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多个方面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提出了明确要求,深刻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相关精神,为我们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推进民族工作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
完善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体系,打牢推进民族工作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坚实基础。《决定》指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能力。随着我国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不断深入,以宪法为根本、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干、包括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在内的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体系日趋完善,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现行有效的267件法律中有90件涉及民族事务,755件行政法规中有68件涉及民族事务,自治地方制定了139件自治条例、753件单行条例、64件变通和补充规定,将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以法律的形式予以体现。但同时也要看到,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仍存在一些短板,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族工作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相关法律中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站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高度,秉持宪法精神,做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制度设计,不断细化和完善配套法规,将民族事务纳入法治轨道,稳步做好专门类民族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工作;同时,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和确保政令畅通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嵌入式立法,将维护民族团结、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的相关要求融入国家整个法律体系之中,为依法有效治理民族事务提供全面的法律支撑。
构建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把握推进民族工作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在今年9月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将“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作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为我们做好相关工作明确了路径。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始终坚持加强党对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领导,确保民族工作法治化的正确方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障各民族公民平等权利和合法权益,依法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案(事)件,不得以民族划线搞选择性执法,决不搞法外的从宽从严;坚持各项工作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针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点问题和突出困难,以法治形式予以合理规范和有效解决,为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础;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要求,提升民族工作领域依法行政水平,按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要求,不断优化行政决策机制,推进民族工作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提升全民族法治素养,强化推进民族工作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各族群众自觉按法律办事,民族团结才有保障,民族关系才会牢固。各族群众对社会主义法治的共同信仰,是推进民族工作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生动力和力量源泉。我们要通过做好法治宣传教育这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在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的同时,树立法治信仰,增强法治意识,使法治成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真正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让“看得见”的法治形式内化为根植于内心的法治信仰。要完善机制开展宣传教育,把民族法治宣传教育融入社会整体宣传教育工作之中,形成全社会“齐关注、共谋划、同推进”的工作合力,切实提高各族干部群众对民族工作法律法规的认知程度。要丰富内涵开展宣传教育,在广泛宣传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和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的相关内容融入到宣传教育之中,进一步加深各族群众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情的把握、对新中国民族工作成就的认识。要区分对象开展宣传教育,围绕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不断优化宣传教育方式和内容,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加强民族地区法治宣传教育,针对部分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普及程度不高、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实际,着力推出各族群众便于理解、易于接受的普法产品,提升宣传教育效果;针对执法人员、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开展普法宣传,切实提高依法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要创新载体开展宣传教育,充分用好“互联网+法治宣传”,探索以案释法、网络竞答、微视频展播等方式,与传统媒体共同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法治宣传矩阵,提升宣传教育效果,为民族工作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编辑:李华)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