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南宁市新竹社区88岁的邓以薰老人因要外出办事,家中89岁的老伴儿莫碧娟无人照顾。他便来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时间银行”窗口“点单”,请求“支取时间”,找人帮忙照看行动不便的老伴儿。
工作人员在志愿者群中“发单”,60多岁的志愿者黄天仙很快“接单”了。她上门照顾莫碧娟老人,直到邓以薰回家。这两个小时的服务时长,则存进黄天仙在“时间银行”的户头,将来她也能享受“支取服务”。
“低龄存时间,高龄换服务”的“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模式,从南宁市新竹社区萌发,经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明办、广西志愿服务联合会推广,目前已在全区14个设区市进行推广,为“老有所养”提供了一个可复制的方案。
“时间银行”是南宁市城市党建的一个创新案例。近年来,南宁市树立“大党建”思路,通过构建贯穿市、城区、街道、社区四级党组织的“红色经线”和贯穿街道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的“红色纬线”,下足“绣花”功夫,织密红色经纬,“绣”出一幅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图景。
每月逢4日、14日、24日或星期四,江南区二桥社区“逢四说事”活动如约举行,党员干部和群众围桌而坐,说事议事。社区居民李婵珍、曾艺屏、李继红是社区文艺骨干,她们在说事会上提议利用社区边坡荒地建设休闲场所,很快就落实建成了。在二桥社区,大到社区规划建设,小到垃圾分类处理,都由居民说了算。
“逢四说事,说的是家常话,道的是邻里情。”江南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潘耿华说,“逢四说事”让居民群众有了当家作主的感觉,社区居民关系越发融洽。目前,江南区27个社区全部成立了“大党委”领导下的说事理事会,“大党委”书记任会长,选聘140名驻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兼职委员,建立由街道包点干部、社区干部、“两代表一委员”、辖区单位代表、社区片警等组成的说事员队伍,形成以社区“大党委”为核心,党员群众广泛参与的民主说事模式。
对城市上班族来说,每天下班和中小学放学形成“时间差”,孩子无人看护是一大忧心事。西乡塘区相思湖社区发挥高校聚集优势,组建城市党建“社校联盟”,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利用课余时间到社区活动室,陪伴孩子学习或开展活动,帮助家长们解决了后顾之忧。
相思湖社区党支部书记莫雪漫介绍,“社校联盟”成立以来,志愿者们每月固定到社区开展活动,服务覆盖所有群体,通过共建实现资源共享,把社区的优势“送出去”,并利用共建单位的优质资源实现共赢,打通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社区党建变“独角戏”为“大合唱”。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市民与城市居民之间难免出现隔阂或冲突。在兴宁区金牛桥社区时代茗城小区,居住着回迁安置户和商品房住户,为了进行差别化管理,物业公司在两个区域之间装了一道铁门,小区居民平时刷卡进出。
2017年,社区计划在商品房区域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遭到商品房业主联名抵制。他们认为,照顾失能老人,肯定会产生脏乱差问题。而回迁房业主心理也不平衡:同一个小区,为什么管理上要区别对待?
后来,商品房业主干脆用锁把铁门锁上,拒绝回迁户老人进入小区休闲锻炼。回迁房业主也不甘示弱,强行把铁门砸开——这边锁,那边砸,先后损坏了6把锁。这些铁锁,也锁住了小区居民的“心门”。
为打开双方心结,金牛桥社区党委依托小区党群服务中心,召集社区党委、小区党总支部、物业公司党支部和居民代表召开“四方议事”联席会议进行协商。小区党员则挨家挨户上门向商品房业主解释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功能,消除顾虑。终于,“心门”打开,铁门敞开了。
打破隔阂的铁门,被居民起名“睦邻门”。如今,居民进进出出,不分你我,充分印证了“睦邻门”前的一句宣传语:“处处安康、家园和谐,心心相印、邻里守望”。
“城市党建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服务发展、服务群众。”南宁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书记韦家斌说,随着城市新的产业业态、新的组织形态、新的阶层群体不断涌现,民众对美好生活提出许多新期盼新要求,都盼着有个好心情、好身体、好环境。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南宁市进一步做好温暖人心的党建,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编辑:文静)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