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不断守正创新,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人本性,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无形性,即非物质性;活态性,即在本质上体现了创造和传承它的群体所特有的精神和心理;传承性,即依托于人身而进行的传承,是一个“活”的生态链。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完全依赖具体可感的实物,而是更多地依靠人来实现,这一特点决定了它必须通过人的继承与弘扬才能得以延续。民族高校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教育机构,要承担起保护优秀文化遗产的重任,在非遗的发掘整理、传承保护方面充分发挥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依据非遗本身的特点来分析,民族高校传承非遗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活态传承,其本质是人的传承;二是静态传承,主要依赖文字、影像和声音等手段记录一些传统知识、技术和技艺等。
根据基本传承方式,民族高校传承非遗的渠道主要分为两类:一是静态渠道,与非遗相关的实物以及文字、声音、影像资料等,主要保存于民族高校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场所;二是动态渠道,教育传承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有效方式,对学生养成保护非遗的意识和行为有积极作用。
当前,民族高校传承非遗,要聚焦以下几个“结合”:
与德育教育结合。利用静态渠道优势,例如博物馆、图书馆等,定期开展非遗展览等活动,启发青年学生的传承意识;采取多种方式,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增强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与课程培训结合。从本科专业到硕士、博士课程设置,都可与非遗传承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教授专业知识;邀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学校开展传习培训。
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民族高校有各民族学生,经常性开展丰富多样、内容充实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有助于学生了解多彩的民族文化,深化对非遗保护和传承的认识。
与社会实践结合。利用假期组织学生深入民族地区,在实践中了解非遗,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研究和传承非遗的内在动力。
与学生社团建设结合。学生社团在学生业余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加强对非遗类社团的指导,把学生浅层的兴趣转化为相对专业的知识拓展和技能提升。通过社团建设,提高学生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广度和深度。
与科研工作结合。民族高校师生要更多地去往民族地区调研,更多地参与非遗科研工作,发挥科研成果的社会作用,在促进非遗传承的同时,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编辑:闫若之)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