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就要守初心、担使命、干实事。
从2016年整合白山羊基地、茶馆、商店、砂石场、人工种草5个零散合作组织,成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以来,改则县麻米乡茶措村党支部书记平措旺堆、村委会主任扎西忙得不可开交……短短几年,他们带领乡亲们把一个远近闻名的穷村,建成了阿里地区牧区改革示范村之一。
在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的大背景下,改则县麻米乡茶措村干部群众鼓起“闯”的勇气,树立“创”的自觉,拿出“拼”的劲头,深化改革再出发。
改革动力从哪里来—
各级党委、政府齐心协力
茶措村平均海拔4660米,辖10个自然小组,共160户、752人,是麻米乡人口最多的村。守着牧场、余着劳动力,却没有更多的牛羊,群众“吃得好”的需求也不能被满足,这是过去茶措村牧民的困惑与煎熬,更是干了20多年村干部的平措旺堆的心结。
就在像平措旺堆那样的村干部心急火燎之际,阿里地委、行署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深化农牧区改革的系列决策部署,2015年率先在改则县进行牧区改革试验。阿里地委、行署明确要求,以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发展多种形式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以繁荣牧区经济、实现同步小康为目标,扎实开展牧区改革,着力转变农牧业经营、生产、资源利用和管理方式。
随着深化牧区改革的春风吹到改则县,改则县委、县政府把深化农牧区体制改革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抓手,坚持牧区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围绕构建新型牧业经营体系,促进牧区经济转型升级,不断创新脱贫攻坚机制,大力推进农牧区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因地制宜,改变过去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方式,推动牧业由分散向集中转变,提升牧业生产效益和质量,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县里、乡里多次组织各村“两委”班子学习相关经验、典型做法。平措旺堆意识到机会来了。“单打独斗永远富不了。现在政策这么好,只有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群众稳定收入,才能带动全村群众过上好日子。”平措旺堆心里盘算着。
刚好,阿里地委统战部驻茶措村工作队在深入了解茶措村情况后,觉得茶措村到了不得不改的时候了。
改革到底能不能成功?平措旺堆心里没有底。萌生了改革念头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茶不思、饭不想,心里一直有两个声音在斗争:“没有经验,如果失败了,可怎么跟老百姓交代?”“现在政策那么好,又有典型例子可以借鉴,不改革哪有更好的出路?”搭档多年的村委会主任扎西看出他不对劲,追问之下,老支书把想法和盘托出,没想到他们一拍即合:改,非改不可!
改革决心如何去下—
不成功就重头再来
“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不要怕失败,失败了我们可以重新再来。”2018年7月的一天,改则县委书记益西土登的一席话,让平措旺堆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吃了一颗定心丸。茶措村“两委”班子成员连夜召开会议,商量改革事宜。
茶措村要大搞改革的消息一传出来,村民们有人欢喜有人愁。
拉加一家听到要改革的消息,欢呼雀跃。家里人多羊少,每年过冬只有十一二只羊,全家春天基本吃不上肉,菜就更不用说了,一家13口早就想摆脱贫困现状。“我们家劳动力多,羊少,靠自己赚不了多少钱,一直想过好日子,却没有办法。我们一家很支持改革,跟着党和政府走,准没错。”拉加对记者说。
晋美一家是村里的大户,家里牛羊多、草场多,生活一直很富足。听说村里要搞牧区改革,集体放牧,集体生产,集体分红,晋美一家坚决反对:“我们不加入,加入了对我们也没什么好处,我们家生活已经很好了。”
拉加和晋美的意见,代表了村民对改革的两种声音。怎么改,成了摆在村“两委”面前的难题。
引得春风遍草原。在改则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阿里地委统战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茶措村按照要求,成立了茶措村牧区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村党支部书记平措旺堆任组长,村委会主任扎西任副组长,村“两委”班子成员、监督员、“双联户”户长、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等为成员,全力投入到全村牧区改革中去。短短数月,茶措村牧区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28次会议,借鉴经验,熟悉政策,商议具体改革事宜。“我当了20多年村支书,村‘两委’班子从来没有这么团结过,这么有干劲。”平措旺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然激动万分。
无数次的面红耳赤,无数次的方案修改,历时5个月,到2018年7月,《茶措村2018年牧区改革方案》终于出台了。茶措村牧区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们心里装着方案,主动认领“保守派”,逐个上门做思想工作。
“刚开始几次去的时候,人家还客客气气,后面再去,一进门就知道来意,不搭理我。但改革是好事,他们不懂,我就想尽办法给他们解释。”扎西说,贫困户没钱入股,就帮助他们办贷款;富裕户入社剩余的牛羊,由村集体高于市场价统一收购……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像晋美这样的富裕户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也逐渐加入到了改革中来。
经过逐个环节论证、层层动员部署,《茶措村2018年牧区改革方案》最终得以实施,村民以每人8只绵羊、7只山羊、4只绵羊羔、2000元的基数标准,进行入股。到2018年7月,入股牧户达150户、689人,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可支配资金额度已达300万元。茶措村牧区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改革怎样不断深化—
开拓创新永不停歇
如果说,“吃得好”只是茶措村改革初期的夙愿,那么美好生活则是村民吃好以后最热切的盼望和追求。
一年前,茶措村村民扎布一家6口还在离麻米乡42公里牧区的土房子里,垫着羊皮打地铺,家里一贫如洗。改革后,扎布家搬到了乡上,住着大房子,为入股贷的1.2万元也还清了。“当时平措旺堆说要改革,我心里还有一点嘀咕,以为只是说说。没想到,改革不到一年,生活竟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生活真是太幸福了,我还买了一辆汽车、一辆摩托车。”扎布满脸欣喜地说。妻子桑吉照顾着襁褓里的孩子,49岁的扎布喝着酥油茶,温馨的新家处处洋溢着幸福的气息。
茶措村牧民集体经济合作社逐步实现规模化、规范化、社会化、组织化,改革亮点纷呈、成效明显。他们充分利用草场资源,通过村集体产业联动、体制创新等方式,将生产资料集约化、产业化、规模化配置,推动当地牧业产业组团式发展,发挥合作社龙头带动作用,降低产业发展风险,探索出“八个统一” 的牧区改革模式:入股统一标准、劳动力统一安排、草场统一管理、畜产品统一销售、无劳力者统一供养、在校生统一计分、合作社统一运作、经营收入统一分配。茶措村大力推行“八个统一”,采取“支部+集体合作社+村民入股”的形式,实现了“村社合一”,把牧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村集体经济联系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
改革实行4个月后,到2018年底,茶措村牧业创收79万元,施工队创收58万元,商店创收3.06万元,茶馆创收4.24万元,畜产品创收105万元。全村150户、689人就地就近参与村集体劳务输出就业,村民足不出户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条“脱贫不离乡、致富不离土”新路子,全村无论老幼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
晋美买了一辆运输车,儿子在216国道改则段建设项目上跑运输,除了村里的分红,每月还有6万多元的劳务收入。“尝到了改革的甜头,现在好日子一天一个样。我更加坚定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念了。”他现在整天笑得合不拢嘴。
利用自然优势、建立净化水加工厂,扩建人工种草、提高饲草的产量……平措旺堆心里盘算着,要让村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风物长宜放眼量。对于以茶措村为代表的阿里地区深化牧区改革的成果与经验,阿里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旦巴旺久作了这样的概括:在纯牧区大力推行“八个统一”改革模式,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区党委关于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重大决策部署的生动实践,是为实施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战略夯实基础的重大举措,是推动全地区牧业全面升级、牧区全面进步、牧民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大力推行“八个统一”,有利于巩固党在牧区的执政基础,有利于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有利于保护牧区生态环境, 有利于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有利于提高牧业组织化程度, 有利于解放牧区剩余劳动力。(记者 益西加措 郑少杰 旦增 扎西顿珠)
(编辑:程艳)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