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由映艺术中心/映画廊主办的第三届“故乡的路”中国少数民族摄影师奖评选揭晓,20位少数民族摄影师获奖。
“故乡的路”中国少数民族摄影师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旨在发现、鼓励和支持具有非凡艺术创造力的中国少数民族摄影师。在已经举办的三届摄影奖中,共有30个民族的摄影师参与评选。本报将为读者展示第三届“故乡的路”获奖摄影作品。
岳父的故事
苏德夫 文/图
我的岳父图格木勒一直生活在草原上一个叫布鲁和木德的嘎查(村)。初中毕业后他没有继续读书,也没有像一些年轻人一样到城市打工,而是回到草原上生活。
岳父年轻的时候喜欢养马、驯马,总会带着女儿和赛马去参加旗里的比赛。妻子给我讲,那是她们姐妹童年里最美好的回忆。
牧民的生活琐碎而又平淡。如今,岳父带着自己牧马人的梦想,一点点老去,但是时光不会改变他的梦想,那就是让他的蒙古马永远驰骋在草原上。
岸边
许永杰 文/图
澜沧江,是一条发源于中国,流经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后进入太平洋的国际大河,也是沿岸人们的母亲河。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就在澜沧江畔,这里的各族儿女像依偎母亲一样,依江而居,劳作生息。澜沧江也用饱含母爱和期许的目光,时刻关注着岸边儿女的变化与成长。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版纳人,近年来,我用手中充满敬畏和感恩的镜头,真诚地记录下母亲河身边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无处不在的精彩。《岸边》是我近年来流连在澜沧江沿岸,用镜头记录母亲河边正在发生的故事和变迁,就像一个初悟孝道、初识父母恩的儿女,想把母亲河的最美瞬间留住。
万人章哈表演
高空作业
塔吉克族的生活(励志篇)
牙克地尔·买买提江 文/图
塔吉克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这个民族在帕米尔高原上繁衍生息,守护着祖国的边疆。
2017年,我驱车2000多公里,从新疆克拉玛依前往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进行创作拍摄。在塔县及周边,我进行了为期3天的创作活动。从老人到孩子,从行吻手礼到打水,这些普通人的平凡生活促使我按下快门,定格这一个个精彩的瞬间。
塔吉克族老者之间的见面礼是握手亲吻手背,这种礼节是亲情、友谊的纽带。
石头城、石头房是塔吉克族特色民居。河床上被雪水冲刷过的鹅卵石,被广泛用于住房建设。小姑娘手里的牛粪是做饭用的燃料。
额尔齐斯河牧场
叶尔江·木哈买提 文/图
风雪中转场的牧民
在祖国辽阔土地的西北端,有一条发源自阿尔泰山西南坡的河流,它就是额尔齐斯河。
一江春水向东流,但额尔齐斯河却是自东向西而去,是我国唯一一条注入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的源头有两条,分别是喀依尔特河和库依尔特河,汇合后成为额尔齐斯河。一路上,它先后将喀拉额尔齐斯河、克兰河、布尔津河、哈巴河、别列则克河等支流汇入,在流入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斋桑湖后,再向北经俄罗斯的鄂毕河注入北冰洋。
额尔齐斯河两岸是水草丰美的牧场,世世代代生活于此的牧民游牧也好,定居也罢,谁都离不开额尔齐斯河。他们的生命与河流紧紧联系在一起,彼此包容,生生不息……
穿行大凉山49年的“公交车”
施金宇 文/图
5633次列车的起始站:普雄站
由四川普雄至攀枝花的5633/4次列车是一列慢火车。随着上世纪70年代成昆线的建成通车,这列慢火车就开始穿行在大凉山的崇山峻岭之间,服务于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列车运行里程全长353公里,平均每隔13.5公里就要停靠一次;票价最低2元,最高25.5元,被老乡们亲切地称为“公交车”。
从2018年2月起,我开始把镜头聚焦这辆“公交车”,记录这辆车给当地百姓生活带来的改变。我想,这辆车已经在无形中化为老乡们出行的“路”,而这条移动的“路”,也送出了一个又一个像我这样渴望外面世界的山区孩子,更见证着大凉山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成长。
刀郎故里的驻村日记
帕尔哈提·玉山江 文/图
核桃丰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是刀郎文化的起源地。2017年,我来到这里驻村。3年的时间,我以摄影的方式记录村民的生活,讲述村民的故事。在拍摄下面这些照片的时候,我从中看到了真情,也洞察了人生。
吉仁村:山沟里的美好时光
拉玛太 文/图
只要一有时间,我就会回到我生活过的地方——吉仁村(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比如县羊秀乡)。在田野上、河流旁、静静的山沟里,在阳光和风雨的天空下,我度过了很多美好的时光。孩子们的天真可爱和无忧无虑,常常让我感动,给我勇气和力量。
图为在吉仁村拍摄的孩子们。
云之谣
钟明曦 文/图
缝衣服
走进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南美拉祜族乡,只见一座座草顶木掌楼虚掩在绿树葱茏之间,山泉幽鸣,恍若隔世。一双眼睛诉说故事,一支羌笛吹彻古今,一个民族守望苍穹。我用手机影像的方式记录着拉祜乡亲的故事。
寻觅怒江
胡群山 文/图
怒江边盛开的漆树花。漆树是怒江傈僳族、怒族群众喜欢种植的经济林木,“漆油炖鸡”更是怒江的一道美味佳肴。
怒江源于青藏高原,流经我国西藏、云南之后,流入缅甸,被当地人称为萨尔温江,最终注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
怒江流入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后形成了“三江并流”的世界自然景观。怒江大峡谷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完全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一座大峡谷相媲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认为,“三江并流”区域是中国生物物种的发源地之一,集中了6000种植物种类和超过全中国一半的动物物种。
无一物,无尽藏
高文建 文/图
这部分作品创作于2017年冬至2019年春5次去草原牧区期间,主要是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和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为坐标创作的。
《东坡禅喜集》里有句“无一物中无尽藏”,我试图将这批作品进行“留白”,创造一种安静平淡的影像,来表达无声的呐喊和对未来的呼唤。我看天、看地,问天、问地……故事也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我把镜头对准童真的孩子、青年、老人、活着或死去的生灵,留下的“物”,包括自然物,如木、水、土;人造物,如盐块、拴牲畜的铁架子、路上废弃的汽车、路旁的电视机、雕像等。我就是那出生的小羊、童真的孩子、每天吃盐的骆驼,和同伴站在高岗上,向往着阳光。
锡伯族西迁人的日常生活
关锁芹
闲暇时弹琴的96岁老人安德荣
1764年(清乾隆二十九年),为加强边疆驻防力量,清政府从盛京(今沈阳)等地征调锡伯族官兵1000多人,到新疆伊犁屯垦戍边。经过15个月的长途跋涉,最终有4000余名官兵和家属抵达伊犁河谷。从东北到西北,戍边官兵不仅带去了帐篷、粮食、马匹、狗,还有粮种、菜种、火种和族谱。这是一个民族迁徙的传奇经历,也是一部民族文化传承与融合的经典史诗。这里呈现的是居住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锡伯族人的日常生活状态。
蒙古族的伙伴
常胜杰 文/图
草原的沙尘暴来了
蒙古族发轫于海拔1580米的蒙古高原,常年与马为伴,以饲养牛羊为生,对动物有着特殊的情感。
我生活在呼伦贝尔草原,工作和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牧民朋友,也经常到草原深处拍摄记录牧民的生产生活。这组照片以蒙古族与马、羊、骆驼和狗等动物为主题,反映蒙古族人心中那柔软的善良。
阿者科:传统哈尼族古村落的往昔
戴云良
春天到来之际,阿者科的男女老少都要下田插秧。
阿者科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胜村乡,海拔1880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村民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
长期以来,阿者科由于交通不便,一直保存着传统的蘑菇房民居,沿袭着祖先的耕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如今,随着生活的改善和乡村文化旅游的兴起,村民追求更好人居环境的愿望十分强烈,蘑菇房民居和原有生活方式都有所改变。这组照片记录了阿者科的往昔。
老人与鹤
包曙光 文/图
十月的秋风吹响了飞往喜马拉雅山的集结号。两只蓑羽鹤在空中盘旋,它们嘎嘎地叫着,在最后一声长长的鸣叫后,带着对草原和老人的依恋飞入长空,去追赶鹤群。
这组照片拍摄于2016年,记录了扎鲁特草原的蒙古族老人舍楞喂养两只小蓑羽鹤并放飞的生活片断。这个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人性的温度和生命相互依存的温暖。它是草原兴衰变化过程中的一个插曲:有人性光辉的高音,有弱小生命无助的低音,有涓涓如细流的节奏,还有让人欲说还休的休止符。
我怀着温情与悲情这两种相互矛盾的情绪来拍摄这组照片。为了生存,野生动物不得不放弃原野所赋予的自由,寻求人类所给予的最后保护。现实告诉我们,人类的智慧不只是逻辑思维下的创造,更重要的是人与自然、生物的和谐共处。
(编辑:张雪娥)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