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衣保中
出版者: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3月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要全面、正确地评价黑龙江农业经济发展历史,必须把农业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结合起来,运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区域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衣保中教授的新作《黑龙江农业史》,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来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结合区域农业发展历史的经验,运用区域经济理论来探讨黑龙江农业经济发展的历史规律。全书以农业发展进程为线索,通过“黑龙江原始农业的产生与发展”“传统农业的萌生发展”“传统农业的全面发展”“传统农业的缓慢开发”“农业近代化的开启”“近代农业的发展”“近代农业的繁荣”“殖民统治下的农业”“新民主主义农业的形成与发展”九章内容,系统地探讨了黑龙江农业的发展环境、阶段性特征、农作类型、农产品市场、生产工具革新、生产方式变革等内容,是一部较为系统、深入的黑龙江省农业通史著作。
黑龙江自古以来逐渐形成了种植业与畜牧渔猎采集经济结合、农林牧副渔各业并举的经济格局,尤其是黑龙江少数民族农业经济,更是长期保持了畜牧渔猎经济特色。长期以来,农业史学界偏重于生产力的研究,农业经济史学界则侧重于生产关系的研究,本书则将农业生产力与农业生产关系结合起来研究,全力开拓新领域。作者从区域大农业经济发展的视角出发,对历代土地关系、农业政策、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农耕技术、作物品种、农业教育、农业组织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研究,力图从整体上揭示黑龙江区域农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区域农业发展具有特殊规律,把黑龙江作为一个特定的区域进行研究,聚焦固定区域,打破时间限制,从长时段综合考察黑龙江农业发展状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也是该书致力于探讨的核心命题。作者认为,从区域开发的角度考量,自史前以迄于现代,黑龙江农业发展史大致呈现出以下特点,这既是黑龙江农业的鲜明特征,也是东北农业文明发展的基本态势。
区域开发是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开发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受到地理环境、土地政策、赋税制度、移民政策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制约。黑龙江自古以来就呈现出经济形式多样、游牧渔猎经济比重突出的特征。从产量、产值等多个角度衡量,历史上黑龙江地区的农业长时期处于发展缓慢的状态。但是清末以降,黑龙江农业发展在近代化浪潮的推动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区域开发在黑龙江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黑龙江不同区域的地貌差异,使得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黑龙江农业发展虽然受到政权更迭的影响,但是优良的自然环境使得一旦时机成熟,黑龙江农业发展就会发生飞跃。
纵观黑龙江农业发展史,自然环境固然对农业发展有重要影响,但是对农业生产进程产生更为深刻影响的是由政府主导、由民众参与的区域开发。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区域开发,是黑龙江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农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协调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协调发展是区域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黑龙江经过历代人民的开发,形成了种植业与畜牧渔猎采集并举的经济模式、农林牧副渔齐全的经济格局。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黑龙江农业生产关系始终没有大的突破,生产力落后,生产工具简单。近代以来,黑龙江农业开始走向近代化,农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协调向前发展。农业由自给自足生产向商品生产转变,生产关系由分散的小农生产向社会化、区域化、专业化生产过渡,农业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生产工具由手工工具和畜力农具向半机械化和机械化农具演进,农业技术从直接经验向近代科学技术转化。
黑龙江农业近代化的过程告诉我们,必须彻底冲破封建生产关系的藩篱,最大限度地解放生产力;必须根除帝国主义的殖民掠夺,独立自主地发展农业;在发展农业商品经济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农商关系,避免商业金融资本对农村的控制和盘剥;推广和普及农业新技术必须创造相应的社会经济条件。
在断裂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是黑龙江农业发展的鲜明特征
黑龙江农业发展主要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近代农业、殖民农业、新民主主义农业等五种基本形态,其中史前及先秦是原始农业产生发展的阶段,秦汉时期是传统农业产生和初步发展的阶段,渤海国及辽金时期是传统农业全面发展的阶段,明及清前期是黑龙江农业在调整中缓慢发展的阶段,清末及20世纪20年代是黑龙江农业迅速近代化的阶段,日伪统治的14年是黑龙江农业畸形发展的阶段,抗战胜利以后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则是黑龙江新民主主义农业形成与初步发展的阶段。综合来看,黑龙江农业缓慢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古代社会,在近现代社会才产生了飞跃。黑龙江农业发展既受到政治、军事等重大事件的影响,也受到经济政策、文化观念的制约。
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农业生产是黑龙江区域开发的重要构成;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农业文化是黑龙江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遵循黑龙江农业历史发展的脉络,总结好历史发展的特点,对当前黑龙江省农业发展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科学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系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
(编辑:闫若之)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