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在向着消除绝对贫困目标发起最后总攻的征程上,遍布全国各地的非遗资源在全面融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中,以其独特优势推动着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非遗+扶贫”不仅实现了非遗“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创新” 的理念,还有效提振了中华文化自信、增强了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振奋了广大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精气神。“非遗助力脱贫攻坚”专栏将聚焦“非遗+扶贫”的精彩实践,讲述生动的帮扶故事。
东乡绣娘:绣花针下的新生活
本报记者 周芳
在甘肃东乡族自治县达板镇舀水村东乡土本土刺绣工艺扶贫车间,绣娘们一起制作绣品。 马希平摄
在甘肃东乡族自治县达板镇舀水村东乡土本土刺绣工艺扶贫车间,绣娘们一起制作绣品。 马希平摄
“全国脱贫看甘肃,甘肃脱贫看临夏,临夏脱贫看东乡。”从“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走出来的马箫箫,大学毕业后又回到了这里,“想通过创业帮助家乡的姐妹脱贫致富,让她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如今,这个“90后”东乡族女孩,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东乡土本土刺绣工艺扶贫车间负责人。在她的带领下,一群生活在深沟大梁里的东乡女同胞,用一针一线逆转了自己的生活处境,也推动了东乡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创建工坊,带动东乡妇女积极就业
东乡县位于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汇处,平均海拔超过2100米。这里缺水少田、土地贫瘠,全县1800个自然村零散分布在山岔沟壑中,属于“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也是甘肃脱贫攻坚的重点县。资料显示,2017年东乡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908元,2018年东乡县贫困发生率达16.39%。
“我小学时转入兰州读书,在兰州上了大学。前几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回到家乡,见到儿时的玩伴,发现她们的生活跟十几年前差不多,而且大多成家后足不出户,也没有经济收入,离外面的世界太远了。”这正是触动马箫箫决定回到家乡东乡县达板镇舀水村创业的原因。
在舀水村,马箫箫将目光投向了东乡族刺绣,这一东乡妇女世代流传下来的传统工艺。她家中至今仍保留着一对太爷爷母亲亲手缝制的“菜瓜枕头”,长方形,一红一蓝的帛面上绣着鲜艳的花枝。
“我们东乡女子心灵手巧,擅长刺绣,从鞋垫、袜子、肚兜到门帘、枕套、靠垫等,都靠自己一针一线装点家中的一什一物。”马箫箫说,遗憾的是,大家只把刺绣当作休闲和乐趣,没有形成经济效益。
2018年7月,马箫箫创办了土本土刺绣工坊(后发展为东乡土本土刺绣工艺扶贫车间),广揽当地绣娘,以实际行动带领当地村民就业创收,复兴弘扬东乡族刺绣。
“工坊成立之初,我挨家走访去劝绣娘们加入。最难的是说服绣娘的家人,特别是老人,大家都不相信可以靠刺绣挣钱。”马箫箫耐心地告诉老乡,绣娘可以不用出门,在家里接订单,东乡的传统刺绣有特色,肯定能打开市场。
最终,不甘心被贫困锁住一生的东乡妇女决定试一试。彼时,东乡县妇联组织开办一系列刺绣培训班,请老师教授技艺的同时,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
“通过培训,大家不仅提升了刺绣技艺,更重要的是带来了观念的转变,知道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马箫箫说。
马色麦、妥梅香,就是因此受益的绣娘。从最初的不敢跟陌生人交流,到现在都能大大方方地做直播带货,“刺绣技艺也越来越好,收入逐渐增加。”
“非遗+扶贫”的花垣探索:“绣”出美好生活来
见习记者 文静
在湘西七绣坊苗绣培训基地,绣娘们在学习苗族花带的编织技艺。 龙恩泽摄
湘西七绣坊的苗绣产品。石佳供图
山路蜿蜒,白云缭绕,古朴的苗寨依山而建,石板小径串联起各家各户……这里是全国“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所在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
7月初,花垣县举办苗族花带学习培训班,150名农村妇女参加了培训。一手提线,放线“配色”,一手穿针走线,仅仅利用一根大骨针,五彩的绣线就在绣娘的巧手排列下,交织成一条宽3厘米左右的花带。成型的绣带排线严谨,针脚疏密虚实得当,鲜艳的色彩与绣娘们身穿的苗族服装交相辉映。
近年来,花垣县实施“非遗+扶贫”模式,因地制宜创建苗绣基地,举办苗绣培训班。越来越多的苗族妇女守着家乡的绿水青山,传承苗绣这项非遗技艺,巧手“绣”出新生活。
◆ “让妈妈回家”
实现苗绣回归
在花垣县各个苗寨,妇女们一边制作苗绣,一边探讨技艺的画面,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
苗绣是苗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一种传统刺绣艺术,针法纷繁复杂,绣品色彩丰富、富于质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2006年,苗绣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花垣县石栏镇,村民们传承苗绣非遗技艺,助力脱贫致富,离不开镇文化站站长麻正兵,一位因事故失去双手却带领村民致富的领头人。
刚来到石栏镇文化站不久,麻正兵就一头扎进了扶贫之路。在下乡考察传统村落的过程中,“留守儿童”现象引起了麻正兵的关注,从那时起,如何让乡亲挣钱、家庭两不误,成为烙在麻正兵心里的难题。
深藏大山的石栏镇土地资源不足,村民大多外出务工“找钱”。“我们需要的是让大家回得来、留得住的就业机会。”麻正兵说。
绣娘龙老香给麻正兵带来了启发。自幼跟随母亲学做苗族服饰,如今已是苗绣州级代表性传承人的龙老香,苗绣作品接二连三获奖,由她制作的一套苗服曾以1.8万元的高价成功交易。
“事实证明,苗绣是一把脱贫致富的钥匙,我们要抓住它、用好它。”麻正兵笃定地认为。
麻正兵一方面走访技艺精湛的绣娘,劝说外出打工的妇女返乡,一方面四处跑市场、接订单。他还给这个项目取了一个温暖的名字——“让妈妈回家”。
子腊村的龙志银是附近几个村寨绣活做得最好的绣娘之一,但是为了养家,她前些年一直在县城打工。麻正兵请她回家加入苗绣项目时,她心存疑虑,认为“苗绣根本赚不到钱”。经过麻正兵一次次与她沟通,龙志银决定回家试试。
就这样,龙老香、龙志银等开始每人带四五个徒弟,边培训边出活。作坊就设在家里,每天在家绣花,用上缝纫机时“哗哗哗”踩一天,家里堆满了线、布、花边条等刺绣的材料。
“起初我们去集市上卖,请亲朋好友帮忙宣传,只有销路好了,才能吸引更多人加入。”麻正兵说。
随着绣娘队伍的壮大,麻正兵组织成立苗族服饰专业合作社,将大家聚集在一起分工合作,开始采用规模化、标准化方式手工生产苗绣。短短一年下来,村里陆续开了20户苗绣生产作坊。而之前离乡务工的一些妈妈们,也陆续返乡加入“让妈妈回家”项目,开始从事苗绣工作。
石栏镇的苗绣作坊带动了整个花垣县苗绣产业的发展,也引起了当地政府格外的重视。绣娘们的手工苗绣制品,卖出的钱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每个绣娘的月收入可达两三千元甚至更多。在推动苗绣产业发展的举措中,花垣县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帮助当地传统工艺企业和从业者解决工艺难题,提高产品品质。
如今,“让妈妈回家”项目依然在源源不断地惠及更多妈妈和家庭。刘娟是嫁到花垣县的侗族姑娘,婚后一直和丈夫在深圳务工。一年回家一次,让孩子和她越来越疏远。“每次回来,他就躲在奶奶背后,像看陌生人一样看着我,我眼泪都快流完了。”刘娟说。
去年8月,刘娟回家探亲时听说了“让妈妈回家”项目,往日的愧疚和无奈仿佛突然找到了出口。她当下决定,“为了孩子,为了家庭,我要回来。”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带动麻料村振兴
——“小银锤”敲出苗乡幸福路
本报记者 张雪娥 实习生 王培洁
潘仕学正在锻制银手镯。
制作精美的花瓣型银手镯。
打开潘仕学在短视频平台发布的视频,一位身穿黑色粗布衫的工匠手持锤子,“叮叮当当”地敲打着银饰。“这对《大话西游》主题的情侣手镯,是李先生为新婚妻子准备的礼物。因为工作繁忙,李先生没有办法经常陪在妻子身边,特意向我定制了这对寓意一生所爱的手镯。”短视频中,银匠潘仕学讲述着银饰背后的故事。
潘仕学的手艺不是独一份的,他所在的麻料村是当地有名的“银匠村”。近年来,麻料村在潘仕学等人的带动下,重振传统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同时借助麻料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发展“农旅经济”的优势,敲打出麻料村特有的发展振兴之声。
◆倦鸟归巢 “空心村”重焕活力
麻料村是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东北部的一个苗族聚居村寨。苗族喜银,“无银无花不成姑娘,有衣无银不成盛装”,麻料村世代以银饰加工为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银匠村”。然而,由于受到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等条件的限制,早些年,村里多数银匠放弃手艺选择外出谋生,留在村里的银匠少之又少,曾以“银饰锻造”在当地小有名气的麻料村,一度成为“空心村”。
“80后”银匠潘仕学,年轻时也曾辗转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打工谋生。在外漂泊数些年后,回乡成了他埋藏最深的心事。
“倦鸟归巢人返家”,潘仕学决定横下心来钻研银饰锻造技艺。从小受到父亲的耳濡目染,加上勤奋刻苦,潘仕学很快就出师了。他先是在凯里市租了店面开起了自己的银饰工坊,积攒客户和名气。之后,头脑灵活的潘仕学又前往贵州苗王城景区开设店铺。
就在家人和朋友都认为潘仕学的事业一路向前的时候,他却做出了“退一步”的举动。
2016年,当时的贵州省文化厅与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苏州工艺美院”)成立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旨在推动当地传统手工艺发展,工作站地点之一就设在雷山县。此时,身在他乡的潘仕学有些坐不住了。
2017年,潘仕学被推选为麻料村银匠协会会长。家乡的发展前景和大家的信任促使他最终作出决定——回到麻料村开设工坊。
2017年底,潘仕学对老宅进行了改建,开办了“春富银饰工坊”。同年,他和同乡在各方的推动下,筹资100万元成立了“麻料银饰刺绣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的经营模式。
有了公司就要发展合作对象,潘仕学走村串户,现身说法劝说村民回乡创业,并把自己之前的经历和现在的收益事实摆在有顾虑的村民面前。同时,雷山县政府也为回乡创业的家庭提供每户2万元的启动资金,最终吸引20多户回乡创业。
灿烂壮锦,织出幸福好生活
覃冰 文/图
织娘沈秀荣靠着壮锦居家增收,已于2018年顺利脱贫。
“十月山城灯火明,家家织锦到三更。”这首清朝时忻城举人莫震写下的《忻城竹枝词》,描述了壮锦在广西忻城发展鼎盛时的场景。而今,在广西忻州、龙州、南宁等地,此等景象再度重现。经由“非遗+扶贫”的助力,体现壮族人民崇拜天地、向往美好生活的壮锦为巧手织娘们铺就小康路。
8月17日,2020年龙州壮锦技艺工坊收益发布会在广西崇左市龙州县金龙镇双蒙村板池屯举行,47名居家就业的织娘共领到了广西织绣发展研究会派发的14.7万元收益金。幸福的生活与美好的愿景,在织娘们的指尖绽放生花。
建立技艺工坊 实现传承与扶贫双丰收
作为四大名锦之一,广西壮锦——我国壮族传统手工织锦是其中唯一出自民间的丝织品,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壮锦是用棉或麻的股纱作经线,再用彩色丝线织入起花,花纹多用几何图形,色彩鲜明,具有鲜艳粗犷的艺术风格,美观又结实耐用。
在龙州县板池屯,织锦技艺代代传承。上至耄耋老人,下至稚龄孩童,几乎都能摆弄几手这一村中女子必修的“女红课”。
非遗,为凉山脱贫攻坚增一抹亮色
米赢 文静
近日,面积达500平方米的四川凉山州布拖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点(依撒社区)彝绣扶贫车间投入使用,助力社区妇女居家增收。图为一名彝族妇女在制作彝绣。新华社记者 李梦馨摄
近日,在布拖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点(依撒社区)彝绣扶贫车间,几名彝族妇女在制作彝族传统服饰。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摄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瓦曲村,明晃晃的阳光下,彝家姑娘从头到脚都是熠熠生辉的银饰。“我这个非遗扶贫工坊雇了30多位村民,一年能卖好几吨银饰产品。”在一家银饰工坊旁,已从工匠蜕变成为老板的曲目阿且谈起一年来的经营和收获,脸上漾起朴实的笑容。
近年来,四川大凉山已建起十多家非遗工坊,涉及越西、西昌、昭觉、布拖等县(市)。依托非遗工坊,凉山州着力将彝绣、银饰等众多独具特色的传统工艺转化为脱贫生产力,既带动了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也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走出一条“非遗+扶贫”的致富道路。
非遗工坊,“非遗”是核心,“工坊”是翅膀。在大凉山这片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当地群众传承传统技艺、助力脱贫攻坚,非遗俨然成为一抹流光溢彩的亮色。
保安腰刀 临夏砖雕——古老技艺闪耀今天的日子
张雪娥
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大河家镇,马尕主麻在查看锻制好的保安腰刀。 新华社记者 陈斌摄
临夏砖雕创意产品——笔筒。 范祥军供图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也是民族文化和传统工艺的富集地。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传承着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临夏砖雕等11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也有着临夏刻葫芦、河州羊皮鼓舞等148个省级、州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这些珍贵的非遗如同粒粒珍珠,在临夏州这片沃土上熠熠生辉,如今更成为 “非遗+扶贫”的有效载体,助力当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
保安腰刀,在传承中改变生活
在临夏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镇的一间工坊里,41岁的保安族腰刀巧匠马尕主麻拿着小锤,反复锻打铁片和钢片。电光火石间,刀坯初现雏形。
保安腰刀是我国少数民族三大名刀之一。一把精美的保安腰刀,要经过炼铁、夹钢、锻打、淬火、打磨、开刃等几十道工序,并配以具有民族特色的刀把和刀鞘才算完成。纯手工打制的保安腰刀,具有典雅精美、经久耐用等特点。2006年,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马尕主麻是保安腰刀第四代传人,也是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在最初接触锻刀技艺的时候,他从拉风箱、提大锤、弹罗把学起。如今,他已掌握了制作各种精美腰刀的技艺。马尕主麻在传承中不断创新,采用传统工艺加高碳钢,打制出来的腰刀硬度更硬、韧性更强。2009年,马尕主麻还锻造出了“蜘蛛纹”腰刀,开创了腰刀制作的新工艺。
“只有让更多人加入锻制腰刀的队伍中来,才能让这一技艺传承下去。”马尕主麻说。遗憾的是,由于保安腰刀锻制过程复杂精细,费力且有危险性,近年来锻制匠人越来越少。
为了壮大保安腰刀锻制队伍,也为了带动周边贫困户借锻刀手艺脱贫致富,马尕主麻办培训班、请专家讲课、举办腰刀大赛……近年来,传承队伍不断扩大,保安腰刀文化也越来越受关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如今,保安腰刀锻制过程中的锻打、淬火、抛光等工序都可由机器完成,以前需经数月制作的一把保安腰刀,现在只要几天时间就能完成。
云南福贡傈僳族村寨:守好“老”手艺 闯出“新”路子
文静 王培洁
此路恒(中)在福贡县群发民族服饰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为工人进行培训。 福贡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高山巍峨,峡谷深深。地处横断山脉纵谷地带的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属于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2018年,随着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助力精准扶贫举措的推进,福贡县群发民族服饰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应运而生,该工坊坐落在福贡县鹿马登乡赤恒底村。
右衽短衫、坎肩、麻布长裙,走在峡谷小镇的街道上,古朴典雅、色彩鲜艳的傈僳族服饰格外惹眼。近年来,凭借非遗工坊和致富能人的引领,赤恒底村村民守着制作民族服饰的“老”手艺,闯出了文旅融合的“新”路子。
带头人身残志坚 依托传统技艺艰苦创业
云南福贡县鹿马登乡赤恒底村是古老的傈僳族村寨,村里一直保留着手工织布、制衣的手艺,传统的傈僳族服饰都是各家自己用手工织布做成。走进赤恒底村干老布、娃底等沿江4个村民小组,随处可见农户在缝制民族传统服装。在鹿马登乡赶集日,每3个经营民族服装的“老板”里,就有一个赤恒底村民。而有此盛况,此路恒功不可没。
今年54岁的此路恒,是福贡县群发民族服饰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负责人。幼时因病落下残疾,拄着单拐的他,硬是凭着满满的干劲,带着村民闯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成为村里人人夸赞的“阿此老板”。
2012年,此路恒靠着种草果,年收入达到6万元,成为福贡县第一批富起来的人,但如何能掌握技能、发展产业成为他开始考虑的问题。在他一筹莫展之时,妻子纺线织布、进行服饰加工的好手艺给了他启示:手工织出来的麻布卖布匹利润少,服饰成品却能在市面上卖到好价。于是,此路恒和妻子购置缝纫机等机器设备,设计、制作起民族服饰。凭借精湛的手艺和民族服饰的好市场,此路恒的生意蒸蒸日上。但看到村里大部分村民依旧贫困的状况,此路恒认识到:一个人富不是富,全村人富才是真的富!
尼木藏香,脱贫致富路上的氤氲芬芳
鹿丽娟 冯艳玲 孙靖宇
挤香。
塔香。
晾晒好的藏香正被捆扎包装。
从西藏拉萨市出发,沿318国道一路向西,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北岸,一处世外桃源般的小城——尼木县便出现了。
尼木,藏语意为“麦穗”,这里人文荟萃、古韵悠长,拥有尼木藏香、雪拉藏纸、普松雕刻、塔荣藏戏以及藏靴、藏陶、藏鼓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尼木藏香、普松雕刻、雪拉藏纸并称为“尼木三绝”。近年来,尼木县挖掘自身文化资源尤其是非遗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尼木特色文旅发展道路,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悠悠藏香传承千年匠艺
在青藏高原,藏香是藏族百姓不可或缺的日用品,尼木县吞巴镇因藏香制作历史悠久而闻名遐迩。公元7世纪,出生于今吞巴镇吞达村的吞弥·桑布扎,尊赞普松赞干布之意创造了藏文字,被后世誉为“吐蕃七贤臣”之一。功成名就的吞弥·桑布扎回到家乡,见乡邻饱受疫病频发、缺医少药之苦,遂将文成公主带来的大唐香道和藏医药文化相结合,发明了尼木藏香,以此起到预防疾病之作用。
吞巴镇境内的吞巴河常年奔腾不息,雪水、山泉汇成的河水流向雅鲁藏布江。在吞巴河沿岸隐秘的树林中,以水为天然动力的水车劳作声与流水声相互交织,推动水磨磨制藏香原材料。200多部水磨伴随着河水日夜不停地转动,构成一条长达数公里的“水磨长廊”。就这样,吞巴人沿用水磨磨制木浆用以制作藏香的技艺延绵千年,流传至今。
素有“雪域第一藏香”美誉的尼木藏香,其原材料和制作要求都极其严苛。用于制作尼木藏香的主料柏树,需要村民从400多公里外的林芝运回,再将木料浸泡在吞巴河中数月,使之变软发酵。然后,利用水磨将发酵好的木料磨成木浆,并将其晾晒成香砖后磨成粉状,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藏红花、麝香、白檀香、红檀香、紫檀香、沉香、豆蔻、甘菘、冰片等几十种藏药和香料。接下来,制香师傅把混有各种藏药和香料的木浆放入牛角做成的器具里,再挤到晾晒板上。挤香是制作藏香的关键程序,成型的藏香要求成笔直的线条状。经背风阴干成型后,藏香由五色彩绳精心捆扎,分类包装后方可销售。
(编辑:张雪娥)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