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小菊化身富民“金”菊
来源:新华网 骆晓飞、陈席元 发布日期:2019-11-19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新华社西宁11月16日电  大棚外气温接近零摄氏度,大棚里却热火朝天。在柴达木盆地边缘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南京农业大学培育的园林小菊成功在海拔近3000米的高原扎下了根,成为当地富民增收的“金”菊。

  冯启银是乌兰县南农菊花基地负责人,这几天他在大棚里忙着采收第二茬菊花。“现在我们有25亩地,近8万株菊花。菊花长得快,估计月底前还能摘三四茬。”他说。

  冯启银算了一笔账,每亩菊花烘干后产量可达300斤,通过电商平台销售,价格在每斤150元左右,一亩收入可达4.5万元,25亩菊花除去50万元的成本,还能净赚60多万元。

  “摘花、摆花、烘干都要人手,全年用工量在500人次左右,每人每天工资是150元。”援青干部、乌兰县副县长窦锦兵说,菊花已成为当地农牧民产业扶贫的新支点。

  但一开始,对于菊花能不能在乌兰种植?怎么种?如何让农民获益?大家心里都没底。“自然条件下菊花分布范围低于海拔1600米,人工栽培的露地菊花最高海拔也止步于2300米。”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教授王海滨说,青海通常9月就开始下雪,但多数菊花品种在此之前是不开放的,他和团队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找到既能提前开花、又能适应当地气候的品种。

  经过半年的努力,2018年10月,首批试种的151个品种里有100个品种表现良好。今年11月,在总结试种经验的基础上,南京农业大学推出了高原菊花地方生产标准,菊花也和枸杞、藜麦、牛羊肉等一起,成为“乌兰境物”区域公共品牌产品,也成了当地富民增收的“金”菊。

(编辑:程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