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高”书记张桂梅
来源: 本报记者 安宁宁 综合报道 发布日期:2020-07-08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张桂梅(右二)到学生家家访。 和红艳摄

朝气蓬勃的华坪女高学生。 赵普凡摄

  每天早上5点,她就举着小喇叭高声呼唤全校同学:“姑娘们,起床读书啦。”深夜11点,她还在扶着栏杆、紧握着手电筒颤巍巍地上楼下楼,检查每一间教室和宿舍。

  12年前,她经过不懈努力,在各级党委、政府支持和社会各界的捐助下,推动成立了全国第一所女子免费高中——云南丽江华坪县女子高中。12年来,已有1645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命运由此而改变。

  她叫张桂梅,满族,是云南省华坪县女子高中党总支书记、校长,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日前,云南省委宣传部授予张桂梅同志“云岭楷模”称号,号召全省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向她学习,凝聚万众一心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斗志。

  一位63岁的老太太,瘦弱多病,她究竟拥有什么力量,改变了上千名贫困山区女学生的命运?

  “华坪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想为华坪做些事”

  张桂梅18岁随姐姐从黑龙江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1990年从丽江教育学院毕业后,张桂梅随丈夫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喜洲镇第一中学任教。孰料,丈夫被诊断出胃癌晚期,于1996年去世。

  为了“逃避过去的生活”,张桂梅申请从大理调到贫困县华坪教书,主动选择到条件一般的县民族中学任教。1997年,她查出患子宫肌瘤,但为带好毕业班,仍然坚持上课,直到把学生送进考场她才住院,手术取出的肌瘤重达两公斤。

  不幸没有打倒张桂梅,反而成了她燃烧自我、照亮他人的花火,转机就在华坪这方热土和这里的好心人。

  1998年华坪县妇代会上,全体代表和县领导主动为张桂梅捐款治病,有的代表掏光了衣兜,没有留钱坐车,走几个小时山路回家。手捧着这山乡的情义,她的泪水夺眶而出,“华坪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想为华坪做些事。”

  华坪县民族中学里有不少傈僳族、彝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学生。有的家长带着一包钢镚和角票交学费,有的孩子只吃饭、舍不得吃菜。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为帮助孩子们,张桂梅节衣缩食。

  1998年入党后,张桂梅对工作更加投入。她为每堂课设计开场白,有时朗诵小诗,有时唱支歌谣,有时讲个故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所教班级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

  2001年,华坪儿童之家(福利院)成立,捐助方指定张桂梅任院长。福利院第一天就收了36个孤儿,最小的两岁,最大的12岁。

  儿童之家的孤儿各有各的不幸,有一部分是被遗弃在福利院门口的健康女婴,无儿无女的张桂梅成了她们的“妈妈”。

  “假如母亲有文化,怎么会不要自己的孩子?怎会看着自己的孩子辍学?不会的。”由此,张桂梅萌发了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想法,“提高山区母亲的素质,至少可以改变三代人。”

  2002年,张桂梅开始筹建免费女子高中,大家都觉得这个想法太疯狂——到哪里找钱!

  群山里巴掌大的地方,成了“精神高地”

  2007年,张桂梅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在北京开会时,一位细心的记者发现,这位女代表穿的牛仔裤居然破了两个洞。记者开始了解张桂梅的故事。不久,一篇“我有一个梦想”的报道,让她和她的女子高中梦在全国传开。

  丽江市和华坪县各拿出100万元,帮助张桂梅办校。张桂梅动情地说,这所学校能办起来并走到今天,靠的是党委和政府作坚强后盾。华坪女子高中教师工资和办学经费均由县财政保障,学校建设由教育局负责。教学楼墙上,密密麻麻挂满了捐款人姓名。

  2008年8月,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在华坪建成。学校招生的原则是,只要是丽江各县农村贫困的初中毕业生,即使没有达到普通高中分数线,只要愿意读书,都收下。学校不收学费、住宿费和书本资料费,每人还发3套校服和箱子。唯一支出的伙食费也便宜。丽江各县农村甚至云南其他州市的贫困女学生纷纷来报名入学。

  当年9月1日,来自丽江市华坪、永胜、宁蒗等贫困山区的96名贫困女孩走进了女子高中的校园,实现她们继续求学的梦想。

  “如果没有张老师,没有女高,我和姐姐都肯定不会是现在的样子。”现在女子高中工作的周云丽说。2008年,周云丽和姐姐一起考上华坪县普通高中,但在农村贫困的家庭,姐妹俩面临一个或两个辍学的困境。幸运的是恰逢女高建成,她们俩都进入了女高读书,如今姐妹俩都已工作。

  办校并非一帆风顺。

  2008年刚办校时,只有一栋教学楼,吃饭、上厕所都在校外。张桂梅让女老师住女生宿舍,晚上好陪学生上厕所。条件艰苦,不到半年,17名教职工走了9个。

  剩下的8个人里有6名党员,张桂梅把他们找来,“革命战争年代,党员在阵地就在,今天,我们要坚守这块教育扶贫的阵地。”

  他们开始重温入党誓词。大家眼里泛着泪花,紧握右拳向党旗保证:一定要把女子高中办好!一定要把大山里的女孩儿送入大学!

  从那时起,红色教育在这里生根,群山里巴掌大的地方成了“精神高地”。如今,华坪女子高中连续9年高考综合上线率百分之百,1645名学生从这里走进大学。

  “有种精神支撑着我,那是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女子高中招收的学生基础差,老师也年轻,为什么高考那么棒?”有人问张桂梅。

  “因为我们能吃苦!因为我们有理想信念教育!”张桂梅毫不犹豫地说。

  校园里,处处都有红色文化的标语,在运动场旁石壁上,绘有鲜红的党旗和入党誓词。学校坚持每周“五个一”红色教育——党员佩戴党徽上班、重温一次入党誓词、组织一次理论学习、合唱一次革命歌曲、观看一部红色影片,理想信念教育成为鲜明的女高特色。

  校园内,常常可以听到学生们擂鼓一样急促的脚步声。她们凌晨5点半起床,读书、上课、锻炼、自习,很晚才休息……

  “如果没有这样的严格要求,我怕她们走不出大山,这种严厉对她们一生都有帮助,将来不会怕苦怕累。”张桂梅解释说。

  事实上,张桂梅比学生更辛苦。12年来,张桂梅和学生一起住宿舍,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夜里12点后才休息。她是校长,是保安,每天检查水电安全、熄灯与否,拿着小喇叭催促学生起床吃饭做操。为了把“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带进大山,12年来,她走进1300多名学生家里,走过11万公里山路。一次家访中,她脱下外套塞给贫困户,自己冻成伤寒……

  张桂梅不觉得苦,因为——“有种精神支撑着我,那是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我直面这片热土时,心里不愧!”

(编辑:李华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