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准确把握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把维护团结统一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胜利前进。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新中国70年民族工作宝贵经验时,明确强调“坚持准确把握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体系的现实立足点和出发点,精辟指出了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前提,为我们在各项工作中准确把握基本国情、守护好各族人民共同家园提供了遵循。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始终追求团结统一,把这看作“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鸦片战争以来,面对帝国主义侵略和亡国灭种的危机,各路仁人志士上下求索,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口号,到“五族共和”方案,再到“中华民族宗族论”,都没能准确把握我国国情和民族问题实际,因而也没能把各族人民真正团结起来。只有中国共产党,在二万五千里长征期间深入民族地区、接触少数民族后,才准确把握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提出各民族在平等的基础上团结起来反帝反封建、共求解放幸福的革命纲领,最终建立新中国、实现国家的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的空前团结。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强调,“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我们党把民族平等、团结统一作为建国的根本原则,制定了正确的民族政策,开创了我国民族工作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在此期间,我们党紧紧依靠各族人民,平息了上世纪50年代新疆伊犁和南疆局部地区分裂暴乱,平定了1959年西藏武装叛乱,使新疆、西藏分裂势力受到沉重打击,确保了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
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始终坚持准确把握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并结合时代特征和形势变化,对维护团结统一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新的部署。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把握改革开放初期民族问题的阶段性特征,指出要建立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强调“不允许搞分裂,谁搞分裂处理谁”。党和国家制定一系列促进边疆地区发展稳定的措施,比如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新疆、西藏采取扶持的方针,提高当地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同时坚决平息拉萨骚乱和新疆一些地方的暴恐活动。20世纪90年代,面对苏东剧变引发的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的冲击,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冷静沉着应对,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大团结是维护祖国统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强调“如果国家不统一,民族不团结,就没有社会的稳定,就无法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各民族也就不可能实现共同发展”,号召“加强各民族大团结,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携手前进”。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民族问题阶段性特征,指出“我国各民族团结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民族分裂是各族人民之祸”,强调边疆地区存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各族人民同分裂势力之间两类矛盾。通过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纠正和防止违反民族政策的行为、依法有效处置拉萨“3·14”事件和乌鲁木齐“7·5”事件,西藏和新疆等边疆地区得以实现和谐稳定。特别是2005年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2009年签署《上海合作组织反恐怖主义公约》,都为维护国家统一提供了法律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更加复杂,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任务更加艰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文明自觉的高度,提出“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重要优势”,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强调“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所在”,要求坚决反对颠覆国家政权、分裂国家、恐怖活动以及外部势力干预等行为,斩钉截铁地重申:“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民族关系长期保持和谐,民族地区长期保持稳定。特别是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三股势力”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新疆已连续42个月未发生暴恐案件。如今,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氛围不断增强,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力量不断凝聚,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中华民族正在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前提。各级党委和政府在作决策、定规划、干工作时,都必须牢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我们既要尊重国情、尊重历史、尊重规律,不断增进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和一体性、共同性,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多民族这一特色、优势和有利因素,把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凝聚起来,同心同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编辑:牛锐)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