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西部生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黄建平教授及其团队历时5年,基于卫星遥感数据和地面观测数据,成功构建了全球荒漠化脆弱性指数,并利用数值模拟预测了未来荒漠化风险演变趋势。该指数可用于评估全球范围内荒漠化脆弱性,对决策者在制定敏感地区土地恢复和荒漠化防治的政策中具有重要意义,并为全球荒漠化防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黄建平介绍,荒漠化不仅严重威胁全球生态环境安全,而且影响着全球经济发展以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目前,全球存在荒漠化问题的国家和地区有100多个,荒漠化面积达到了360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总人口六分之一的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胁。“因此,荒漠化的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可以在损失没有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荒漠化灾害带来的损失。”
据介绍,荒漠化涉及的过程相对复杂。此前,在荒漠化的评估方面,国内外学者均做了大量研究。初期多基于地面调查,以此评估某一地区的荒漠化状况。虽然地面调查能够获取较为准确的数据,但其能够研究的空间范围有限,在进行大范围荒漠化监测时存在一定的局限。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荒漠化监测向着定量化遥感方向发展。
黄建平告诉记者,该团队主要进展是利用人类活动强度指数及气候环境指数构建了适用于评估全球荒漠化风险的评估系统,评估了当前全球荒漠化风险分布,预测了未来不同情景下的全球荒漠化风险演变特征。
该团队的研究成果表明,全球荒漠化脆弱性指数可在同一指标体系下将全球荒漠化脆弱性划分为极高、高、中、低四个等级。当前,中、高和极高荒漠化风险的地区分别占全球面积的13%、7%和9%。同时该研究还预测,到本世纪末,在未来高排放情景下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中等及以上荒漠化风险地区占全球面积的比例将增加23%左右,荒漠化风险增加的地区主要在中国北方地区、非洲、北美和印度。
该团队建议,由于大多数地区的荒漠化风险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导致,为了防止未来荒漠化进一步扩展,需要降低人类对环境的直接干扰程度,采取相应的减缓气候变化政策。
记者了解到,该团队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土地退化与开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