绪中。
那一抹中国红
—— 观舞剧《红旗》
胡悦
《红旗》剧照 潘杨摄
时光荏苒,舞台上清冷的灯光、极为写实的机械装置让观众一下子仿佛穿越到几十年前;跟随台上“我”的脚步,台下观众似乎也打开了尘封的记忆,走进难以忘怀的红色岁月:那时,红旗汽车厂愿景初立,年轻的工人们投入火热的劳动中,而“我”的父亲,同所有朝气蓬勃的工人一样,看到尚未完工的轿车,欣喜、激动,如同见到久别重逢的老友……
大型原创民族舞剧《红旗》由吉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吉林市歌舞团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制作演出。该剧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汽车工业创业、发展、陷入困境、发奋图强的历史进程为总体背景,讲述了投身其中的一家两代人的感人故事,生动再现了中国工人在“红旗精神”的感召下创业、守业、拓业的历史足迹。该剧获得了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
舞剧《红旗》总时长100分钟,深情歌颂了深植于中国人内心的坚韧不拔、勇于开拓、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生动传递了“红旗”与“红旗精神”的深刻精神内涵。全剧共4幕,从第2幕开始,正在组装的红旗轿车就一直悬挂在舞台上空,到第4幕,红旗轿车已实现了技术的升级和车型的换代。从全剧来看,红旗轿车不仅以实物的形态出现在舞台上,更在故事内核上成为贯穿全剧的一种意象和艺术象征。
“红色”是本舞剧的主题,剧中几次被红色笼罩的画面让笔者印象深刻。其一是老班长和战友用鲜血染红的笔记本。为了掩护“父亲”抢修汽车,老班长和战友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而他们用鲜血染红的笔记本被转交到“父亲”手上。其二是“儿子”归国时挥动的红色纱巾,这是海外游子对祖国召唤的最深切回应。此外,还有发生火灾时的红色画面,跳动的光点、红彤彤的火焰,仿佛灼烧着每个人的心……这些画面与“红旗精神”、人情温暖完美融合,产生了直抵人心、震憾灵魂的力量。
“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
—— 观舞剧《朱自清》
杨梦璇
《朱自清》剧照。新华社记者 方喆摄
由扬州市歌舞剧院打造的大型舞剧《朱自清》获得了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该剧以朱自清先生弥留之际回顾生平为架构,采取写意而极具戏剧张力的手法,将朱自清在清华大学教书、声援挚友闻一多、拒食美援面粉等重要生命瞬间,与他的《背影》《荷塘月色》《匆匆》等代表性作品内容串联在一起,勾勒出爱国作家、学者朱自清的人生轨迹与丰富面向,再现朱自清先生的文人气质和铮铮傲骨。
舞剧《朱自清》采用倒叙手法,展现朱自清为人师、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为人友、为人杰的6个方面。在艺术表现形式上,该剧以人物内心的心理起伏为线索,通过心理上不同身份的划分,诠释不同情感的抒发。
为人师——师道既尊,学风自善。朱自清是清华大学的教授,他敬重学问,尊重学生,教育理念先进,教学十分严谨。在为人师的片段中,编导将队形的调度进行了低度空间和高度空间的对比,学生们读书学习多采用坐地、趴地和蹲地的动作来展示,朱自清的授课则运用站立和跳跃的动作进行编排,体现出师生间的身份关系。当朱自清开始给学生讲授“新文学”时,群舞中学生们手中的“望远镜”采用意象化手法,仿佛先生带他们打开了新文学世界的大门,舞段中蕴含着思绪飞扬而又昂扬向上的浪漫气息。该舞段还巧妙地运用了“黑板”这个道具,朱自清在流动的黑板上写下所提倡的思想,学生在黑板之间游走追寻,队形的调度新颖又符合舞剧场景。
为人子——孝莫大于父严。这一片段以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为蓝本展开,“递橘子”是其中的象征性动作,这一动作瞬间点燃了全场。舞段中,一段区别于以往男女双人舞的男子双人舞,运用父子之间的细腻动作来表达朱自清对父亲发自内心的思念。同时,背景音乐《我的南方》与双人舞相辅相成,哼唱的歌曲与远去父亲的背影直击人心。在舞剧《朱自清》中,《我的南方》《匆匆》这两首背景音乐也是根据朱自清的散文诗创作而来,使整部舞剧的音乐与舞蹈更为契合。
在市井空间中绽放光芒
—— 舞剧《努力餐》观后感
范文昊
舞剧《努力餐》剧照。 新华社记者 方喆摄
《努力餐》是由成都艺术剧院倾力打造的革命历史题材的舞剧作品。作品取材于抗战时期发生在四川成都努力餐楼的真实故事,以餐楼老板、革命先烈车耀先的事迹为原型进行创作。作品通过独特的舞蹈语汇与巧妙的叙事方式,力图还原努力餐楼复杂的环境特征,诠释以车耀先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独立而舍生取义的崇高情怀与伟大精神。该舞剧获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
《努力餐》是一部烟火气十足的作品。作为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努力餐》独辟蹊径,在交代故事线索与塑造人物形象的同时,充分调动舞蹈语汇抒情表意与细节刻画的功能,在有限的舞台空间中,营造了浓郁的市井气息与烟火味道,展现了独特的四川文化。
舞剧中呈现了诸多具有代表性的四川文化符号。如,努力餐楼、川剧变脸、采耳擦鞋、铛铛车、火锅、大碗茶以及四川民歌与方言说唱。这些鲜明的文化符号使作品具有了明确的地域属性与文化特色,洋溢着满满的四川味道。此外,剧中的许多文化元素还兼顾着重要的表情达意功能。如在舞剧中,脸谱成为地下党“亮嗓子”掩饰身份的道具,而变脸这一动作,更暗指地下党在面对敌人时所进行的伪装与隐藏。
《努力餐》虽不是一部纯粹的谍战舞剧,但在氛围营造与情节处理方面,却又体现出悬念丛生的刺激效果,具有谍战大片的既视感。
该舞剧中,场景是极其固定的,故事几乎都发生在努力餐楼这个有限的空间,这也使得情感的迸发与戏剧张力的释放更加强烈。如车老板夫妇与“亮嗓子”、冷处长四人同坐在一张四方桌上,人物之间的交流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暗流涌动。猜疑、防备、试探、暗算都集中在这张小小的桌子上,剑拔弩张的感觉呼之欲出。另有一舞段,舞台上并排出现了3个包厢,左边是特务分子在密谋,右边是地下党在接头,中间则是冷处长与车老板夫妇在用餐。编导将3种不同身份与心理状态的人物置于这种狭小且相邻的空间中,并在同一时间内推动各自的情节发展,使观众在目不暇接的欣赏中,体会到故事与环境带来的压迫感。并且,该场景通过从房顶上暗中观察的“亮嗓子”的第一视角来呈现。这种设计使整个舞段具有极强的代入感,观众不再是“局外人”,而是以剧中人物的视角与心理状态体验着情节变化带来的紧张与刺激。
以舞为媒 吟诵丝路精神——评舞剧《彩虹之路》
谭威
舞剧《彩虹之路》剧照。 新华社记者 陈斌摄
如意大道架彩虹,花雨缤纷丝绸路。由中国歌剧舞剧院和甘肃省歌舞剧院联袂创作的大型原创民族舞剧《彩虹之路》,为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入围作品。该舞剧从2015年初步酝酿,2017年完成剧本,2018年创作团队数次深入兰州、敦煌、新疆等地采风,对丝绸之路沿线历史风貌进行深入了解,完善创作。
舞剧以“一带一路”为背景、以丝绸之路历史为题材,结构上分为“诺”“行”“困”“蓄”“和”“归”六幕,讲述了西汉时期中原王朝为互通有无、共同发展,开辟古今闻名的丝绸之路,以及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发生的一段段壮美故事。舞剧在艺术地再现那段璀璨文明的同时,吟诵了丝绸之路上各族人民友好和睦、平等交往、互惠共荣的大美诗篇。
舞剧中的主人公“使者”以张骞为原型,这既凸显了张骞作为“丝绸之路开拓者”的重要意义,同时也使这一舞台形象成为丝绸之路上无数使者的代表。使者从踏上征程到被困匈奴,再到完成使命回到故土,年龄跨度大成为舞剧表达的一大特点。剧中唯一的女性主要角色“匈奴女”,通过相对较少的戏份成功塑造出了一个将深爱化作成全的女性形象。
在简洁凝练的戏剧表达中,“汉节”是贯穿该剧的关键道具。舞剧开始时,使者郑重地从皇帝手中接过代表责任与期望的汉节;在被匈奴骑兵围困之时,使者拼尽全力护节;最后使者终于持节抵达西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故事至此,使者始终持有的汉节,早已不仅仅是国家的象征,更成为使者内心坚定信念的外化。
以浩然正气铸“铁军”之魂—— 观芭蕾舞剧《浩然铁军》
张元
《浩然铁军》剧照。 新华社记者 任珑摄
“让反动派的枪声,来做我们结婚的礼炮吧!同胞们!同志们!永别了,望你们勇敢地战斗,共产主义一定会胜利,未来是属于我们的。”1928年2月6日,广州红花岗刑场上,两位年轻的共产党人——陈铁军与周文雍壮怀激烈,视死如归,把刑场作为结婚的礼堂,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党的事业。90多年后,广州芭蕾舞团通过芭蕾舞剧《浩然铁军》重新演绎这段革命事迹,让革命精神永放光芒,激励人们砥砺前行。该作品入围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
《浩然铁军》是广州芭蕾舞团为献礼建党100周年创作的文艺精品剧目,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和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出品。与其他同题材艺术作品不同,该舞剧运用倒叙的手法,以女性的意识表达为主体,将陈铁军的婚嫁作为切入点,通过反叛婚约、广州求学、广州起义、劫狱等多个情节,塑造了陈铁军从秀美纤弱的闺阁女子最终成长为大义凛然、信念坚定的革命战士的形象。
为了从现当代的审美视角重新诠释和演绎这段革命事迹,舞剧《浩然铁军》主创人员特地前往周文雍、陈铁军的故乡采风。在创作中,剧目不仅还原了真实的历史人物,而且将其置于“生与死”“历史与现实”等时空中去转换、表达,尤其设计了陈铁军的“名义丈夫”这样一个反面形象,从另一个角度去反映陈铁军的成长轨迹,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
作为一部以芭蕾舞剧的艺术形式表现主题的作品,《浩然铁军》将古典芭蕾与现代芭蕾的舞蹈语汇相结合,展现陈铁军这样一位具有新思想的女性在面对家庭压力、面对残忍的敌人时,所表现出的追寻解放、不畏强暴的特质。在第一幕婚礼片段的双人舞中,编导运用现代芭蕾表现陈铁军对于封建包办婚姻的反感和抗拒,使其刚毅和叛逆的形象更为突出,并从侧面揭示出她与“丈夫”的人物关系。而在第三幕中,虽然陈铁军与周文雍为假扮夫妻,但二人拥有共同的理想信念、相似的生活经历以及深厚的感情积淀,故而此段双人舞呈现出古典芭蕾浪漫唯美的风格特点。舞剧中托举造型的设计和动作之间衔接的流畅性,均展现出二人的默契以及对彼此的依恋,与第一幕中陈铁军与“丈夫”的双人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编辑:张雪娥)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