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南县的塔秀草原上,各族群众一起参加射箭比赛。本报记者 咸文静 摄
“美丽的青海我的家,成群的牛羊满天下,三江的源头在这里,请你做客我的家……无论我走到海角天涯,最爱青海我的家。”正如歌曲《最爱青海》所传唱的一样,青海是江源各族儿女共同的家,各族群众相亲相爱,谱写着一曲72万平方公里的和谐之歌。
今年,青海省制定出台了《青海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这是青海省第一部以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为立法宗旨的地方性法规。
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道路上,我们收获满满。全国惟一的土族自治县互助县、惟一的撒拉族自治县循化县脱贫摘帽;藏区普及十二年免费教育,医保全覆盖,包虫病等高原传染性疾病实现了免费就诊治疗……青海省各民族脱贫攻坚中实现了“一个都不能少”,民族地区民生福祉节节攀高。
民族团结深入人心
《青海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将每年的九月确定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让民族团结的理念根植各民族群众的内心深处。
“五十六朵鲜花共栽一个盆,五十六颗翠竹共连一条根。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条心,就能把祖国建设得繁花似锦。”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中,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川口镇东大街社区编排的文艺节目中,把共同价值理念贯穿到民族工作始终,培育各族群众主动参与的意识,构筑共有的精神家园。
今年9月,民和县直机关单位、各乡镇在县城和集镇街道,以文艺演出和政策宣传结合的方式集中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月宣传活动,极大地调动各族干部群众参与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的积极性。民和县还在30个村(社区)创建新时代农(居)民讲习所,统战部、创建办派出骨干组成讲习员队伍,下乡进村开展民族团结宣传工作,深入推进创建“十进”活动,深入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及“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五个维护”思想。
树高千丈,从“根”培起。海东市级民族团结创建示范点、民和三中党团资料室里,摆放着学生们制作的精美的民族团结手工艺品。校长杨学东说,希望在潜移默化中,润物无声地引导孩子们在心中根植民族团结的种子,让民族团结的花朵在这里绽放,让民族团结的大情怀在这里扎根。
青海省多民族聚居的省情,决定了民族团结进步在全省工作中的“分量”,也正因如此,民族团结进步的理念正逐渐成为每个江源儿女的行动自觉。
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始终把“民族团结”放在心里付诸行动,开创了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大好局面。2016年共和县成功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2017年底国家民委正式命名共和县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今年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恰卜恰镇上塔迈村支部书记加华坐在刚收割完麦子的田间用藏语给村民宣讲民族团结知识。连续几年来,共和县利用宣讲团、民间艺术团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活动,向广大群众宣传民族理论与政策法规知识,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
汉族家中有藏族媳妇、土族家中有汉族媳妇、回族家中有撒拉族媳妇……漫步青海大地,深入各民族家庭,不难发现,民族相融已经深入人心,融入工作,融入生活,融入血脉,一幅“各民族亲如一家”的美丽画卷在高原大地徐徐展开。
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民族团结,发展为要,民生为本。
青海省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的“大省”,始终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持续发力,改善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增进各族群众的民生福祉。
马海村,全省唯一一个哈萨克族群众聚居的村落。2002年,84户哈萨克族人拖家带口,从新疆返回青海安置在马海村时,简易的住房、传统畜牧业、闭塞的交通……处处都在显示这是一个贫困落后的村落。
今天,通过党政军企共建、扶贫攻坚、少小民族发展扶持等一系列政策落地实施,马海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曾经的几排土房到现在设施齐全的标准化新村,软硬件一流的小学校、良好医疗设备的村卫生院、社保医保和各项政策奖补,人均收入上万元,比刚安置到这里时翻了26倍……这些都是我们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在党支部带领村民齐心协力的奋斗中,这一切都变成了摆在眼前的现实,我们更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增进民族团结进步,守护美好的幸福生活。”马海村党支部书记努尔哈力的一番话语情深意切。
马海村的变化,仅仅是青海省民族团结进步、共享发展成果中的缩影。
作为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坚持以民生改善助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2018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仔细回顾,不难发现,互助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进程中,民生一词贯穿始终。
互助县五峰镇纳家村是名副其实的贫困村,在市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村子争取到158万元资金,全面建设了全民活动广场及40多盏太阳能路灯,栽种了7000余株松树、丁香等植物,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基础上,互助县实施“全面改薄”等教育项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国家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实现全覆盖。
此外,互助县抓住国家将土族纳入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的有利契机,积极申报项目,落实项目建设工作,申请投入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专项资金7036万元,占全省专项资金的29.2%,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地区快速发展,取得了小资金解决大问题的实际效果。
民族团结的花儿最美丽,民族团结的果实最甜蜜,一件件民生实事得到落实,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民生福祉更多地惠及我省各族群众,各族群众在民生改善的暖巢中不断增进民族团结。
特色品牌助推创建深度
今年,玉树藏族自治州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州,为青海省乃至全国藏区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玉树州是我省第一个、全国第二个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州,2018年统计总人口为41.66万人,藏族占总人口的98%,并有汉、回、土、蒙古、撒拉等民族。
民族团结创建中,玉树州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认真落实省委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大省”的部署,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
回顾玉树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历程,可以看到,玉树州坚持感恩教育,引导文化认同,弘扬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铸就新玉树精神高地;坚持苦干实干,勇于担当重任,把发展落到增进群众福祉、促进团结上来;以党建带创建和推进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为重点,开辟藏区社会治理的新局面。
过去几年间,玉树州全面推进乙肝、结核病、包虫病等地方病和重大传染病防治,推行“一站式”结算、“先住院后结算”等便民措施,深入开展寺院“三种管理模式”创优升级,目前全州99%的僧侣纳入农村合作医疗。
果洛藏族自治州打牢乡村振兴基础,推进民族团结创建,扎实推进“平安村”“和睦家庭”等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全面建设“雪亮工程”,到2020年,将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
此外,借鉴班玛经验升级版、达日网格化管理、久治十户长制、玛多“六位一体”等创新模式,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西宁市在挖掘、培育和宣传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的过程中,把维护民族团结作为先进典型评选的先决条件,选树了一批“最美青海人”、“最美家庭”等系列评选活动,举办了尕布龙、廉福章、王成元等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报告会,“赞先进、学先进、当先进”在西宁市蔚然成风。
西宁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出了大型秦腔民族现代戏《尕布龙》、打搅儿曲目《藏汉一家亲》、小调联唱《幸福全靠共产党》、青海贤孝《全民族踏上新起点》等一系列文艺作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艺形式广泛传播民族团结特色品牌。
在青海,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随着民族团结理念深入人心,民生成果惠及各族群众,民族创建特色品牌纵深发展,青海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石与力量坚不可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