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芒康县纳西民族乡加达村村民在劳动之余歇息。 陈天湖摄
阳光照在达美拥雪山之上。澜沧江绕山而过,水流湍急的峡谷中两岸各有一小块扇形台地,一块块小盐池就搭建在台地上。用木头支撑而起,如同一块块平整的小镜子。
这里是川藏线318国道重要驿站——西藏自治区芒康县。借助群山峡谷亿万年孕育的古盐井,当地从唐代开始制盐,距今已延续1300余年。一块块晒盐池犹如无数个镜面世界,倒映着高原的风云变化。
46岁的格松江错是土生土长的芒康县纳西民族乡加达村人。加达村在澜沧江西岸,是个几十户人家的小村落,千年盐田就在加达村和对岸的上盐井村开垦。
走进格松江错家,百年藏式民居保护完好,古老的制盐工具、卖盐印章应有尽有,摆设一如旧貌。格松江错介绍,盐卤水就来自河边一口盐井,但河对岸的盐晒出来是白色的,被称作“凰”,而自己所在的西岸晒出来的盐是红色的,被称作“凤”。
据史料记载,当地制盐要上溯到唐朝时期。这一带地名被称为盐井,藏语称为“察卡洛”,意为产盐之地。这里较完整地保留了我国古老的制盐方法:挖盐井、取盐卤、晒盐池、收盐粒……过去,每当清晨,男男女女下到江边,从盐卤水井汲取卤水,或背或挑,上坡倒进盐田。云起云灭,盐水被高原阳光和烈风蒸发,变为一粒粒晶莹剔透的盐。再用人工扫拢,扫过的盐池犹如红布画上的白色菊花。
食用传统的土盐,使西藏自治区成为我国碘缺乏病高发区和重病区之一。2008年起,西藏逐步加大碘盐推广力度,目前全自治区覆盖面已超过98%,农牧民还享有碘盐购买补助。随着碘盐推广力度加大,藏北牧民到盐湖采盐的传统已近消失,芒康盐井是仅存的仍在继续产盐的古盐田。
而今,身着粗布藏式衣服、挑着水桶的格松江错,正向游客展示盐井传统人家服饰。
“这是我爷爷在世时最喜欢坐的地方,这样喝酥油茶,我奶奶坐在那边。”在老屋里,他绘声绘色地向游客描述当年的生活场景。
格松江错说,加达村目前有2700多块盐田,每块盐田年产盐500公斤,盐田收入占了村民收入的一大半。这种格局正随着旅游的开发而改变。
背水桶变成了抽水机,盐田成了景区。格松江错今年旅游收入有3万元。一包包土盐成了独具特色的纪念品。26岁的拉姆说,自己每天负责将家里生产的土盐进行销售,还开发了新用途。“红色的可以泡脚,消除疲劳。”15元一包,游客争相购买。
村民们希望千年盐井铸就的传统手艺,不仅能在川藏线上闪光,还能在新时代全域旅游发展中成为藏东地区的重要支点,支撑起乡村振兴的梦想。
(编辑:李华)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